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之一就是要将城市中的雨水留下、用好,让城市变得更加生态、宜居。我市在 “海绵城市”建设中,铺就透水、蓄水兼顾的便民之路,一直是海绵城市建设者追求的目标之一。
行走在全长1407米的万嘉路上,整齐划一、红黄相间的透水路砖让人不禁步履轻快。据了解,万嘉路连接着祺福大街与惠宁大街,道路两侧分布着颐秀园、颐景园、左岸蓝郡等多个小区,是我市一个典型的居民聚集区,也是周边小区居民出行的一条重要道路。经“海绵化”改造,现在万嘉路两侧人行道全部为透水铺装,透水材料的使用使雨水可以自然的渗透、存储,整条道路不仅会“呼吸”、能“喝水”,景观效果还得到了明显提升。“海绵城市”建设让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相辅相成从中可见一斑。
以往的城市建设使用了大量的硬化路面,绿化带“层峦叠嶂”,一到下雨天,只能依靠地下管网系统进行“强排”。随着城市发展,原来发达的管网“神经”已经变成了“毛细血管”,城市在雨季一不留神就成了“脑血栓患者”。海绵改造就是针对上述“症状”,利用管网分流、绿地改造、透水铺装等手段,扩大城市对雨水的容纳和利用能力,同时对相应的老旧设施进行更新换代,提升城市景观效果。
“海绵化”后的城市道路,建设有渗水绿化带,对路缘石进行了开口式设计,多种海绵化措施同步进行。“海绵化”后的道路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了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我家在苏各庄这块住,每天晚上我都会出来遛遛弯儿。以前雨后,人行道上总会有积水,海绵改造后,道砖挺好看,下雨还一点儿也不汪水……”张先生对我市“海绵化”带来的生活改变有着切身感受。和张先生一样,我市广大市民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最终的受益者,同样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他们亲眼见证着自己所生活的小区,熟悉的街道正在发生着的喜人变化。
目前,市华控公司一直在加班加点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年前收尾工作,重点是将沟槽回填,围挡拆除,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同时保障市民出行。
“当道路海绵化改造完成后,地面雨水径流大量减少,管网通过能力大大增强,试点区范围内将形成连片效应,等于生长出一套更为强大的城市雨水消纳‘神经网’,这对于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均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主任科员李扬说,届时,一旦遇到强降雨,“海绵化”后的城市道路就成为了像海绵一样迅速吸水的“海绵体”,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周边居民的出行环境、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
“你是我的眼”感动邻里 社区破旧盲道修好了
夹江县召开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
搭建“一格一站一居” 焕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市区融合,编织一张立体交通大网
仁和集学校承办南片校区“初中道德与法治网络培训会”
“海绵化”的道路会“呼吸”能“喝水”
全市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054处 比去年同期减少24.6%
稀土高新区审计局“三项举措”强化作风建设
驰而不息纠“四风” 持之以恒强作风 ——访涿州市行政审批局局长侯雷
大埔县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协商会议
富阳区“三个精准”助力低收入困难群体增收
启用新模式 执法动真格 南阳市中心城区治超实现常态化
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 我市通过“社保e缴费”参保缴费笔数突破10万笔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提升项目建设质量
仁爱医院首期孕妈秀活动开幕 系列活动玩场多优惠大
陵城区:开展“暖冬关爱行动”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巡查大洋河防汛险区
今夜或迎雨夹雪,明起转晴升温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新亮点——袁隆平团队要来黄河北种大米
跑出赶超发展“加速度”——代表委员热议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