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新闻网讯 (南阳日报通讯员张 桀 特约记者张雅峥)6月4日上午,52岁的淅川居民杜瑞玲提着大包小包朝该县范蠡公园走去,“天气热了,我买了些蔬菜和水果,明天的饭菜让大家吃得更清爽!”
杜瑞玲是淅川爱心粥屋的创办人,她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目前经营一家香裱店谋生。“咱是贫寒家庭出身,父母都是环卫工人,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就想给他们办点儿事情!”说起舍粥的初衷,杜瑞玲言语朴素。今年是她舍粥的第四个年头。
创办爱心粥屋帮助弱势群体,是近年来河南省社会力量参与爱心事业的一个鲜活表现,杜瑞玲的粥屋也是如此。“我们每天早上6点开门,一天要接待230人左右,人最多的时候,大家吃饭都能排到公园口。”淅川县城区20余万人,爱心粥屋每运转一天都有着不小的压力。
接待的人多了,资金难题如何解决?据杜瑞玲介绍,微信红包是当下最有效的募资形式。打开杜瑞玲的手机,一个拥有330人名为“爱心粥日行一善”的微信群不时有匿名红包出现:妙音山人10元、伊人5元、荆堂主10元……“这样的微信群我们有两个,每天都有新成员加入。”杜瑞玲说,“群内提倡日行一善,大家每天1元、5元、10元不等为粥屋提供善款,有了这些善款,我们每月将近1万元的支出才能及时得到补充。”
如果说舍粥是粥屋的“本职”,杜瑞玲的爱心粥屋还有着额外的“治愈”力量。
来喝粥的环卫工不说脏话了,孤寡老人的愁眉舒展了,在外流浪的人回家了……心贴心地交流,肩并肩地劳动,杜瑞玲把最简单的关照做到了极致。
在微信群内,看到“荆堂主”发了10元红包,杜瑞玲脸上挂起了微笑。这位“荆堂主”曾是粥屋的志愿者,通过两年的耳濡目染,切身感受到了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感动。受到杜瑞玲的鼓励,“荆堂主”开办了新的爱心粥屋,将爱心传递。如今,淅川的爱心粥屋已增加到了三家,延伸到了乡镇。借助粥屋平台,志愿者组成了小团体,为敬老院老人买生活用品,为遭遇车祸的家庭捐款捐物……小爱心汇成大力量,在炎炎夏季,为淅川群众送出了一份份“爱”的清凉。
深圳旅游协会代表团来吉考察 朱新堂陪同
三亚涉旅企业代表考察景区旅游厕所建设
南阳市移民局召开全市移民后扶项目工作推进会
迎接国卫复审‖我市加强城区检查督导
前11个月开封交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52亿元
倾情来助困 爱心得传扬
枣庄市组织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实地考核
滨州临时叫停“限水体验” 称有瑕疵但出发点是好的
市第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我镇代表团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安乡城南小学:送教下乡活动 国学经典融入武术教学
国庆长假滨海9大景区接待游客49万人次
宣传消防安全助力平安出行
新春走基层
利州区“三强化”保障冬季交通安全
海口市供销社召开“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动员大会
安阳市开展污染防治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立即行动 严查深究 举一反三 全面整改
新疆:地膜回收率突破60%
芜湖首个老年消费教育基地建立
强化基层党建 发挥基层党组织力量
第65期鸡西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参加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电视电话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