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雨川
脱贫攻坚,雅安一直在努力。
4年来,全市200多个贫困村,依托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发展新模式,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努力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取得了积极成效。
今夏,记者深入部分贫困村回访发现,脱贫后,贫困山村面貌在持续改善,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精气神越来越足。正如部分贫困村第一书记所言:“看到贫困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充分说明当地脱贫‘摘帽’是经得起考验的!”
考验?笔者认为,考验是历史的考验,更是时间的考验。简而言之是巩固脱贫成果,保证脱贫质量,防止返贫现象。
近一年来,通过脱贫攻坚工作持续开展,我市不少贫困村已经通过了严格的评审验收程序,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然而一些贫困户在脱贫后,仍然有返贫的可能,因此防止已经脱贫的群众返贫,同样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为何一再强调防止返贫,因为脱贫的目的是奔康,在奔康大道上栽了跟头,回到贫困,那攻坚的意义又何在?所以只有将脱贫和防止返贫相结合,才能有效遏制边脱贫、边返贫的现象。
追根溯源,之所以出现返贫,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因病返贫,家庭成员出现重大疾病,高昂费用导致返贫。其次是因灾返贫,家里的产业遭遇不可抗力的因素,可能返贫。另外,贫困家庭自身的“造血”功能弱,一旦停止“政府“输血”,就会因“贫血”返贫。
针对上述可能出现的返贫现象,笔者建议可从几方面着手,其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队伍建设,保障村“两委”力量充足,做到脱贫攻坚有保障,奔康致富有思路。其二是各地、各帮扶单位、部门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对脱贫的贫困户进行动态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全程“跟踪”,对可能出现返贫的对象加大关注,发现有返贫迹象要立即启动预案,解决群众困难。其三是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要继续发挥“指挥官”的作用,既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带头保护好群众的利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后,作为脱贫村本身则需要加大巩固脱贫成果,增强“造血”功能,建立稳健脱贫长效机制,坚决防止脱贫工作的形式化。
当然,不论是政府带路、政策扶持,还是项目带动、产业支撑,防止返贫,最根本的还是脱贫户自身思想的脱贫。一个贫困村要实现可持续“脱贫”不“返贫”,关键在于当地群众能够根除贫困思想,接受新的发展理念。完成这一重任既要靠广大驻村干部的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也要靠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脱贫是开始,返贫须预防,我们需要做的还要进一步夯实基础稳定脱贫,最终发家致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市招生办主任邹伟荣感人事迹在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家长送娃一月被扣分6次后续:留出“半小时”不抓拍
合肥真金白银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七旬老人长期吃低钠盐不幸身亡 怎么选盐?专家传授“吃盐经”
宁明县春节期间接待游客23.15万人次
真正的脱贫经得起历史和时间考验
12个开发商共建小区 居民买房9年不见房产证
6个单项冠军!佛山这个龙舟队成中华龙舟大赛盐城站最大赢家
销售员意外身亡,老板不认工伤,法院这么判…
“跑赢”骗子 虎口夺回200万元
宁波“留抵退税” 新政为车企发展送红包
体育局:常州首办苏皖网球友谊赛
牢记新使命 展现新作为
白云山又见黄猄 游客请勿惊扰
洛龙区实验中学建成投用
湖北连发暴雨预警信号!部分地区将达100毫米以上
规范停车岱庙街道统一划2200余个停车位
禅城:市民跟随交警体验夜查酒驾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医护人员为畲族村民义诊
尽力降低雨雪冰冻灾害损失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