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蚂蚁金服展台,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提示您安全风险。殷立勤 摄
大学生:海量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群众:重要设施数据关键敏感
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保护意识更加全面
网络安全,可谓是近年来民众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法制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不少市民看来,网络安全不仅是个人信息的安全,还涉及到社会及国家的网络安全;不仅是数据安全,还包括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安全;不仅是网络系统的安全,还包括内容的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日趋严谨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已经非常透明,只要你使用互联网的服务,无论是聊天搜索还是看视频、阅读,实际上是把自己产生的数据交给互联网公司。”在北京某互联网金融公司上班的李航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李航说,这种体会来自社会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评价——“这个行业长期以来被视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之一”。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的普及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突破,后者同时也带来技术漏洞、信息泄露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个人信息依赖性极强,但目前我国征信体制不健全,互联网金融平台核实客户信息缺乏有效渠道,有的确认方式比较原始,有的不得不通过线下方式确认,不利于发挥效率优势。”对于行业内部的问题,李航说得很直白。不过,他也认为,近年来,尤其是网络安全法出台后,行业内部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更加重视。
“在获得数据后,如何让数据形成关联,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形成经济价值、提升社会效益,这是互联网企业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极大挑战。”李航说。
对此,李航向记者介绍了一些具体做法:在人员管理上,能够接触到大量用户敏感信息的员工,在入职前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背景调查,并签署相关保密协议。即便被调离岗位或终止劳动合同,个人信息处理岗位上的相关人员也会被要求继续履行保密义务。
“目前,在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数据会按照敏感信息和非敏感信息进行分类和存储。其中,个人财产信息属于机密数据,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个人身份信息、网络身份标识信息等为保密数据。而系统日志、业务日志等内部数据也在敏感信息范畴内。”李航向记者介绍说,如需提取这些敏感数据,业务部门需要进行安全备案,同时还有数量限制和时间控制,“比如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查询三条”。
发帖留言也关乎网络安全
去年4月,《法制日报》记者曾就网络安全意识做过调查。当时,90%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安全就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仅有10%的受访者注意到,网络安全还涉及打击网络犯罪,还涉及核心数据安全,还涉及基础设施的安全。
某高校大学生林峰就曾是90%受访者之一。如今,他对记者说,经过一年的学习,他认识到,网络安全不仅是个人信息保护,还要注意不能在网上发表不实言论,以免产生恶意舆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
高新区公安分局深入贯彻落全区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顿工作会议精神
市公路客运站情满旅途74008人平安到家
四男子“唱双簧”销酒买酒 诈骗平江19户商铺后终落法网
两孩子落水父母下水营救 父亲溺水身亡
资管新规落地后更透明多元 市民迎来理财大时代
网络安全保护意识更加全面 关键设施安全不容忽视
古塔社区|树枝低垂路人慌 “格格”出面解急难(图)
市旅游局:淅川出土文物“云纹铜禁”亮相央视《国家宝藏》
黄山“扫码入园”值得推广
应急疏散演练 增强防灾意识
房地产税法拟5年内提请审议
筑民生平台春运返乡便捷购票活动结束
蓟州区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三十载潜心文史研究 张华松:济南历史的活字典
临沭县店头镇开展沿河集中整治为河道“清肠”
我市将向高校招录18名选调生
蓟州区打造“互联网+农机”服务新模式
鼎城区表彰14名善德医生
1月13日将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全力助推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