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暑假,一封署名为“大别山的鸽子”的邮件,出现在扬州大学阳光协会队员的邮箱里。邮件的作者,是一位接受阳光协会支教团帮助的孩子,他来自大别山金寨县。如今他已走出大山,成为了一名大学生。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扬州大学阳光协会支教团已经连续13年走进大别山,为当地贫困儿童募集物款累计20余万元,受益儿童累计近千人次。
他们的出现
改变了山村孩子的命运
时下,正是大别山最炎热的季节。然而,扬州大学的支教队员们正在大山深处进行家访。“通过家访,我们会将每个孩子和他的家庭情况记录下来。每次看到孩子们有进步,我们都感到特别幸福。”阳光协会支教负责人李贝说。
陈健是阳光协会支教团在大别山开辟了第二个支教点元冲村后,第一批来上课的孩子。据给他上课的队员回忆,当年他是很让人头疼的学生,性格内向、有点叛逆,对学习有些灰心失望。但自从2012年暑假,支教队员来到元冲设点支教后,他就深深依赖上了这群“老师”。除了暑期20多天的上课学习,他们还经常通过书信、短信等方式进行解疑答惑、沟通交流。
陈健不是个例。阳光协会的出现,让很多孩子学到了不一样的知识。往年参与支教的老队员告诉记者,第一年来支教时,有个小女孩问,“老师,去上大学的路是不是很远?”队员告诉她,“很近,就在大山外。只要你好好学习,我们陪你一起去。”如今在队员们的鼓励与帮助下,这个小女孩如愿考上了大学,现在已是一名优秀的硕士生。
带来各式道具
当地组建“小小国旗班”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天刚蒙蒙亮,元冲村操场上,一群孩子正在进行升国旗演练。这是元冲村成立的第一个“小小国旗班”。
“自国旗班成立以来,无论是训练还是正式活动,孩子们没有一个请假缺席。”进行训练指导的杨天乐表示,他曾经担任过扬州大学国旗班的“护旗手”。组建“小小国旗班”,目的是磨炼孩子们的意志,通过仪式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连续十多年的支农支教过程中,我们发现,虽身处红色革命老区,但当地少年儿童对家乡红色精神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一。今年我们特意为孩子们开设了一系列的‘红色课程’,包括成立国旗班、贮藏时空胶囊、开展革命故事会等,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快乐学习中感受红色精神、确立理想信念。”阳光协会元冲支教点负责人王盛说。
据悉,为了开设好“红色课程”,队员们从大山外为孩子们带来了各式课程道具,例如为国旗班准备的手套、为“梦想课”准备的泥塑等。
连续13年支教
募集物款共计20余万元
2006年夏天,阳光协会第一次走进大别山金寨县,泥泞的山间小路、简陋的上课教室……没有阻挡团队前行的脚步。李贝告诉记者,13年过去了,阳光协会随着团队的不断扩大,课堂内容和授课方式也逐渐丰富多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又新增设了一处支教点——黄良村。
在黄良村开学的第一课上,孩子们举行了一个特殊的仪式——播种。“为了让今天的活动更具仪式感,我特意从学校的实验室带来了一些种子,在开学第一课上和孩子们共同种下。希望他们像这些种子一样,牢牢扎根土地,坚强生长。”支教队员杨成成说。
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阳光协会连续13年走进大别山。历年的支教队员薪火相传,专心“智志”13年,为大别山地区贫困儿童募集物款累计20余万元,受益儿童累计近千人次,参与支教的学生累计250余人次。
通讯员 王一凡 韩依纯 记者 乔云
阳澄湖大闸蟹今日开捕! 教你一招辨别冒牌货
市政协党组暨主席会议召开
贵阳综保区贯彻落实全市政府法制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我市全面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嘉兴携五县市区共同上榜
薪火相传 募集物款20余万元 扬大学子连续13年支教大别山
【津云微视】为排积水 工作人员“扎猛子”清理排水口
中方供电公司:农网升级改造进度稳步推进
心系贫困户 寒冬送温暖
从五大“城市新客厅”看深圳未来布局
马鞍山市庆“五一”暨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命名大会召开
注意了!下月起温州试点丧事集中办理服务
开封市供水总公司:上下同心,全员参与,决胜保护水质安全攻坚战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临沂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召开
四川省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创作采风暨《四川文学》70后四川作家小说创作研讨会在内江举行
惠来县城向东路正在加紧施工 预计上半年完成建设
中共大英县委副书记、县长胡铭超调研工业园区土地要素保障工作
全市统计局长会议提出 争创常德统计工作新局面
非机动车道有辆“僵尸车” 回复:交警部门已记录
为找“灵感”,“95后”走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