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泸州市江阳区酒城大道附近一座居民楼内,一位穿着蓝色衬衣的老翁在沙发上看报纸,老伴伍思慈一见到记者,边笑边扯着嗓子喊:“又有人采访你来了!”
记者眼前的老翁名叫江永生,曾在莫桑比克从医20余年。回想起在莫桑比克的岁月,他言辞间充满怀念。
1991年8月,泸州医学院(现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针灸副教授江永生,被选为中国援助莫桑比克医疗队8队成员。
莫桑比克是非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他被分到的马普托市中心医院针灸室,条件也很糟。“当时正在内战,时常能听到枪响。”
要习惯枪声,也要适应文化差异。江永生记得,当他拿出一根长约几厘米的针治疗病人时,病人们吓得连连后退。1992年,他对52例脑血管后遗症病人治疗后,有21例病人丢掉拐杖。针灸逐渐被当地人接受,前来挂号的患者变多了。
3年后,江永生援非合同到期,他又被莫国防部聘为马普托军队总医院针灸医师和时任总统希萨诺的私人保健医师。就这样,江永生被挽留下来,一干20余年,治疗人次超过22万。
一次替时任总统希萨诺号脉,没等希萨诺自报症状,江永生娓娓道来:“您有头痛、失眠、腰痛和疲劳等病痛。”
希萨诺吃惊地说:“你怎么知道?”经江永生多次按摩、刮痧、拔火罐等治疗,希萨诺病情缓解。希萨诺称江永生为“值得信赖的朋友和兄弟”和“中国白求恩”。
2017年,江永生的老年性耳聋加剧。江永生深知,一个医生听不见患者的声音,意味着再难问诊。几番纠结下决定回国。
如今,虽已回到家乡,他仍牵挂着莫桑比克的患者。“我希望能在莫桑比克建中医学院。”江永生说,在莫桑比克期间,他曾担任该国孔子学院的高级顾问,教过当地学生针灸、按摩、拔火罐、刮痧等中医技术。但如果能建一座专门的中医学院,将更有利于在非洲传播中医文化。
江永生走后,更多的中国医生接过接力棒。近年来,四川积极参与国家对非医疗援助项目,截至目前,四川共向非洲派出55批669人的医疗队。
□本报记者魏冯
原标题:一位四川医生扎根莫桑比克20余载 总统称他为“中国白求恩”
“十个一”彰显养老服务体制改革石景山特色
天台“焊将”勇夺佳绩
济宁市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高风险信息 全天候监控
南通市老干部书画摄影作品展开展
四川医生扎根莫桑比克20余载 被称为“中国白求恩”
台风后一周树木倒塌危险加大?专家:有一定道理
持续加大投入全力保障改善民生——鸡西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邵阳市创业商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河南项城市反邪教警示教育进党校(图)
境内外游,要小心这些疾病
湟中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
省农业厅实地核查我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工作 杨杰东区长陪同
我市公安机关严打新型网络赌博违法犯罪
我市组织收看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督察山东省情况反馈会
发现前女友“快手”上做直播小伙将其掳上出租车勒索
罗智斌带队检查低温雨雪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桦川县委宣讲团为市监局党委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龙安区人社局开展基金风险监督检查
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