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江河畔到南海之滨 湘钢分厂阳春新钢铁建设发展侧记


建设中的阳春新钢铁。
阳春新钢铁现状。
湘潭新闻网6月13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 文/王小平 曾佰龙 谢炜敏 图/张卫国)10年前,湘钢顺势而动,提前谋划在沿海建厂的战略,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南海之滨,意在将传统的线棒材生产线移师市场前沿和消费大户——广东,因此78名湘钢职工怀着湖湘儿女特有的豪情,开赴广东阳春拓荒创业。10年过去了,曾经的蓝图逐步实现,年轻的企业硕果累累……
拓荒:南下到阳春
2008年1月10日,东方微白、春寒料峭,湘钢宾馆前人声喧闹,70余名湘钢选派职工即将启程,目的地是广东阳春,他们挥别亲人朋友,穿过湘粤腹地,开启了在粤西再建一座钢城征途。10年以来,这78位“元老”总被同事们笑称为“南下干部”,而直到今天,其中的绝大多数一直在新钢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阳春靠海,因风景秀美而有“小桂林”之称;但位于粤西欠发达地区,以农业为主,没有大型工业,当地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物资奇缺,所有配套设施必须从零起步。
第一批入驻阳春的新钢铁职工回忆,2008年要在阳春找一家能够长期接纳80人住宿的酒店尚不容易,施工用的脚手架还是竹木的;虽有一座小型火车站,却连施工用的钢板都无法卸车。喀斯特地貌为阳春造就了云山墨水,也给创业者带来了诸多困难。新钢铁厂区具体选址于阳春南山,这里距市区25公里,是喀斯特地貌在当地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处,仅有一座废弃乌矿颓然伫立,四周原始荒凉。
正因为知道任务艰巨,大家抵达阳春后立即行动起来,在市区租赁办公楼,所有人员挤在一起集中办公;在现场用板房搭建“指挥部”,同时铺电路、架水管、修公路,加紧“三通一平”。大家发扬湘钢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放弃休息、无怨无悔,用半年的时间,在沉寂千年的南山上点亮了掩映的灯光。
2009年是建设的高峰期,也是最艰难的时期。那年的雨季长达190多天,工地成了沼泽,大家一人一双雨靴,常驻在工地,蹚水搞建设。就在这一年,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90多家施工单位开进阳春,超过万人会战于南山。
2009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第一炉铁水从高炉喷薄而出,为主席诞辰献礼,这天阳春新钢铁正式投产,创造了当年建设,次年投产的行业奇迹。此时,新钢铁员工的平均年龄不过26岁,炽热的铁水正如他们青春的激情一样滚滚奔流。
奋斗:青春绽芳华
10年间,湘钢调转到阳春的建设者有200多人,他们的青春在这里绽放芳华。
王林,走进新钢铁时只是一位初出校园的冶金专业大学毕业生,他从瓦斯工做起,一层一层历练打拼;凭借过硬的专业和勤奋的工作,仅用不到三年就开始执掌高炉,这是钢铁企业的龙头工序;今年,33岁的王林已经成长为炼铁厂厂长助理。
从湘钢到阳春的78人当中,很多人的家庭与人生都因这次机缘而截然不同。姚勇,湘钢本部动力生产厂员工,开拔南下时,妻子刚刚怀孕4个月。半年后,妻儿来到阳春,加入了新钢铁的筹建,成了最早一批“随军家属”。他们与故乡精神相连,与新钢铁唇齿相依,姚勇说,“新钢铁是湘钢的一支生力军,我们要将这里打造成湘钢的效益增长点,为湘钢发展做更多的事情。”
作为新钢铁“掌舵人”的左都伟,用“以奋斗者为本”来定义新钢铁的人才文化——以奋斗者为荣,在奋斗中成长。这是亲身经历下,用实际行动书写的格言,更是对十年奋斗的最佳提炼——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人都是第一位的,能创造出任何奇迹。在人才选拔上,新钢铁把‘长久的工作激情’作为关键指标,并为专业技术人员打造独立晋升通道,与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让专业技术人员有机会学习、接触、进入行业前沿,让各类人才切实享有获得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阳春新钢铁党委书记李国说,在新钢铁党委和行政倡导之下,奋斗已经成为企业主流文化的一面旗帜,招聘来的外地员工和阳春本地员工,为这一面旗帜所引领、所激励,从而造就出更多奋斗者。
时至今日,这些昔日的“小年轻”们,已经很好地传承了湘钢精神,并成为新钢铁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这里绽放着芳华、收获着事业。
发展:瞄准高质量
应该说,创立10年的新钢铁正值少年,因而有着少年的闯劲和干劲,改革创新、升级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
2016年,国家作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决策,这对于许多钢铁企业来说是十分重大的考验,却是新钢铁全面释放优势的利好,也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要义所在。
新钢铁轧钢工艺首席工程师郝飞翔说,新钢铁投产在2009年的行业下行期,开局十分不利;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多钢企纷纷采用穿水工艺生产螺纹钢,以减少合金用量降低成本。而新钢铁恰恰相反,为了确保产品品质,坚持在炼钢过程中添加价格不菲的合金,实现钢材不易生锈,既有强度又有韧度,这一举措体现了国企的使命担当和高质量发展的“初心”。10年间,新钢铁产品打入港珠澳大桥、核能发电站、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工程,受到广泛好评。
在新钢铁,高质量发展就是“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在大型工业企业当中,几乎都是有规模者得优势,这是产业特性所决定的。如果说质量是新钢铁一贯的优势,规模偏小也是其短板所在。2017年,新钢铁围绕红火的市场,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同时,强势推进一系列在线改造、攻关,引入智能制造、深化“互联网+”,突破瓶颈、提高产量,在设计产能240万吨钢的情况下,硬是干出了300万吨的水平,并使企业具备了320万吨的生产能力。进入到2018年,提生产的脚步还在加快,据了解,新钢铁今年前5个月已屡次刷新纪录,月产钢达到了28万吨!在高产的推动下,企业管理、生产组织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也在稳步提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新钢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初衷。建厂10年来,企业坚持“清洁生产、绿色工厂”的理念,紧跟国家的环保要求与标准,在环保方面累计投入近20亿元,占总投资20%以上,环保投入总额和占比均超过了国内大部分新建钢铁企业。2017年,国家工信部发布首批“绿色工厂”,新钢铁位列其中。

南充城建|东顺路南侧变柏油路即将半幅双向通行
赵棚镇非公企业助力精准扶贫
“大学问”在宝鸡这个小县城“火势蔓延”~
大连北站南广场地下通道今年正式开建
廉江市:林海武率队走访慰问伤残军人
从湘江河畔到南海之滨 湘钢分厂阳春新钢铁建设发展侧记
泉州市见义勇为协会赴洛江 慰问调研永高人见义勇为工作室
乘客带娃丢失背包 608路驾驶员捡到归还
黄宁生一行昨到我市调研,肯定中山科技创新工作
贵阳高速交通“两节”期间将出现三个高峰
清明小长假黄石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2.15亿元
杭州大伯买到罕见圆形鸡蛋 出现概率十亿分之一
南靖:靖城镇建设生态园区 融合特色文化与美丽乡村
抓好善治水平提升 构建幸福中堂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今日挂牌 办税更便利
观山湖区审计局干部群众对党章修改的反响热烈
市妇联:改革开放40年马鞍山风云女性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湘潭:坚决确保食品领域安全稳定
2018年石家庄市计划建成保障性住房五千套
刘有明:团结一心 乘势而上 苦干实干,推动园区建设在2018年见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