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南京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家门口就有好学校


原题:弱校提升为强校 新校建成了名校
南京 家门口就有好学校
“感觉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提起两年前名校芳草园小学在家门口办新校区这事,江苏南京鼓楼区居民周女士这样感叹。周女士期盼和感慨的,正是近年南京教育部门努力的——让孩子们“家门口上好学”。简单六个字,背后工作异常艰巨:南京常住人口800多万,全市300多所小学,名校只有十几所。今年预计8万多名适龄儿童入学,比10年前将近翻一番!难题怎么解?就是做好“优质均衡”文章。
首先是教育布局均衡,“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南京老城学校密集,但不少规模小、设施不全。近年调整布局大做减法,合并薄弱校,壮大优质校,先后撤并111所中小学。
做减法是让家门口的学校做优,新城则做加法——将优质校建在家门口。南京鼓励老城区传统名校到新区办分校,输出师资、管理、教学及校园文化,为新区高起点办学提供保障。近年来,新城区由名校设立的各类分校已达52所。
优质资源的均衡是关键,让“名校带弱校”“强区帮弱区”。前者有兼并、托管、设分校等多种形式,近3年南京传统名校共兼并21所薄弱校、托管99所学校;后者是鼓励市中心的鼓楼、玄武两个教育强区的名校进行跨区合作,通过办分校、托管等形式让优质资源辐射,解决区域均衡。
不仅做学校文章,“生源”“师资”方面也求均衡。2017年秋季开学,南京所有初中实行“均衡分班”,取消差别化分班,每个学校对生源、师资、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所有信息对社会公示。
坚守“优质均衡”,南京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正呈现连续孵化效应:传统名校将群众家门口的一批弱校带成了强校、新校建成了名校,这些后起之秀也很快带动起新一批的弱校和新校,全市中小学呈现组团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据市教育局统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550多所,优质资源覆盖学校已达500余所,覆盖率达92%。
作者:申琳

“皮影”进校园“非遗”入童心
仪陇为开展城市山体保护立法建言献策
长沙供电公司2017年12月01日发布的计划检修停电预告
承德市举办《承德文产》杂志创刊座谈会
李鹏飞率队赴衡阳县众星村调研
人民日报:南京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家门口就有好学校
聊城至茌平公交双向线路今日开通试运营
沙田昨举办鸡嘴荔王争霸赛
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暨包头市落实中央、 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张院忠主持 研究部署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
环保局:常州市政协督查“263”专项行动工作
2016年感动无数人的黄素萍,你还记得吗?
我们昂首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 夯实党建工作
秦皇岛开发区12家企业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第四届雾山梯田稻香节开幕
李根田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时要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产经透视】嘉峰镇:“工业重镇”变身“服务业高地”
济宁市通过山东省消除疟疾省级考核预评估
任桥镇召开2018年度计划生育“三项制度”工作培训会
上思县召开2017年度脱贫摘帽迎检工作动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