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学习考察团赴浙江三市学习考察综述
之江艺创小镇的前身为一座水泥厂,如今蝶变成特色小镇。(首席记者钟小丰 摄)
●本报记者 刘世锦
这是一次对标先进、推动新一轮发展的学习之旅,这是一场激荡思维、解放思想再出发的头脑风暴!日前,梅州市学习考察团赴浙江杭州、丽水、衢州考察,学习借鉴三市在特色小镇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富民强市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用实际行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推动梅州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考察团压缩休息时间、科学安排考察,在短短三天四晚时间里,奔赴三市八县(市、区)、行程1000多公里、考察10多个项目。每到一处,考察团成员认真听、仔细看、深入问,讨论最多的是先进地区的亮点和长处,思考最多的是如何结合梅州实际运用好考察成果。
地还是那块地
理念变产业活
杭州云栖小镇在传统工业园区腾笼换鸟,打造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特色小镇,在没有新增用地的情况下,去年财政总收入突破3亿元。坐落高山的丽水西坑村曾计划整村搬迁,后来依托数量众多的古建筑,引导发展高端民宿,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昔日“下山脱贫”,如今“靠山致富”。衢州耕读村利用村里的湖塘水库,动员乡贤回乡建设海棠湖风景区,成功打造了“绿富美”新耕读。
地还是那块地,但理念变带来产业活——浙江三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尤其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持续发展有了强大动力。梅州要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就要克服缺土地、缺资金、缺人才、缺项目的惯性思维,着力在解放思想、破难攻坚、务实干事上下功夫,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守护绿水青山
换来金山银山
走进丽水古堰画乡,映入眼帘的是远山如黛、江水流翠、帆影点点。天生丽质的古堰画乡曾经一度有些破败,许多木制品加工企业沿江散布。当地政府发挥“有形之手”作用,依法开展行业整治、搬迁150多家木制品企业,虽然失去了产值1亿多元的木制品行业,却收获了美丽产业——去年旅游接待人数160万人次,核心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从当初的0.3万元增至3.5万元。
就客观条件而言,丽水、衢州、梅州非常相似,都是远离中心城市的欠发达山区。丽水、衢州着力打造美丽环境、发展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走出一条生态富民强市发展新路,真正在青山绿水间捧出了金山银山。考察团成员感受最深的是差距,同时也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绿水青山是梅州最大优势、最美底色,只要我们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富民强市发展新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为民干事创业
需要一股子劲
丽水莲都区下南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在引进企业对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时,区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现场,与企业协商开发方案,甚至不惜吵红脸,只为保护历史、创新业态能够“双赢”。在衢州江山市大陈乡,一位女士发现地上的小纸团后立即捡起来,直到找到垃圾箱才丢掉,细心的考察团成员一问才知道她是大陈乡乡长。大陈乡大陈村曾是“后进村”,2005年汪衍君当选村支书以后,以村歌创作为突破口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今年春节大陈村村民齐唱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乡风文明带动了旅游产业发展,村民们尝到了先富脑袋、后鼓口袋的甜头。
在现场观摩交流中,考察团成员真切感受到了浙江三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担当作为的精神、精干专业的素养,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在抓项目、建平台,都是在凝神聚力谋发展、高效执行抓落实。事业成败,核心在人,关键在干部。运用好学习考察成果,关键一环就是要学习弘扬浙江干部的精神,以驰而不息的毅力、久久为功的耐力、持之以恒的韧劲,践行新理念、谋求新发展,在梅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大显身手、有所作为。
东莞:大力实施专项重点整治 合力促进安全生产向好
高速隧道惊魂三十秒:40余吨货车出现倒溜…
省交通厅调研我市综合立体交通等工作
春风行动招聘会 提供4600余个就业岗位
交警白天严查酒驾不留死角 推进酒驾整治常态化
对标学先进 践行新理念 谋求新发展
“莲溪知书”公益讲座举行
滨江:文化惠民
“雪龙”号自沪启程前往北极科考
市水务局深入贯彻落实新《宪法》
奥体大道东段通车
走马街镇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顺德帮扶徐闻福田村向382名贫困户捐赠团体意外险
湖南省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再提速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
一人难管万亩林 树要成活根要深 造林大市,广植树还需多破题
鸡西市民政局召开传达省市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暨收心会议
南宁市律师协会党委专题学习十九大精神
市政协调研学前教育发展情况
羌绣美图 羌笛新曲——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十年·羌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