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报网互动】今年春节,他们是这样度过的


本报邀请5位网友讲述自己的过年故事 
  假期总是很快就过去,今年春节,你是怎么过的?是与许久未见的亲人相聚,还是坚守在工作岗位?是在家过了个团圆年,还是外出旅游品味异地风俗?
  今天,本报特邀请5位网友讲述自己的过年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过年的感动和喜悦。
  第一份新年礼物---- 一张票根 
    讲述人:网友@萧雪寂静
    个人名片:文艺女青年,“北漂儿”一枚
离开家乡到北京读书、工作已有十年。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掩藏了恋家的情绪,但在外的光鲜亮丽还是掩不住那一缕乡愁——游子难以排解的情绪,逢年过节便涌起的惆怅滋味。
  带着这份情绪,腊月二十九,结束了工作的我,终于能踏上归乡的旅程。
  山之西,多崎岖,北京往返晋城的火车只有一趟。一如既往没能抢到直达票,只好依旧从郑州迂回。“闺女,今年开通郑州到晋城的城际公交车,你看看你能不能坐上那车回来。” 看着老爹发来的微信,我还在想是不是又看了什么朋友圈里的“谣传”。 然而家乡的发小也告诉我,“坐城际公交吧,春节咱都免费,惠民政策。” 晕晕然领到票,拎着行李上了车,我还不敢相信有这好事儿。
  晋豫两省联动,合作发展,家乡真是大有前途。忍不住拍了一张票根的图片传到网上“感谢第一份新年礼物”。
  听着音乐坐上返乡的大巴,摸摸怀里的背包。里面有给妈妈的抗皱晚霜,有爸爸喜欢的茶叶。最新款的刮胡刀给弟弟,去香港出差带回的化妆品给弟妹。还有给我刚满周岁的小侄子的“大红包”。
  汽车在飞快奔驰,我在慢慢数着穿山隧道,数过十多个后,我终于回到了有着香喷喷炸带鱼、甜滋滋枣花馍、热乎乎肉丸汤的、暖乎乎的家。
  大年初一,我值班
  讲述人:网友@电力李彪
  个人名片:兢兢业业的变电运维员
作为一名变电运维员,大年初一我值班。
  “今儿的夜班真是静啊,街上的彩灯都开了,跟花儿似的,可是看灯的人不太多。”王师傅站在值班室的窗前望着外面的彩灯跟我说。正说着,调度电话的铃声打断了我们的对话,我知道要有任务了。果不其然,香山变电站出现异常告警,需要到站检查。
  街上张灯结彩,红红火火,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高速路上车如流水,都是赶着回家过年的人们。和归心似箭的人们相比,我们也是心急如焚——一心想着如何尽快赶到现场,尽快解决问题。到站后迅速检查:2号主变保护1装置链路异常告警灯亮。142智能终端1装置电流采集灯不亮,采集异常告警灯亮,重启后恢复正常。
  从工区出来,看着“繁花似锦”的彩灯,职业神圣感瞬间提升,这些绚丽夺目的灯光里,都包含着我们电力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虽然我们的岗位不同、工种不同,但都是在做着同一件事——保证全市人民日夜都能用上放心电、温馨电。这个目的说起来简单,但却是靠无数个供电一线员工兢兢业业换来的。
  行走在路上的一家三口
  讲述人:网友@瑜
  个人名片:带着儿子看世界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很多人都奔走在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事务中,虽然一直在家庭和事业中努力做着平衡,但心底深处仍会觉得对家人有所亏欠。我是名医生,工作特别忙,平时陪儿子也少,经常需要加班,这个春节假期也是争取来的。我家儿子今年夏天就要上小学了,为了让孩子上小学之前能多出去逛逛,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在成都过了个年。
  初二驾车开往西安,乘坐西成高铁一路向南到达成都,一路上最兴奋的是儿子,去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看了海狮海豚表演,还去了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看到了可爱的熊猫,看了布偶戏、手影戏、皮影戏,最开心的是吃到了地道的成都美食。初六回来的路上,儿子还一直嚷着,以后还要到成都玩儿。
  旅游过年,到处人山人海,还一时不慎丢了手机,但我们感受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年味儿”,值!
  过年就是一家人团聚
  讲述人:网友@小葵
  个人名片:颜美腿长的“晋城媳妇儿”
  今年春节是一个对我们全家都意义非凡的春节,因为我家添了一个小宝宝。
  我和老公都在外地工作,孩子还小,但我和老公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今年一家三口回晋城过年。除夕那天,老公开车带我和宝宝回到了晋城。一进门,婆婆就过来对我嘘寒问暖,问路上累不累,让我赶紧休息,她去准备年夜饭。
  本来我们是想到饭店吃顿年夜饭,可婆婆不同意,一是说怕我们花钱太多,二是说在外面没有家的那种年味。年三十那天下午我们回到家时,看到婆婆已经包好了我爱吃的饺子,还早早准备好了凉菜,一大堆菜也已经洗好、切好,等着我们回来就炒呢,我们回去后还不让插手,非要我们坐下休息。其实婆婆身体也不好,我们怕她累着,但看到我们能在家里过年,她说这是一种“快乐的累”!让我再次感悟到老人希望我们常回家看看的心情和对儿孙的恩情。
  接下来几天就是串亲戚,带着孩子这家坐坐那家聊聊,大年初五临走前,婆婆把年货装满了后备厢,她站在小区门口一直看着,直到汽车转弯不见。
  最好的问候就是陪伴,明年春节,我们还会回来过年。
  每逢佳节胖三斤
  讲述人:网友@絮无泪
  个人名片:一个天天说自己胖的瘦子
  “每逢佳节胖三斤”,这个万年不变魔咒始终缠绕着我。
  春节前,姥姥早早地就张罗起过年的吃食了,发面、备蒸笼、架油锅,枣糕、红白果、天鹅蛋、油条、白沙琪玛……各种美味出炉了,一看这架势,我就知道,这个春节,注定又要长胖的。可是不吃饱,又怎么有力气减肥呢!
  烤过的枣糕,外酥里软,还有着淡淡的甜味;刚炸出来的白果最好吃,红果则放凉了好吃;炸好的油条,趁热切片,用土豆丝一炒,喷香袭来;蒸好的天鹅蛋,淋上蜂蜜,那滋味别提了;炸好的面条,混上开心果、葡萄干、杏仁,浇上糖汁,整形、压模、切块,一块块菱形沙琪玛,酥脆甜腻,是我的最爱。每年姥姥都会多做些沙琪玛,单独装一小箱子给我。抱着箱子回家的时候,心里都是甜腻腻的。
  除了姥姥做的,超市购年货也是必不可少的。薯片、虾条、果冻、坚果、巧克力、棒棒糖、饮料、果汁等,这些是我和弟弟买的;肉馅、排骨、鸡翅、牛肉、羊排等,这些是妈妈买的。瞬间,冰箱被塞满了。每年这时,妈妈都会感慨:“该换个大冰箱了!”
  春节这几天,每天去哪儿吃啥,也是早就在心里计划好的,排得满满的,不容自己错过一点点美味。于是,这个春节,我又胖了三斤。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韶城绿道乱象多 市民呼吁盼整治
这事解决了!轴承一路今日装上限高架
我市举行援派干部人才新春座谈会
" 老赖 " 开宝马却不还款 儿子满月酒席上法官突然出现
【晋城报网互动】今年春节,他们是这样度过的
义东沟幼儿园:心怀感恩 与爱同行
泗阳县领导3月6日工作计划
苏州市检验检测业务技能竞赛开赛
方利旭率汕头党政代表团赴黑龙江鹤岗开展对口合作交流
普天社区召开“探寻阳明文化”专题学习会
娄底城管举行全市城管系统公文办理及信息工作培训班
永州下半年市直企业事业单位引进人才集中面试
突出重点落实责任 织密安全生产管理网
广水一医院参加国家“蓝色县域”试点项目
市社保局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宣传活动
昭化区三措施加快提升农业生态化水平
【朝阳区】市食药监局局长唐若迪到朝阳区督查指导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通道:留守妇女农业生产主力军
高新区公安分局深入贯彻落全区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顿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