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领导、全市离退休干部: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市委、市政府谨向你们及亲属致以美好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
过去的一年,是大西安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市委、市政府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部署,落实省委“五新”战略,突出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天争当两天干,追赶超越抓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多项指标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7469.85亿元(增量超过1200亿元),同比增长7.7%(原口径增长8.5%)、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总量、增速均排第九。
1.财政指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4.5亿元,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税收收入448.99亿元,增长20.4%,较上年提高9.7个百分点,增速排副省级城市第一。同时,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800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一。
2.投资指标: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56.47亿元,增长12.9%,较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总量、增速均排名副省级城市第四。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120.22亿元,从上年的下降6.1%扭转为增长11.1%。
3.收入指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97元,增长8.5%。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22元,增长8.8%,增速排副省级城市第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36元,增长8.2%,增速排副省级城市第六。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33(农民收入为1),同比缩小0.02个百分点。
4.消费指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9.51亿元,增长10.5%,增速排副省级城市第三。
5.进出口指标: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545.41亿元,增长39.1%,较上年提高35.3个百分点,增速排副省级城市第二。其中,出口总值1552亿元,增长63.9%,较上年提高48.4个百分点,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一。
6.旅游指标:旅游接待1.8亿人次,增长20.52%。旅游收入1633亿元,增长34.56%,增速排副省级城市第六。同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186万人次,位居全国第八位。
7.市场主体指标:全市“五上”单位6614户,净增685户;累计在册市场主体101.59万户,新登记28.32万户,增长99.7%,呈现井喷式增长,成为第七个市场主体总量过百万的副省级城市。
8.金融指标:贷款余额1.7万亿元,排副省级城市第八;存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排副省级城市第七;新三板挂牌企业143家,排副省级城市第八;金融业增加值817.9亿元,排副省级城市第七。境内上市公司33家,排副省级城市第九。
9.招商引资: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年签约项目847个,投资规模达2.35万亿元,为历年最高。其中,涉及世界500强企业44家,新增投资过百亿元项目40个。全年实际引进内资2186亿元、利用外资53.07亿美元,分别增长34.1%、17.8%,在全国名列前茅。
成功举办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程序员节三场品牌活动,三星、海航、吉利、京东、阿里巴巴、华润等一批大项目签约落户。西安被评为“2017最受国际关注中国投资城市”。
10.招才引智:我们推出户籍、人才、创新创业“三个新政”招才引智,实施百万校友回归和五年留百万大学生计划,全年落户25.7万人、增长300%,引进各类人才20.8万名,人才净流入量居全国第四。
这一年,我们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生态西安品质西安建设取得新成效。5个中国之乡农产品原产地冠名权落户我市,14个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休闲农业全年接待游客2350万人次、综合收入24.1亿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生态宜居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铁腕治霾,用好“治霾十法”,落实“1+1+9”组合方案,全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分别减少1.2、0.7和1.4万吨,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特别是通过这个冬防期的攻坚战来看,我们感觉治污减霾抓与不抓不一样,大抓与小抓不一样,我们有信心抓好!这个采暖季与上个采暖季同期相比(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月24日与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1月24日相比):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4天、重度污染减少12天、严重污染减少11天;pm10污染降低19.7%,pm2.5污染同比降低27.3%。
坚持柔性治水、系统治水,工程治水、生态治水、技术治水、管理治水、社会治水“五策”并举,全年新增生态水面3088亩、湿地6077亩,顺利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昆明池一期、渼陂湖一期建成开放。西安实施河湖长制,建立“作战指挥部”整合治水力量的经验做法和阶段成效,得到水利部高度肯定。
坚持依法治山,抓制度落实、网格管理、集中整治、基础建设、氛围营造,乱搭建、乱采挖等“四乱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全国首个国家级植物园——秦岭国家植物园建成开放。
坚持合力治脏,开展“烟头革命”“厕所革命”,推行路长制、所长制,“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厕所有标准、城市有温情”成为城市新形象、新名片;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坚持立体增绿,深入开展“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推进“五路”两侧绿化,加强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增花添彩,新增城市绿地571万平方米、造林绿化4.27万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同时,我们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四改两拆”和城市亮化等行动,品质西安建设成效显著。
这一年,我们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增“西安记忆”等5座博物馆,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话剧《麻醉师》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影视精品获收视热潮。研学旅行“西安模式”成为全国亮点。“烟头不落地”“车让人”行动掀起城市文明新风尚,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举办第3届中法文化论坛“西安日”、第16届西安国际音乐节、第3届中国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2017西安电竞产业峰会、第2届全国道教文化艺术周等重大活动,大西安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这一年,我们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多。我们聚焦民生“九难”,绘制“民情大数据地图”,启动实施“十个一”民生工程,办成了一批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实事好事,切实把省、市党代会确立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民生改善上、群众福祉上。
突出抓好脱贫攻坚,5.4万贫困人口实现精准扶贫全覆盖。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于城镇,城乡收入差距有效缩小。把就业摆在优先位置,城镇新增就业15.4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实施“教育强市”战略,145所全市大学区优质学校与涉贫区县学校结对帮扶;启动新建中小学及幼儿园36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42.7%。
加快推进“健康西安”建设。全市共建成各类医联体37个。补偿参合患者1064.6万人次,补偿总额21亿元。新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11个、农村幸福院187个,新增养老床位6507张。
紧扣“一降一升”目标,深入推进平安西安建设。省委组织部和省考核办组织的民调测评中,我市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74.66%,上升8.56个百分点。省综治办组织的测评中,我市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3.46%,同比增长2.16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一名,知晓率上升5.45个百分点,公、检、法、司满意度分别同比上升了2.11、4.82、4.44、6.07个百分点,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获评“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全国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连续6年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这一年,我们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我们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决肃清魏民洲等流毒影响,净化政治生态,打造西安铁军队伍。
坚持每月围绕专项工作举办“擂台赛”,每两月围绕重点任务举行“汇报会”,每季度围绕发展、民生、生态、平安、党建“五张报表”开展“点评会”,每半年围绕重大主题召开“全委会”,市领导按分工牵头每月抓分管工作点评,常态化开展互看互比互学等“现场会”,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争先进位、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借力《长安新语》《电视问政》《每日聚焦》《党风政风热线》等平台弘扬正气、引领新风、强化监督。当好“五星级服务员”“店小二”已成为全市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过去的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多方面的,发生的变化是深层次的,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加快大西安追赶超越发展的信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更与广大老领导、老同志鼎力支持、广泛参与密不可分。在此,市委、市政府谨向你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我们衔接国家“三步走”战略安排,提出了新时代大西安“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大西安都市圈全面启动。
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好代表国家形象、引领“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步:到2050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全面建成引领“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努力跻身世界城市、国际文化名都行列。
日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要求加快构建大西安都市圈,明确了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再次标定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大西安大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2018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和建设大西安都市圈、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之年。市委、市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按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安排部署,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西安的实践,以优异成绩喜迎改革开放40周年。
我们将重点抓好“十个坚定不移”:
1.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2.坚定不移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3.坚定不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大西安大发展;
4.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创业,加快蓄积发展动能;
5.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6.坚定不移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彰显文化名城魅力;
7.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坚定不移建设幸福和谐西安,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9.坚定不移践行“两山”思想,打造美丽西安样板;
10.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安定团结局面。
市委、市政府殷切希望老干部、老同志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离休不离志、退岗不褪色,继续关心、支持、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大西安大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各项方针政策,让老干部在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持续推动我市老干部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衷心祝愿全市离退休老干部新年愉快、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中共西安市委 西安市人民政府
开福区马栏山社区成“敬老大本营”
始兴患病双胞胎获善款74万余元
平安产险莆田中心支公司:金融知识进万家,精准扶贫送温情
这个外卖“小哥”箱子里装着大电瓶
省人大来通调研环保工作
2018年新春致全市 离退休干部的慰问信
广州市齐齐哈尔市对口合作文化交流大幕开启
“12123处理违章不扣分”被刷屏了,交管局是这么说的……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主任会议
衢城将再添一条东西通道
江都区组织“轮椅上的老人”外出踏青 感受家乡变化
2018.10.27晚间天气预报
一手抓产业一手抓就业今年生态扶贫向深贫县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市长李建辉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时建议在莆设立两岸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先行区
公交16路将调整部分路线
“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深入实施“青年大学习” 行动报告会走进我市
驻鲁部分全国省人大代表来我市专题调研
吾悦广场冰雪节
什么情况? 南部商务区大海大厦的电梯一个月坏30余次
省水利厅调研我市水利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