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今年投入运行

昨日,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宪民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时透露,今年中国(广东)、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投入运行。广东的专利审核周期大大缩短,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原来的平均22个月缩减至3个月。自今年8月1日起,还将停征专利登记费、公告印刷费等费用。
马宪民说,至今年4月,全省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企业已达5211家,跃居全国第一。今年,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将继续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贯彻实施“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业内称为“贯标”),争取到今年底,知识产权贯标企业突破8000家,全省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推动知识产权“贯标”工作。
马宪民介绍,广东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审查的权利类型从外观设计拓展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申请以及复审无效请求的快速审查。审核周期大大缩短,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周期将由原来的平均5个月缩减至10个工作日以内,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周期由原来的平均6个月缩减至1个月,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原来的平均22个月缩减至3个月,复审案件审查周期由原来的平均11个月缩减至6个月,无效案件审查周期由原来的平均5.5个月缩减至4个月。
不仅如此,业务领域将突破地域限制,全面覆盖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项业务领域,受理范围从以往仅局限于市镇等产业集聚区扩展到全市、全省甚至将服务覆盖部分华南地区。保护中心建设将极大降低专利申请人和权利人办事成本,增强保护时效。2018年中国(广东)、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投入运行。
“民声热线”记者调查时,有高校教授反映专利转化率低。对此,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巨峰说,目前76%的专利都是来自企业,企业的转化率没有问题,但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个人的专利转化率相比企业而言,确实偏低。
针对这个问题,何巨峰说,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贯标”,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二是推动高技术、高质量、高价值的专利培育,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以及研发团队加大产学服务创新模式开展相关培育。三是把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引进到产业园区,进行产业化。通过上述举措,何巨峰说,今年,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转化进入活跃期。比如,华南理工大学第一季度就有40个专利转化3000多万元;中山大学一个专利转化2000多万元;刚刚在惠州举办的中国高校科研成果交易会上,广东的高校科技成果(包括专利技术)交易额达13.7亿元。
(广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胡志慧)

A1、A2驾照年审问题
“我是城市美容师”爱心替岗体验活动首次举办百名志愿者亲身体验环卫工艰辛
桐乡“软硬”同抓 促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体“公路人”紧急行动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五百桶危化品藏民房 被依法查封
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今年投入运行
今年深圳将新建100个健身场地
梓潼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召开
蓝山:两省三市护鸟飞
乌当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到区检察院专题视察
市水务局在周至丹阳社区开展节水及扶贫宣传活动
11月市、市直有关部门、县区领导信访接待日
班庄:突出“三早”强化夏季食品安全生产工作
王震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组织申报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河西区银河文化社团联合会党支部:“红色氧吧”汇聚城市正能量
直播预告:市农信理事长陈卫东明日接听12345
城区严打货车扬撒、改型、超限超载等行为
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等工作
西宁市城中区多举措稳控物价惠民生 今后每天发布21种蔬菜批零差率
省环保督察组信访举报件及边督边改情况(第7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