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庆安教程煌如何对角梳开齿。
福州新闻网4月13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李白蕾/文 通讯员 吴伯锋/摄)提起“福州三宝”之一的角梳,大多数福州人不会陌生。这项非遗手工技艺如今还有多少传人?昨日,记者跟随市总工会干部来到位于罗源县松山镇的全市现存最老角梳厂——罗源县牛头角梳厂,探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角梳手工传统技艺传承人程寿芳,听他讲述他和两位徒弟——儿子程庆安、孙子程煌的祖孙三代角梳情缘。
程寿芳今年83岁,谈起学艺他说这纯属偶然。“我原本是罗源县二轻系统弹棉线厂的厂长,由于弹棉线淡季时间长,工人收入低。为了增加工人收入,我就带领工人去福州学习牛角梳制作。1977年,县弹棉合作社开辟角梳生产线,次年投产,至今正好40年。”
40年里,罗源角梳厂几经兴衰,最终凭借高超的制作工艺抢得市场。在销量最好时,一年可售出300万把,平均一天8300把!“牛头”成了角梳的名牌。“当年最大的上海百货里,我们的角梳供不应求;上世纪90年代,我们还成为福州外贸出口角梳定点厂,产品销往东南亚十几个国家。”程老自豪地说。
随着年岁的增大,老人常为角梳技艺缺乏传人而着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老人的儿子、时年20多岁的程庆安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向父亲拜师学艺。
“角梳厂就在我家隔壁,从小耳濡目染,我对角梳制作基本情况大致了解。但看是一回事,真正开始学、动手做又是另一回事。”程庆安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制作角梳砂皮时,手被砂轮割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疼痛难忍,这让他很气馁。“当时父亲就勉励我说,每件事都有难处,要迎难而上而不是知难而退。”经过父亲的努力劝说与悉心教导,程庆安坚持下来了,经过4年学习,他基本掌握角梳制作工艺。2011年,他被评为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级传承人,手艺很受父亲肯定。
程庆安告诉记者,老一辈在制作角梳时,一般需要23道工序。在他的手上,一些工序实现了合并实施和机械化生产。“锯角、砂皮、铣坯、压坯、开齿、整形、抛光等工序是省不了的,最重要的得数开齿,这直接关系着角梳好不好看与好不好用。当初,为了学开齿,我可是花了两三年功夫。”
传承传统手工业,在保留原始技艺的同时,还要探寻发展新路。程庆安想到了在做角梳的同时,还可以把牛角做成刮痧板、烟斗、发夹等各种保健用品,与角梳一同装成礼盒销售,他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在现场,记者很想与“90后”传人程煌聊聊,听听他的入行缘由。“他最近在外面做事呢。”程庆安说,程煌是他的侄儿,2016年开始跟他学。“他把年轻人的理念带进了古老的产业,角梳在制作和销售上都有了更多现代气息。”
电话采访中,小伙子说:“这家工厂倾注了爷爷毕生的心血,也寄托着我们家三代人的梦想。传承技艺,这是使命。”他说,他要在自动化生产上下更多功夫,还要利用自己之前做电商的经历,为角梳销售开拓更宽广的市场。
覃塘区宣传文化系统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
辛识平: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举行
利州区积极推进四季度煤炭工业经济高效运行
苏城8月新房成交量略降 房价趋于平稳
听非遗传承人程寿芳讲述祖孙三代的角梳情缘
任爱荣检查我市节日市场供应情况
零阳镇推行“四化一促”管理模式
为担当者担当
冷水滩区小学班主任工作坊在永州十八中开班
经典咏流传 苏韵遍流芳 《乐吟江南》盛装上演
冷水江市布溪街道举行小微权力风险防控知识考试
成都经济体制改革要点出炉 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关于核准福建聚力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公告
新建博物馆实体书店最高奖200万
重庆代表团提出全团建议 支持重庆建设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和应用示范基地
2019年长沙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黄山博蓝特4月试生产 力争今年实现产值超2亿元
东海:争当“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排头兵
郑建邦:举民革全党之力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