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交通大事:八项成果打造湘潭交通新格局

交通无小事,件件系民生。
 
2017年既是交通项目建设攻坚年,又是交通服务提质升级年。市交通运输局先后获得全省交通运输执法评议考核先进单位、综合统计考核优秀单位、交通建设材料价格信息先进单位,并被推荐申报为交通运输部执法评议考核先进单位,创文、抗洪抢险工作均获市级表彰。
同时,备受关注的干线公路开工和完工里程居全省第一,干线公路在建和交付验收项目在全省质量抽检中分列第一、第二名,治超工作在全省分片督导考核中名列前茅,车辆上线率、入网率、数据合格率、轨迹完整率等数据在全省“隐患清零”工作检查中排名全省第一。
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发现,在近年来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2017年,我市各项重点交通运输类民生实事工程再次提质,一系列创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交通运输事业交出八项“干货”成果,打造出湘潭交通的全新格局。
 
交通投资高位运行
 
综合来看,2017年交通投资单项目标均超额完成任务,整体投资又超过了“一二三四”的交通投资进度,无论是投资的进度、规模还是效益,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其中,省交通投资完成25.6645亿元,为年目标的110%,同比增长30.1%;市考核69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目标56亿元,完成73.0190亿元,为年目标的130.4%,同比增长7.28%。
                     
 
交通项目全面推进
 
高速公路:益娄高速湘潭段建成通车。
干线公路:韶乌线、莲花线、g320三期已开工,白云路、伏林大道、韶水线稳步推进,昭山南北互通、晓南互通已建成通车。干线公路开工里程和完工里程居全省第一。
农村公路:年计划拓宽改造、硬化219公里、120公里,截止11月,全市已分别完成219公里、420公里,为目标任务的100%、350%。
渡改桥:年计划完成1座,已完工。
站场建设:荷塘综合客运枢纽站即将开工,河西公共客运总站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全年完成15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任务。水上污染防治应急救援基地已完成码头改造,5道渡口码头改造已全部开工建设。
 
公共出行提质增效
 
新开通公交线路1条,调整21条,全市公交线路总数达82条。积极协调市城区公交侯车亭建设实施归口管理,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体现湘潭特色的79个公交站台和335个公交候车亭投入使用。新购新能源公交车122台,全市公交车辆总数达1162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1114台,占比达95.9%。全市公交车万人拥有量达14标台,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8%,建制村通车率达100%。
出租车方面,经多次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潭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和《湘潭市私人小客车合乘管理规定》。全面取消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完成2016年8月1日以后预缴退费工作。
 
“四手联弹”奏出治超最强音
 
因时因地制宜,创新实施治超新模式——“四手联弹”。
“外连”:多地联合治理“货车超载联盟”。我市首次联合长沙、娄底两地治超办及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各大高速公路出入口处实施“三地两路”联合治理,全方位、全覆盖有效打击了超限超载货运团伙,协同整治货运源头源尾、非法改装、偷逃通行费,路面查纠超限超载。
“内调”:异地“交叉执法”斩断“保护网”。各县市区40名执法人员首次互换执法区域,创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异地“交叉”联合执法行动,紧盯g320、g107、二环线等关键节点进行重点布控。
“放权”:“派驻指导员”推进治超“一盘棋”。在城市五区(园区)派驻路政队员指导、协调、参加治超工作,既强化了市治超办的组织指挥、督查督办职能,又解决了各区治超办无路政执法权限的问题。
“深究”:“一超四究”重抓源头监管。制定了《治超“一超四究”工作流程图》,做到逐案建档,逐项抄告反馈,逐一闭环归档;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对各县市区、相关部门的主体监管责任,落实对货运源头企业监督检查和超限超载车辆处罚台帐闭合管理;规范货物装载行为,全市70家货运重点源头企业安装了地磅,签订合法运输责任书,落实地方的监督责任。
 
“智慧交通”成果升级
 
率先推出综合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新系统。这是省内首个、国内第六个集公交、出租车、长途汽运、火车、民航等各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一站式”出行信息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高效、精准的出行信息对接服务,实现了由“人等车”到“人车相约”的转型。目前用户数已突破20万人,被市民誉为“公交神器”。
发挥科技支撑,率先实现“一站式”科技治超新跨越。我市创新路政执法方式,率先在全省建成了功能最齐全、手段最先进的不停车预检系统,即在距离治超检测站两端1000米处,采用国际先进的压电膜技术,既全天候对高速行驶中的货运车辆进行载重检测,又对重点源头企业超限超载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与上级主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了从平面治超到立体治超和全方位治超的转变。
 
优化供给 强化服务
 
客运班线实施实名制。全市共投入600余万元,完成5个二级以上客运站的站场改造、设备及软件系统升级,目前已有60多万名旅客通过网络、电话、售票窗口等方式实名购票验票,不仅拓宽了旅客失物招领、举报投诉、服务监督渠道,还能有效遏制违法犯罪分子及危险物品通过道路客运渠道跨区域流动,提升了全市道路客运行业监管水平和信息服务水平。该系统实施以来就协助公安部门成功抓获了4名网上逃犯。我市实名制工作以满分的优异成绩通过省厅考核验收。
城乡客运一体化增添亮点。湘潭县明确为全国52个城乡交通运输体化示范县第一批创建县(区、市)之一,我市城区以及三县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评定为5a最高等级。
 
确保安全 “隐患清零”
 
全系统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各项指标均控制在省交通厅下达的指标范围。
道路运输:省交通厅通报的隐患813处,甄别错误信息74条,整改到位739条;日常监管发现并整改隐患108条。我市车辆上线率、入网率、数据合格率、轨迹完整率等数据在全省“隐患清零”工作检查中排名全省第一。
水上交通:排除各类安全隐患150余次,全部及时整改到位。特别是“三船”整治工作全面扫尾,湘潭“一江两水”城区段共处置隐患船舶137艘,其中挖沙船39艘,运砂船44艘,水泥趸船55艘,处置率达100%,全面消除水上安全隐患顽疾。
公路安保:投入167万元,消除临水、临崖、临校(园)等80点(处)公路安全隐患;投入88万元,对省督办的国省干线4处隐患整改到位,受到省检查组充分肯定;投入1620万元,完成了洪灾中48处水毁公路、山体滑坡、路基坍塌的抢修保畅工程。
铁路专用线:排查和治理了下摄司道口等6处安全隐患。
交通建设:共发现隐患129项,所有隐患全部整改到位。
 
主动作为 助推创文
 
全年受理各类咨询、投诉2852件,投诉件数同比减少5.8%,回复率100%,满意率99.63%。
在城区各重点路段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下线出租车和非法营运车辆,共检查车辆3928台次,查扣违章违规车辆300余台,特别是对建设路口、湘潭火车站等地非法营运痼疾进行了综合治理。
深入开展“公交车、出租车为民优质服务示范岗位”评选和大型“爱心送考”活动,将108路打造成为创建“伟人故里”示范线路,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营造了创先争优、文明经营、优质服务的浓厚氛围。

大手拉小手,“双捡”助创城
颍泉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张克让、张建利、梁秋克太行写生交流展在邢举行
枫树塘村迎来好日子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督导大观工业园禁限放工作
盘点2017交通大事:八项成果打造湘潭交通新格局
陈振亮在右玉县调研
关于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推进能源革命新高潮的通知
游玩要文明,在水库戏水、钓鱼?罚!
我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9785户
通榆县司法局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主题活动
敬香者注意了!路面交通受到管制 推荐坐地铁到归元寺
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再次“出国”传扬
近期水泥、瓶装液化气价格小幅上涨
市财政局窗口严格落实“深化正风肃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
丹棱县大雅社区舞蹈队荣获眉山市广场舞总决赛第三名
市人力资源局召开部分分局工作会议
冷空气后天到 最低降至12℃
郑州市部署扬尘治理行动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举行105后方基地揭牌仪式暨按纲施训培训班开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