宁化:15万筒茶树菇获丰收

  连日来,宁化县水茜镇杨城村安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邱承尾和社员们全身心投入到采摘、烘干茶树菇上,忙得不亦乐乎。  
大棚里的15万筒茶树菇,已经进入旺产期,每天都有2千多斤的鲜菇等着被采摘、烘干、分拣和打包。  
“现在茶树菇的价格还不错,一斤干货能卖20多块。”大棚里,邱承尾带着头灯,正忙着采菇。  
今年年初,邱承尾经朋友介绍,前往江西广昌,考察当地茶树菇种植。“我们这的气候和广昌相差不大,适合种植茶树菇,而且目前茶树菇的市场行情也不错。”考察回来后,邱承尾就开始着手他的茶树菇种植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邱承尾投入40余万元,向村民流转了11亩土地,按照广昌种植大棚的要求,建起了占地10亩的三个大棚,并成立了宁化县安农种养专业合作社。 
大棚搭建起来了, 最重要的就是菇袋了。因为是第一次种植,缺乏菌种培植的技术,邱承尾直接从广昌购买了15万筒菇袋。  
虽然有商家在菇袋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上的支持,但从大棚的温湿度控制、采摘时间的把握以及烘烤、包装等,一环扣一环,还需要自己严格管控,邱承尾说,“就像照顾自己的小孩一样,每个环节都要细心,马虎不得。”  
进入夏季后,是茶树菇采摘的高峰期,邱承尾和工人们每隔5、6个小时就要采摘一次,每天需采4次左右,有时晚上9点左右采,下一次就得在凌晨3点进大棚。虽然累,但对于邱承尾来讲是收获的喜悦。  
邱承尾算了笔账,自己用10亩地种了15万袋茶树菇,最少收入45万元,不仅一下收回了成本,还有5万元利润。“种水稻种得好,一亩田赚1000元算很可以;同样一亩地,把菇种好了,有4万多的收入。”  
“这只是刚开始,等种植技术成熟后,自己准备原料、培植菌种,就可以减少成本。”邱承尾信心满满,下一步,他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并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一起种植,带领大家增收致富。(雷露微 孙星)

红桥加快完成西沽南规划设计 棚改和古建保护并重
盂县纳税人尽享便利税改服务
别错过了!17日市中医院送健康
我市两年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47宗
为什么秋季易引发伤感?三招走出"悲秋"情绪
宁化:15万筒茶树菇获丰收
为料理岳父后事,男子携妻儿酒后驾车上高速,民警劝阻“交警不让酒驾是为你好”
工行淄博分行 用好四面镜子从源头控制征信信息风险
工行泰安分行五个强化提升案件防范风险能力
市外侨办三措并举改进出国来华管理工作
今年养老金涨5%左右,1.14亿名企事业退休人员受益
王永康在省环保厅座谈时表示 对标中央要求 加强工作对接 为建设美丽陕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银城整治公路沿线环境卫生
重庆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待遇、编制、准入、培养方式等有新政策
雨山区安委办开展打击非法销售烟花爆竹专项行动
陈旭东到火炬区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低收入家庭
“选派干部”给辽中百万斤花生当“推销员”
东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版E-Cars假套牌车辆轨迹分析应用系统招标公告
[九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绿色宜居九台
宜城市南营办事处倾力打造“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