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无锡企业信心回归激发产业活力

  “上半年我市制造业贷款净增112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27.9%,列全省第一。”市银监局近日提供的这份数据,佐证了无锡今年以来经济运行质效向好。相关人士昨天表示,制造业贷款是实体经济的风向标,此项“全省第一”折射出金融领域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细看这份来自金融机构的报表: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净增贷款139亿元;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三个领域同比分别增长191.42%、126.57%和20.36%,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同期增速。一国内知名基金公司区域负责人告诉记者,无锡高端制造业已经成为业内争投的香饽饽;本地一家正在准备上市的企业负责人则显得底气十足:“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上市不光是为了融资,关键是对品牌价值的提升,能够让我们进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名单。”
呼应金融领域的这份信任,随着产业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今年以来企业间投资发展的积极性一路上扬。从市经信委获悉,1-5月,全市新登记工业企业2588家,同比增长14.8%;其中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企业261家,同比增长15.5%。与此同时,全市上半年工业投入733.5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技改投资同比增长达10.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无锡微茗智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振南最近正奔走多地面试招人,作为一家为装备企业提供大数据采集和远程服务的物联网公司,“上半年实现了去年全年销售额”的业绩让他十分兴奋。最近企业又接到了动车和汽车新增业务订单,公司投入的云平台和实验室需要紧急组建30人的技术团队。算下来,用于人力和设备的再投入将近1000万元。
设立新厂、投资项目、扩大规模,企业的信心回归撑起了不断做大做强的实体经济总量。就在两周前,安民汽车安全零配件(无锡)有限公司与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投资协议书,决定在原注册资本350万美元的基础上新增注册资本300万美元。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近两年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员工由原来的50人扩大到210人。此次增资后,预计可新增年产值2亿元,新增纳税2000万元。
此外,上半年要素使用数据也支撑了这一论点:全市工业新增用地累计361公顷,同比增长40.9%;大工业用户电力扩容完成408户,新增容量45.7万千伏安,同比增长32.6%。“这是实实在在的工业向好指标,企业的信心回暖并不是没来由的。”相关人士说。 (高飞)
短评
信心最可贵,比黄金更珍贵
人的成长需要自信,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信心。有信心,我们就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奋力实现新目标,而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达成又会让我们进一步增强信心,去赢得更大的胜利,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才是经济发展的正确姿势。
所以说,信心比黄金还珍贵。
上半年我市制造业贷款净增112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27.9%,位列全省第一。上半年全市工业投入733.52亿元,同比增长9.4%。制造业贷款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工业投入则表明了企业家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一组统计数据,不仅显示了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的质效向好,也显示了企业家发展信心的回暖。
信心来自于发展的定力。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根基,无锡以制造业见长,这几年我市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大力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鼓励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着力引进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全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质态。
信心来自于各方的合力。制造强则工业强,工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城市强。围绕产业强市这一明确目标,各板块积极行动,根据各自区域发展基础谋划产业布局,既有竞争更有互补,各部门狠抓落实,深入企业调研,加快发展要素和优质制度供给,合力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正是这种坚强的定力和齐心的合力,换来了今天无锡产业发展的可贵信心。未来,无锡在产业强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还会有很多沟沟坎坎要过,但只要保持住这份可贵的信心,我们就不惧任何风雨,就能一往无前。  (石洪萍)

兴山区召开绿化造林暨创建森林城市推进会议
市水务局开展“主题党日+精准扶贫”活动
白云亭社区组织老人开展多肉植物盆栽种植
联合执法剑指河道违法采砂
李建华到三尖镇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上半年无锡企业信心回归激发产业活力
[龙泉驿区]举行“成都未来教育家基地学校”揭牌仪式
扶余市19座烟囱爆破拆除细节微雕让市容更“靓”
宣州区就业脱贫工作实现新突破
159路快线公交开通 方便金海园区群众出行
城区二小举行学生演讲比赛
石允淦调研员一行到禾盛粮油公司调研
同江口岸至俄下列口岸2018年明水期航运开通
我市出台《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实施方案》
昼夜施工抢进度 西华路二段左半幅今日完成铺油
市信访局组织2018年第二期“邀请公民代表走进市政府活动”
《鄂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启动仪式举行
镇领导到驻点村(社区)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四川名列全国专利综合实力前十
青川县“三严”强质量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