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交通建设“大通道”助力“大花园”

  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
记者 周星宇 通讯员 祝建伟
  最近一段时间,一则《衢州新开航线,3月27日起可直飞青岛、昆明》的消息在衢州人的朋友圈里疯狂转发,在公路、高铁一次次刷新衢州人对于大交通圈无限想象的时候,航空又一次惊羡了人们的目光,为衢州的美丽“大花园“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交通运输,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而擅长“跳出交通抓交通”的衢州交通运输系统,这几年一直通过建设广覆盖、深通达的美丽交通,丰富高铁游、自驾游、航空游等旅游产品,有效带动衢州全域旅游发展,并在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实践中先行先导,不断开创现代交通发展新局面,实现由“瓶颈制约”向“总体适应”跨越。
  衢州市是浙皖闽赣四省边际中心、长三角地区连接内陆地区的连接轴和纵深通道,区域面积8844平方公里,现有公路总里程达8403公里,人均路网密度全省前列。在助力“大花园”全力构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的进程中,衢州交通运输系统以全域通达、全域提升、全域惠民三大工程为抓手,打造畅通路、生态路、致富路,使公路沿线成为山海连接的大通道、产业布局的大平台、休闲旅游的大走廊、绿色发展的新高地。
  而今,打开衢州的大交通脉络图,你会清晰地看到,四通八达的高速网,纵横交错的高铁网,美丽如画的农村路以及越飞越远的大航线,在衢州人“大花园”建设以及全域旅游浪潮扑面而来之时,作为“大通道”的交通网络,已经提前张开双臂,拥抱属于幸福衢州的美好未来。
跳出交通干交通、立足全局谋发展,衢州要发展,必须“通出去”,建设大通道,既是时代所需,亦是民心所向。近年来,衢州市将交通作为参与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浙江省“一体两翼”战略实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的基础和先导,把全域旅游理念融入到综合交通规划中,积极推动美丽交通建设,海陆空齐发力,建设大通道、促进大发展。
  年度热词之一
  高铁穿衢
  2017年的衢州,打了一场完美的“高铁战役”,联结内外、辐射周边、打开通道,实现便捷“快进”入衢。浙赣电气化铁路和沪昆高铁穿境而过,九景衢铁路建成通车,衢宁铁路已动工建设,衢州作为我国东部铁路网的重要枢纽地位逐渐显现。
  目前,衢州、江山、龙游站停靠高铁列车200余趟,其中始发列车已达15列。此外,全市谋划推进建衢城际铁路、衢丽铁路、义金衢上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在不久的将来,“五路总头,四省通衢”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年度热词之二
  航运复兴
  2017年12月,历时多年的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航运开发工程顺利收尾,这意味着断航三十多年的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将重焕生机,具备通航能力。
  钱塘江上游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始于2003年,2011年正式开工,历经14载,终于全线贯通。它是浙江省内第一个航电一体开发项目,也是衢州交通人承担建设管理任务的第一个涉水的交通综合项目。衢江航运的贯通,是钱塘江水运复兴的起点,也是浙江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2017年,衢州港龙游港区正式启动建设,衢江港区也将于今年正式开工。港区建成后,衢州的交通格局将进一步放大,真正实现“通江达海”,打通“海陆空”交通运输大通道。
  年度热词之三
  陆空纵横
  在对外“大通道”交通建设方面,衢州一直不遗余力。杭金衢、龙丽温、杭新景、黄衢南等4条高速公路,在衢州境内形成“两纵两横”的“井”字型高速公路网,境内还有205、320国道以及六条省道。打造了黄衢南高速、杭新景高速、205国道、315省道等一批品质工程。其中,衢南高速公路在2016年荣获公路建设最高质量奖——“李春奖”。目前,全市累计有12条(段)交通干线、通景公路被相关部门命名为省、市最美公路。
  衢州民航已开通至北京、深圳、厦门等地的航线,3月底还将开通至青岛、昆明等航线,年保障航班近2000架次。市交通运输系统联合旅游、民航部门赴北京、深圳、厦门等城市开展旅游推介活动,推出旅游及航班优惠措施,2017年衢州民航航班客流量创历史新高,超过20余万人次。想去热门旅游城市,在家门口就可以直飞,衢州人“飞起来”的梦想真正照进现实。
近年来,衢州市秉承美丽经济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交通设施配套,注重美丽交通+自然环境、美丽交通+群众生活、美丽交通+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推动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化衔接、零距离换乘”,有效打破了旅游交通瓶颈,拉开了全域旅游大骨架,形成了“路、景、产、镇”相融合的美丽交通走廊,公路沿线旅游经济产生新的增长点,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
  年度热词之四
  内环外绕
  与“大通道”联结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有所不同,城市本身的大交通体系,对于疏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通行效率,有着更为实际的意义。2017年,衢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服务城市发展、打造内环外绕”,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双环回字形的多层城市环线正在形成。
  同时,积极加快建设城市绿道网,形成“一环八连六放射”和城区“八环十景十二品”的整体空间结构系统,带动了衢州市美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衢州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年度热词之五
  交通枢纽
  一方面,衢州市交通运输系统积极打造综合客运枢纽。加快衢州综合客运枢纽、衢州东站、龙游客运枢纽、江山客运枢纽等7个客运枢纽站建设。一级客运站衢州市综合客运枢纽2017年年初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将于2019年中建成投入使用。衢州汽车东站已基本建成,将于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为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做到“西站通西站、高端到高端、枢纽接枢纽”,衢州交通人正积极开展高铁衢州西站综合客运枢纽前期工作,确保和杭衢高铁同步建成,将实现杭衢高铁两地点对点直达,实现“同城效应”。
  另一方面,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推动设立以“市一级旅游集散中心,龙游、开化、江山二级集散中心,各县(市、区)重点景区三级集散中心”为主体的“1+3+n”三级集散中心体系,加强集散中心与主要景区景点的联系。目前,龙游县旅游集散中心已投入使用。
  年度热词之六
  交通配套
  2017年,衢州市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深入开展治堵工作,市本级购置清洁能源公交车367辆,投放公共自行车8000多辆,建成6个公交首末站和1个回转场,设置公交双向专用道31.62公里,百姓出行更加便利和舒适。
  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衢州市交通运输系统主动强化通景交通服务。研究开通“旅游直通车”,努力实现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与临近区(市、县)、机场和高铁站等交通枢纽的无缝接驳。创新游客出行模式,江山启动运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系统,建成投运网点70个,投入新能源汽车200辆,实现全市景区、酒店等区域的全覆盖。
  同时,不断完善旅游交通配套。开展游客公共交通服务标志牌专项工程,重点规范完善与高铁站、高速公路、国道、入城口、旅游景区和公共活动场所的旅游标识引导服务功能。加大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力度。
  年度热词之七
  节点提升
  近几年,衢州市交通运输系统注重重大交通节点的改造提升与景观建设。2016年,我市项目化推进黄衢南高速廿里连接线出口、320国道与东迹大道交叉口、320国道与宾港路交叉口、320国道与石华线交叉口、320国道双港大桥(东)交叉口、物流大道与衢化路交叉口、黄家立交、锦西大道与双叶线交叉口等市区八个重大交通节点建设已经全部完成。2017年又重点围绕市区以及各县(市、区)入城窗口,全力做好节点示范项目打造提升工作。
近年来,衢州市交通运输系统一直把“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理念贯穿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综合交通规划与全市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规划等都作了有效衔接,对沿线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产业发展都作了统筹考虑,一条交通线,就是一条风景风情带、一条产业创新线、一条生态富民线。
  年度热词之八
  四好农村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衢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始终把“四好农村路”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常抓不懈。五年来,全市新改建农村联网公路470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44个、港湾式停靠站1374个,全市建制村公路通村率和客车通村率均达到100%。
  注重打造干支联网的交通体系,先后投入资金4.4亿元,建成农村联网公路647.5公里,全面打通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行政村与重要节点之间,县、乡、村道与国省干线之间的道路。全市农村公路已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两大层次实现相互衔接。县道优良路率75.7%,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的比例达到85%以上。为打造美丽经济走廊奠定了坚实的路网基础。
  年度热词之九
  美丽沿江公路
  2017年,衢州市将全省打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和衢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水利防洪设施,按照农村公路的设计标准,举全市之力打造“y”型美丽沿江公路。
  这条公路全长162公里,连接了衢州所辖6个县(市、区),沿线29个乡镇, 3个省级特色小镇(龙游红木小镇、常山赏石小镇、开化根缘小镇)、4个航运梯级枢纽和8个3a级以上景区,是贯通全市的大动脉、风光带。沿江公路配套打造了162公里车行公路、161公里慢行绿道以及景观系统、配套服务系统、智慧系统等五大功能,沿途重要节点和关键区域将建设公路服务点、自行车租赁点、观光驿站、音乐公路等,形成了统一的交通生态体系。
  年度热词之十
  美丽走廓
  2017年,衢州市交通运输系统进一步完善《衢州市通景公路规划》,重点推进石梁至七里、清漾至江郎山、钱江源至古田山等通景公路项目建设,增强通景公路的通达性和舒适性。充分挖掘钱江源沿江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以美丽沿江公路连接全市29个乡镇、3个省级特色小镇、4个航运梯级枢纽、8个3a级以上景区。
  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美丽是前提,交通是基础,经济是目的,衢州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如柯城区对11.4公里的沟溪乡至五十都公路全线进行绿化、美化、洁化及综合整治,并与余东村农民画产业相结合,带动了沿线农家乐、旅游业发展,年文化产值突破400万元,助农人均增收3000多元。江山市驰骋物流旗下品牌“左邻右舍”“亲如一家”便利店承担农特产品、快件收发等服务,门店数量达到2500多家,门店网络覆盖浙闽赣三省广大农村。目前,全市城乡物流集结模式在全市各乡镇物流集散点、行政村共建立网点1324个,年均物流产值4.47亿元。
塔底船闸已具备通航条件
黄衢南高速穿山而过
雄伟壮阔的渊底枢纽

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推进交通环保工作
磁县规划局召开观澜城项目规划方案专家评审会
省政府考评组肯定我市依法行政工作
中老年人可免费报名参加计算机培训活动
部分居民反映家里暖气不暖热电厂:近期气温超出采暖温度设计下限,已满负荷供热
衢州交通建设“大通道”助力“大花园”
三年换了三张“皮”,杭州这家“著名”的店又摊上事了!
彭泽国税开展“爱心圆梦微心愿”活动
芦山县政府副县长陈菊丽到太平镇调研指导“五个一”工作
假日期间 苏州违法犯罪类警情下降8.5%
连城公安对校车开展全面安全检查
省下达巴中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补助868.16万元
寻访襄樊战役足迹 接受红色革命教育
镇领导赴惠来县溪西镇开展扶贫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传达学习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
余姚大隐石匠金星乔的雕刻人生:哪个石匠身上没有几道疤
越城区总工会开展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
定远林安然:用责任和担当引领脱贫路
猕猴桃丰收 种植户增收
随州市公安局将开展“智慧平安小区”试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