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打造就业“红娘”队伍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翔安区举办各种招聘活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充分就业创业。(资料图)
  翔安区举办“精准就业帮扶”平台业务操作培训。
  (文/厦门日报 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王伟聪 余庆东 图/通讯员 朱毅力)组建就业“红娘”队伍,将贫困家庭、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工作对象建档立卡,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尽快实现就业。
  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时稳定就业,翔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翔安区人社局”)近期将推出新“动作”,将所有未就业毕业生纳入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对就业困难的人员,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
  从完善提升民生十五条到挖掘就业岗位,从拓宽就业渠道到加大创业扶持,从推进民生保障机制建设到精准组织实施就业帮扶……去年以来,翔安区全力推进就业领域精准帮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进展。
  平台+数据 精准摸清底数
  今年以来,翔安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134人。针对这些人员,翔安区人社局将组建一支专业的就业“红娘”队伍,不仅按照毕业生户籍归属整理下发至各镇街进行调查,每月进行回访、每月报送数据报表,并定期指导基层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做好就业帮扶,建立台账,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针对性服务,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帮助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为了推进精准就业帮扶工作有序开展,翔安区出台了《翔安区精准就业帮扶工作方案》。记者昨日从翔安区人社局了解到,他们依托厦门市人力资源数据平台,通过与工商、民政、教育等多部门数据共享、比对,走访入户,对全区16-60岁劳动力人口进行精准划分、分析,全面准确掌握全区人力资源现状,建立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精准帮扶机制,创新“112”模式,即对就业困难群体至少进行一次上门走访调查、一次培训推荐、二次就业推荐。截至目前,全区劳动年龄内就业困难人员14650人。
  线上+线下 精准帮扶对接
  在全方位掌握全区人力资源现状基础上,翔安区人社局还为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渔民等三类就业困难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入户走访调查,采集分析就业意向、培训意向、创业意向等信息。“线上”平台对就业困难人员求职意向与全市企业招聘岗位进行自动匹配,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及时将合适岗位推荐给失业人员;“线下”则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困难援助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92580就业我帮您”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为就业困难人员搭建求职平台。
  截至目前,劳动年龄内就业困难人员14650人,已实现就业13785人,占比94.1%;其中,正规就业6621人,占比48%;灵活就业2922人,占比21.2%;自主创业1152人,占比8.4%;自主就业3090人,占比22.4%。
  政策+渠道 精准稳岗就业
  2017年以来,翔安区为9家企业751人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性补贴610万元;为234家企业1555人发放就业困难社保补贴904万元;为67家企业227人发放招用应届毕业生77万元;为406家企业406人发放创业场地补贴308万元,为8040人次发放农渔民从事家庭式手加工补贴1027万元。
  根据就业创业的新形势,翔安区进一步完善优化提升《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政策精准度,不仅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企业人才引进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还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用工奖励、小额贷款贴息、创业补助、高校毕业生扶持等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促进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充分就业创业。
  同时,翔安区还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通过“文明城市”“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创建活动,大力开发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大龄退养渔民。优化“国企+手工业者+农渔民”模式,由国企负责引进并运营来料手加工业,将各类手加工项目引进到被征地和退养社区,引导农渔民就近就业。

2018年4月9日市教育局上线反馈
泸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岗) 拟名单出炉!
市交通运输执法局召开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中信重工入选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名单
《极限挑战》收官之夜“寻找张艺兴” “极挑团””秘境”大探险
翔安区打造就业“红娘”队伍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乐山移动图书馆升级啦 海量阅读资源等你体验
随州市督查“厕所革命”推进成效
当代“愚公”花费36年 在悬崖峭壁凿出9.4公里水渠
感恩金秋
文明城市惠民兑现民生承诺
秀屿区:组织干部赴清华培训
鞍山高二体育测试临近 药店葡萄糖热销
我市举办2018黄河口“和·美”妇女文化汇活动
王新伟:把握转型升级主线促新旧动能转换
温暖,在日见不觉的感人瞬间
西湖 灵山脚下,“网红”巧克力小镇这样建!
我市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初见成效
将扫黑除恶相关知识编排成节目到居民小区巡演
引进科普资源培养校园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