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陈阿姨”引发热议:
老人是否该帮子女看孩子?
□记者 单丹丹 近日,浙江陈阿姨的苦恼在网络上引起网民关注,引发了一场关于“老人应不应该看孩子”的大讨论。这位陈阿姨表示,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想在晚年享享清福,不想帮儿子儿媳带孙子,惹来儿媳不满。她因此心生疑惑:我不想带孙子,错了吗?
时下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年轻人在照看孩子的问题上不得不向父母求援,父母帮忙带孙辈成为普遍现象。那么,老人究竟应不应该帮子女看孩子?6月5日,记者就这一话题在东风路南段的绿地花园采访了几位带孩子玩耍的市民,请他们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声音一:上班族太忙,老人应该体谅子女伸援手
林女士和丈夫都是上班族,孩子今年4岁半,上幼儿园之前一直是公公婆婆帮忙照顾。那时婆婆偶尔有事外出,林女士就请假在家陪孩子。
“其实网上关于老人该不该看孩子的争议很多,我觉得请老人看孩子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得去上班挣钱养家,要是老人不帮把手,那孩子谁看呢?而且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公公婆婆帮儿媳带孩子是情分,儿媳养公公婆婆老也是情分’,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公公婆婆生养了我丈夫,是血缘亲情。可作为儿媳,公公婆婆和我的感情要通过什么来维系?是我的孩子。我挺幸运的,家里老人体谅我们,愿意帮我们带孩子,我感谢他们,等到他们需要我照顾的时候,我肯定会好好孝敬他们的。”林女士说。
但是林女士的朋友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她说:“我朋友生第一胎时,考虑婆婆帮忙不容易,每月主动给帮忙照顾孩子的婆婆1000元钱,作为婆婆买菜购物的花销。老二降生后,生活开销大了,朋友压力大,拿不出更多的钱给婆婆,朋友的父母又自掏腰包分担了买菜购物和照顾老二的活儿,她就没再给婆婆钱。不料这引起了婆婆的不满,好好的日子开始充满了争吵。
“看孩子管子女要工资的、放狠话将来养老不用子女管也不帮子女忙的老人大有人在,我理解不了。”林女士说。
“网上陈阿姨这个问题也不是公婆和儿媳间特有的,我亲妈都不情愿帮我看孩子,有时候想想我都觉得难受,为什么我妈妈不能理解一下我呢?我们也不愿意给老人找麻烦,是真的难啊。”36岁的丁女士是某单位职工,“二孩”政策放开后,考虑到一个孩子太孤单,丁女士和丈夫想再生一个孩子,双方老人当时非常支持,可孩子出生后问题随之而来。
“我们上班挺忙的,大儿子小的时候是婆婆看,她天天跟我老公抱怨累,动不动威胁我们说不帮忙看孩子了,我也没法顶嘴。唉,我要是自己能带孩子上班,还用她帮忙?”丁女士一脸苦笑地说。小儿子出生后,婆婆月子里照顾了娘俩几天便表示腰疼、头疼,丁女士的丈夫赶紧找了个月嫂才算安稳下来。
婆婆没法再帮忙照顾孩子,丁女士只能雇了保姆。可养两个孩子花销本来就大,加上每个月2000多元的保姆费,丁女士渐渐有些吃不消了,只能向自己的父母求助。
“开始跟我妈商量她来帮忙的时候她不愿意来,一来是觉得我公婆在家闲着,没理由让她来带孩子。二来她喜欢和老姐妹们一起遛弯、跳广场舞,不愿意被孩子拴住。”丁女士说,当时她真的急坏了,红着眼圈对母亲说:“生俩孩子是我错了,给你们添麻烦了,总不能叫我把好好的工作给丢了吧。”
胳膊拗不过大腿,看女儿实在可怜,丁女士的母亲只好每天一早跑到女儿家看小外孙,等女儿女婿下了班再离开。
声音二: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不能强求老人帮忙
小米今年26岁,女儿3岁。说到老人该不该帮子女带孩子,她颇有感触。2017年4月之前,小米在一家诊所当护士,孩子交给婆婆带。诊所离家远,她每天早出晚归,婆婆一人在家带娃颇有怨言,两人时常因为一些小事拌嘴。
“说实在的,我俩能有啥大矛盾?还不是因为老人看孩子累、我上班累,回家还要看孩子也累。后来我老公实在看不下去了,让我辞职专心在家带孩子,让婆婆好好放松一下。说真的,刚辞职那会儿我心里是真不得劲儿,明明家里有老人,还非得让我全职在家看孩子。现在不都是老人看孩子吗?咋到我这儿就不一样了。”小米坦言,那时她怎么也想不通这件事,直到她发现家里的气氛在微妙地发生变化。
有了小米在家看孩子,婆婆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每天早晨出去锻炼身体,然后买菜、洗衣服、做饭,还会和小米一起照顾孩子,俩人有说有笑。丈夫满意了,终于不必再受“夹板气”。
“我俩有次聊着聊着就说到看孩子的事上了,婆婆说她不是不理解我们,只是岁数大了,看孩子有些力不从心,再加上看到周围有些不用看孩子的老人天天到处旅游、唱歌跳舞,她心烦。”说起这些,小米有些抱歉,“其实老人没有不心疼子女的,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要是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也想歇歇、玩玩,谁愿意一直忙呀。孩子是我们自己的,老人把我们拉扯大就很不容易了,我们没有理由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们帮我们看下一代。如果他们愿意帮忙,我会加倍感恩。眼下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光靠孩子爸一个人挣钱还是紧张些,婆婆让我再去找份工作,她负责接送小妞儿。”
声音三:父母和子女应互相体谅
“年轻人总是喊累喊苦,可我们那代人也是从年轻时候熬过来的,那会儿兄弟姐妹多,老人帮不过来,我们也是边上班边带孩子。也许现在工作压力大了、节奏快了,我们能理解,也在尽可能地帮孩子们分担。但说句心里话,年轻的时候我们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好容易孩子长大成家了,我们也退休了,又要因为看孩子的孩子整天窝在家。现在我身体也越来越差,小毛病都出来了,看孩子是个操心的活儿,需要集中精力;而且跟儿子儿媳也容易因为带孩子观念不一样产生矛盾。等到他们不需要我们照看孩子了,我们恐怕也走不动了吧。”63岁的牛阿姨有些无奈地说。
牛阿姨的大女儿已经成家,小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已经退休的她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晚上在家附近的小花园跳跳广场舞,生活过得很滋润。
大女儿生了小外孙后,她又光荣“上岗”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外地,虽然很疼孩子,可他们家里还有80多岁的老人需要照顾,没法天天守在孩子身边,但是来一趟就买一大堆东西,还往我手里塞钱,那我能好意思要?可话说回来,我心里真是一百个不情愿看孩子。”牛阿姨说到这些,有点不好意思。且不说自己一把岁数照看孩子身体吃不消,她和年轻人带孩子习惯也不一样,明明每天很仔细地照顾孩子,女儿愣说她这儿错了、那儿不对,娘俩经常为了各种事情争论不休,吓得老伴儿和女婿躲得远远的。
牛阿姨说:“老人不容易啊。我们年轻时候的生活条件可比不了现在,养孩子辛苦着呢,子女应该感谢我们给了他们生命、将他们养大是不是?要我说,老人对看孩子有意见那绝对正常,年轻人要是有办法解决看孩子的问题,最好还是自力更生,毕竟我们活一天少一天了,该享享清福了。实在没人看孩子,我们抱怨归抱怨,帮还得帮,眼瞧着孩子犯难就是不帮忙的老人还是少数,这也不是置气的时候。年轻人有话慢慢说、好好说,发生矛盾一起心平气和地商量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不能因为老人说不带孙辈就说不养老人,那可是大逆不道,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
市民赵女士表示:“父母和子女应该互相体谅。子女不要觉得父母就应该替自己看孩子,父母也应该适当帮子女度过刚生孩子的最初两三年,这样子女会感谢父母的付出。尤其是儿媳妇,应该感恩公公婆婆的付出,不要觉得理所应当;而公公婆婆在儿媳妇最难的几年对小家庭进行帮助,也有助于家庭的和谐。”
解读:多元化观念和生活选择将成为常态
针对浙江陈阿姨引发的老人应不应该帮子女看孩子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安阳师范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刘军奎。
刘教授认为,这个事例之所以引起全国性关注和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因婆婆的选择“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按照既往的经验和传统观念,婆婆带孙子乃“天经地义”之事,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时过境迁,不能再拿以往的经验与观念去要求当下的人和事。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位老人只是一位敢于或有条件说出自己心里话的代表,还有很多老人虽然帮子女带孩子,但并非内心所愿。老人有权利选择不帮子女带孩子,至于这样做引起的心理压力和家庭关系不良,是她选择活出自我时的“成本”所在;子女有责任做好自己带孩子的准备,老人愿意帮是情分,不愿帮是本分,子女无权要求老人必须带孩子。
刘教授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是责任、义务或道德与情感等字眼所能概括和解释的,它是社会发展变迁在人们自我观念和权利意识上的表现,类似这样的多元化观念和生活选择将越来越成为常态。
宿迁:近两月重大项目推进热度不减
脱钩改革,行业协会商会摘“红顶” “五个分离”后如何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武汉旅游惠民券开放使用 老武汉时隔30年再登黄鹤楼
省防汛督查组检查我市防汛准备工作
我市举办第二期教育脱贫干部培训班
老人是否该帮子女看孩子?
集贤县县委书记于世军深入集贤县部分乡镇调研指导村“两委”换届、脱贫攻坚及信访稳定工作
厦门交通公安凌晨出击联合执法 六部超限巨无霸落网
成都市与四川大学昨日进行工作会商
中国文旅发展(衡水)论坛嘉宾访谈
岭南乡中心学校宣讲十九大精神
黔江杉岭乡四措施扎实做好敬老院夏季安全管理工作
街头手游馆成年轻人“开黑”天堂
商务部:上半年对外投资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桓仁发展林业经济建富民产业片片林业带书写绿色增收诗行
宁强县政府与江苏骏畅置业有限公司签订宁强县玉带新城建设项目框架协议
PPP条例将于年底前推出 专家称法律问题是难点
“263”苏州在行动 | 张家港:部分工地管理缺失 扬尘污染严重
区长张宝才调度推进 “散乱污”企业出清工作
成都首座万豪酒店楼顶冒黑烟 持续超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