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邻里情深 协商共治构建和谐共融新都市

  桂雅翠云苑街坊会多次协商,成功在老旧小区安装电梯,让168户邻里街坊更有情;桂华丽景小区居民积极参与自治,改变小区管理真空、垃圾围城的治理困境;灯湖社区故事妈妈义工队用“悦读”浇灌花朵,积极开展亲子绘本读书会活动……他们在桂城的各个角落播撒下关爱善治的火种,点燃每个人心中的热情,共同创建“邻里情深,居民参与”的熟人社区。
桂城2018年邻里节启动。
  2011年至今,桂城提出创建“熟人社区”(简称“创熟”)。这7个年头,熟人社区改变着桂城的社区生态,楼长制、无物业小区自治、书香文化、社区邻里节等曾经陌生的名词,变成居民耳熟能详的身边人身边事,而榕树头下守望相助的传统,再度在城市里以符合时代特征的新颖形式出现,也为桂城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全新路径。
  日前,“善为善治共建共享——2018年桂城街道创建‘熟人社区’嘉奖礼”在平洲影剧院举行,表彰了一批桂城好邻里、优秀自治社团、优秀共建共享单位、优秀社区志愿服务团队、优秀青少年志愿服务社区、优秀义教老师、优秀义教课程,并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中。区委常委、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敬文出席嘉奖礼,并为获奖团队颁奖,同时指出“创熟”工作是桂城社区善治的大品牌,希望大家参与“创熟”,成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人。
  共建
  社会多元力量共同“创熟”
  所谓“邻居好,赛金宝”,在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中,桂城涌现了许多敢担当、有责任感的好邻里,他们“挺身而出”,通过带头参与楼道活动、楼长制建设、联席会议等,传承和发扬睦邻文化精神。他们以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力量,改变邻里关系,践行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创熟”理念。
  如来自桂雅社区的冯国富家庭,年近八旬的他仍然在社区里发光发热,为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出力,挨家挨户收集资金,并与多方洽谈电梯安装细节,最终让整个小区都装上电梯,让自己和身边的老人成为切实的受益者;如来自桂花社区的何剑锋家庭,作为党员的她,发现小区的花基出现破损,便自己买来水泥等材料来修复。此外,热心的她还主动腾出自己的车库,让居委会摆放平时搞活动的物品,方便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让邻里更有情”的“熟人社区”创建工作,使得身边涌现出越来越多邻里守望相助的“创熟”故事,促成了邻里情深的美好愿景。不仅如此,桂城的“创熟”工作还鼓励社会多元力量参与,为企业、事业单位等搭建协商共治的平台,更广泛地引导各方参与社区治理。14日的嘉奖礼上,桂城街道表彰了一批“桂城好邻里”和优秀共建共享单位,希望更多的街坊邻里、企事业单位成为“创熟”的同路人。
  共治
  街坊会治理小区解困局
  曾志雄是一位新桂城人,从惠州来到桂城务工后,很快便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并决心把家安放于此,经过多年的努力,如愿成为翠颐社区颐景园的一名业主。也许出于“多管闲事”的性格,他经常关注小区里的环境卫生、居家安全等问题,也为街坊邻里送出不少帮助。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使他获得了“桂城好邻里”的荣誉称号,而他所在的翠颐社区颐景园街坊会获颁“优秀自治社团”奖,这是对他和街坊会这一年社区服务工作的褒奖与肯定。
  曾志雄是翠颐社区颐景园街坊会的会长,三年前,颐景园小区存在设施老旧、高空抛物等问题。因此,翠颐社区党委通过创建“熟人社区”,组织业委会筹备组成员和其他热心居民召开“创熟”宣讲会,并由社区党委统筹开展居民与物管的联席会议,共商共议逐步解决小区存在的问题。在尝到“创熟”的“甜头”,他们找到了为小区居民服务的方向,转变为以协商的方式促进物管进步的街坊志愿互助会。
  从成立至今,颐景园街坊会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有计划地开展茶话会活动,每季度定期开展业主、物管和居委三方联席会议,并形成完善的会议及议事机制;倡导居民拒绝高空抛物,并协助物管解决西门电动车及共享单车乱停、楼下商铺深夜噪音扰民、停车场门锁破损等小区公共管理问题。“通过这些活动让邻里之间得到认识和了解,并解决了不少邻里纠纷及矛盾,有效地缓解了业主和物管之间的矛盾。”曾志雄说,街坊会同时督促物管解决业主提出的各种诉求,从而让物管的服务水平和效力也得到提高。
  “湖水清清楼对映,蓝天碧碧照浓荫。邻居和睦熟人善,儒雅家风日月新。”这是翠颐社区居民温秀德创作的《颐景园小区吟》,以赞美小区优美环境,感叹“创熟”工作为小区带来的改变,这与小区之前面临的治理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这样的事例,只是桂城创建“熟人社区”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桂城组建了122支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培育了138个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了约1100名楼长,其中党员楼长约343名,通过楼长建设、培育骨干、发展社会组织等途径,搭建协商共治平台,已成功推动了52个无物业小区实现居民自治管理、33条旧楼梯成功加装电梯,对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切实促进小区共建共治共享。值得一提的是,桂城“创熟”经验去年还被评为广东省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之一。
  共享
  全年提供127场文化活动
  邻里节作为“创熟”文化品牌,它不仅是社区邻里文化交流的平台,更是广泛动员居民参与的重要载体。在嘉奖礼现场,桂城同时启动2018年邻里节,以“关爱桂城·邻里情深”为主线整合社区文化活动,按照品牌、青春、文化、传承、生活、关爱、共建七个活动主题,为居民提供127场文化活动,形成“家门口,零门槛”的社区文化生活圈,让“创熟”文化根植于社区居民的生活当中,成为小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其中包括17场不同类型的青少年青春嘉年华活动、24场传播阅读文化的“书香社区”项目等系列邻里文化活动、14场小区综合治理活动、28个邻里联谊活动,以及小品创作大赛、社区乒乓球、羽毛球混合团体赛,社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及个人颁奖礼等,让关爱从邻里出发,让共融从社区发展,共建关爱共融新都市。
  桂城街道社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邻里节是每年的文化活动品牌,每个社区有很多相应的活动,它作为一个平台希望让居民有更多的机会去建立邻里情,使得相互之间成为熟人,从而达到“创熟”的目的,共同参与美丽家园的建设。
  成效
  “创熟”成为桂城善治品牌
  早在2011年8月,桂城街道针对个人原子化、社会碎片化导致的社区治理困境,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熟人社区”,旨在高楼中塑造街坊邻里情,充分发动居民参与,搭建协商议事决事的平台,提升居民的公共意识、契约意识和自治意识,探索具有桂城特色的“善治”之路。
  多年来,桂城通过研发项目、培育本土社工等方式推动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以创建“熟人社区”为抓手,围绕社区党建、基层自治、社区治理、关爱桂城、道德建设、新市民共融六大研究课题,破解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把服务对象转变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着力创建情系邻里、关爱善治的社区治理体系,增强了党组织的基层动员力和凝聚力,促进邻里关系和谐,由此营造基层治理新局面。
  在创建“熟人社区”过程中探索建立新型和谐邻里关系,激发了基层的活力与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桂城由此产生了水运大院、教师村、桂华丽景小区等无物业小区自治小组以及楼长队伍等社区志愿组织和自组织,培育并提升了现代社区的公共精神,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而社区志愿组织和自组织反过来又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
  “创建‘熟人社区’工作取得如今的成效,离不开街道党委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更离不开广大街坊邻里的参与,这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基层动员力。”张敬文表示,“创熟”工作今年踏入第七个年头,它是桂城社区善治的大品牌,希望做得一年比一年好,也希望大家参与“创熟”,成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人。
  邻里故事
  热心楼长带头解决社区事务
  整洁的小区环境,有序的设备摆放,悠闲自得的居民……这里是桂城的桂华丽景小区。很难想象在四年前,这里曾出现管理真空、垃圾围城的景象。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困局因“楼长”的出现而有所改变。为破解小区物管真空的难题,桂华丽景小区一开始发展了26名楼长,分别管理36个单元,为居民提供服务,初步形成了“政府-社区居委会-楼长-小区志愿服务团队”的多层次社会治理格局。
  “以前物管我们都不知道,小区的事情也不知道,从来也不开会。有了楼长我们现在经常开会,最少两三个月就开一次会,把小区的情况跟大家通报一下。”热心楼长霞姨表示,楼长制成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善小区环境,环境变好了,住户都愿意下楼走走。“再加上,创建‘熟人社区’,可以让小区物业增值。”霞姨说,经过多年来的坚持,这已成为社区居民参与小区综合治理的普遍共识。
  7月1日,小区综合治理感恩石在桂华丽景小区正式揭幕。感恩石成为小区党建阵地的闪亮标志,同时也见证了桂华丽景小区的治理成果,承载着全体居民对自治的认同以及对党的感恩之情。
  街坊会帮助老人实现“电梯梦”
  经过三年的努力,如今住在桂城桂雅社区翠云苑小区旧楼的老人们兴奋不已,因为他们实现了安装电梯的愿望。实现这个愿望,离不开桂雅社区党委和翠云苑街坊会的付出和帮助。
  翠云苑小区建成于1997年,距今已有21年,有168户老人居住着。没有电梯成为居民生活的一大障碍,但深厚的邻里感情使他们一直留居翠云苑。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加装电梯难的问题,在缺乏成功先例的情况下,2015年桂雅社区成立街坊志愿互助会实行小区自治管理,并由街坊志愿互助会担任小区加装电梯咨询及工程监督工作。历时3年,翠云苑小区13栋楼全部加装了电梯。
  从0到13,由“无人支持”到“全体参与”,小区加装电梯的路并不简单。“我们先选定三座楼为试点,街坊志愿互助会以专业特长分工,从制定电梯加装方案,征求居民意见,召开协商会议达成共识,到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加装使用后的维护等,算起来开过的会议有超过百场。”翠云苑街坊会成员冯国富说,每户至少有一位退休老人,大多都是从10多岁开始一起工作,相识相知50载,如今小区自治管理成效显著,让他更加深爱这个家园。
  也是因为有了电梯,很多上了年纪的居民可以自如出入,一起坐在榕树头下聊天作乐,翠云苑加装电梯的案例已成为桂城街道创新小区治理的有效范本。翠云苑街坊志愿互助会的努力,让邻里街坊更有情,让协
  商共治更有效,让168户居民成为关爱、包容、协商、共进的大家庭。
  记者手记
  希望每一位桂城人都参与“创熟”
  传统社会由于“生于斯长于斯”,血缘和地缘合一,因此被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熟人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在有不少流动人口的小区,陌生的面孔不停变换,居民之间的联系纽带日渐松散且疏离,形成了“陌生人社会”。由此产生的社区治理课题成为如何破解?
  2011年,桂城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熟人社区”,旨在高楼中塑造街坊邻里情,探索“善治”之路。多年来,桂城以助人自助和适切服务的“创熟”手法,在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过程中,探索出具有桂城特色的“善治”之路,实现了“情系邻里,关爱善治”的愿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区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将更加坚定桂城继续深化“创熟”的决心与信心:坚持党建引领,增强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和动员力;协商共治,为居民搭建议事决事的平台;多元参与,让居民成为小区治理的主角。
  因此,希望每一位桂城人都参与到“创熟”中来,共同打造邻里情深、协商共治的现代“熟人社区”。愿现在撒下的每一颗关爱善治种子,在不久的将来收获一朵朵温情脉脉的社区之花,在桂城这片土地上散发清香。
  文/特约通讯员李冬冬 通讯员林锡楷 图/珠江时报记者谭兼之(除署名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新闻网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文教幼儿园收获喜悦 迎接寒假
文明花开满园春——西山街道开展“创文”系列活动小记
1-4月北京经济运行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谋划“双万”活动
云岩区威清社区联合辖区多部门开展禁毒主题宣传活动
南海邻里情深 协商共治构建和谐共融新都市
苏州市侨办为中日艺术家交流牵线
龙游警方查处一起破坏营商环境案件
随州市春播和小麦病虫害防治方式转型升级
博奥铝业: 新产品成业务板块主力军
多形式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开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宣传
青岛“菜篮子”市场货源充足品种丰富 部分蔬菜跌回1元
衡阳市2017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政府采购招标公告
市纪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组调研市新闻出版局工作
市委召开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
一图看懂四川省2018年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联合多部门开展“扫黑除恶”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红T恤、红旗袍刷屏了!深圳各中学考点红彤彤一片!
1-4月我市非住宅类商品房库存压力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