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赵香 张琥)新晋全国文明城市宿迁最近引发多方关注。
别人至少花6年以上才能办成的事,宿迁只用了3年,而且还是以全国第一名的身份载誉而归。
宿迁创文奇迹吸引诸多媒体。市委书记魏国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无保留地解密宿迁创文秘籍: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标尺,让广大人民在创建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短短一句话,3个“人民”,道出了宿迁深度践行“以民为本”的创文遵循。自2015年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号角以来,宿迁就明确提出了“以创建推动发展,以创建改善民生,以创建促进和谐,以创建提升形象”的理念,树起了鲜明的创建导向。
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政府的工作方向。创建期间,宿迁市委、市政府聚焦“医教水住行”等重点领域,每年排定100多项文明创建办实事项目,推动民生保障转型升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努力让老百姓“得实惠、可感受、更满意”。
据统计,创建三年来,宿迁新(改)建港湾式公交站台420个,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20辆,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279个,投放公共自行车6350辆,新建改造停车场24个、标准化菜场17个、特色餐饮街区6个。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既是文明创建的创成基础,也是创建难点。宿迁市委、市政府从较为薄弱的居住环境和物业管理入手,加大管理、整治、提升力度,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提升、居民小区“四新一亮”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293个小区停车难、绿化破损、灯不亮、楼道不整洁、私搭乱建等问题;彻底改变了161条背街小巷路难走、垃圾多、污水流的现状。在加大力度推进重大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小菜场、小公厕这样的民生实事上下功夫,从事关千家万户、涉及群众日常生活入手,统筹规划建设便民利民设施,让群众在细微之处感受政府的温馨。
城市之美,美在文明,美在细节。随着创建的普及深化,随着广大群众对创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宿迁逐渐在细节上下足功夫,把创建的触角延伸到市民日常生活的各领域、全过程,提高城市品质:
停车位画框加箭头,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公交车站加栅栏,规范市民排队等车;农贸市场倾斜的U型槽,市民买菜时一目了然;公共厕所的感应灯,节约能源也避免弄脏墙壁;广场舞音箱最大音量80分贝,保障了跳舞者的需求,又不影响其他人的休息;路口遮阳篷,让市民等红灯时能心平气和;公园座椅全部用上一层木板,让游客坐得更舒服……如今的宿迁城区,一个个温暖人心的细节打造,随处可见,构成了别具宿迁特色的城市文明,也让整座城市充满了“人情味”。
民情民意是最珍贵、最持久的执政资源。在创建过程中,宿迁不断拓展公众诉求渠道,最广泛地倾听群众呼声,最大限度吸纳群众意见,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项目建设的过程,成为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
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挂钩一个社区,市委书记魏国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天琦更是多次实地暗访;通过“全媒体政民互动”、“鼎鼎有民”、“宿迁12345”问政论坛等网络平台,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同时,坚持事前公示方案、征求意见,事中邀请代表、接受监督,事后组织评估、综合评价,让公众参与决策。比如,在制定《宿迁文明20条》期间,网上征集了1万余条市民建议;在制定《市区养犬管理办法》时,先后征集300多位市民代表的意见,收集修改意见和建议71条;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邀请群众对改造进行全程监督并予以评分……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也为创文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宿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还是一个向“硬骨头”开刀的过程。
老宿迁人对穿城而过的马陵河一直有着特别的感情。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昔日流水潺潺的马陵河,逐渐变成了一条“龙须沟”。历史上,宿迁对马陵河进行过7次整治,均未实现长效治理。一条马陵河,在群众与政府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倾听群众呼声,创文期间,市委、市政府再次启动马陵河改造工程,对马陵河实施“改头换面”式改造,先后斥资7亿余元,累计铺设污水主干管8.6公里,补建和改造雨污水支管13.3公里,新建、改造2座污水提升泵站,将马陵河改造成一条绿色生态的亲水通道,群众与政府间的屏障也随之消失。
三年来,只要是群众期盼的,无论多么难啃的“硬骨头”,市委、市政府都千方百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不看好变成叫好。除了大力开展以马陵河改造为代表的碧水工程,我市还以创文为抓手,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实施蓝天工程、植绿护绿工程,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三大生态系统,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宿迁创文的成功实践,是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带着感情和责任,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短评】 以人民为中心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中央关于民生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交出了一份份辉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答卷。
回顾宿迁三年来的创建历程,“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始终的工作理念。正是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我们才能遵循为民创建、创建为民;正是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我们才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也正是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我们才能实现暖了民心、顺了民意。
是的,今天的宿迁,“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让人民满意的一个个丰硕的创建成果。三年来,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轨道,我们紧抓难点,为百姓提供全方位服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城市“硬件”配套和“软件”升级统筹兼顾,给人民群众带来更高的生活品质。正如市委书记魏国强指出的那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单纯为了这块“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让人民满意,给广大市民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
发展无止境,惠民不停步。
在今后,我们要继续巩固创建成果,坚持把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的实事,在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迁的道路上,用一个个发展新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我们每名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与担当!(劲涛)
市政府法制办召开第一季度工作点评和第二季度工作推进会
8月份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的通知
歌尔生活广场引爆高新北活力商圈
市总工会:党组调研驻村脱贫攻坚工作
“宿迁晋升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报道:这是“以民为本”的深度践行
新坡镇贫困户 搬新房过新年
《健康教育宣传活页》受到群众欢迎
诏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乡镇船舶安全生产管理 保障水上交通出行
7.18 相约宝鸡岐山,一场炫酷之旅等你体验!
28个好天儿 鞍山供暖首月蓝天数达“峰值”
李毅调研城区火车站建设运营情况
济宁市机关幼儿园太白湖新园年内启动,2020年竣工
市卫计委实行战时机制,全员投入灾后医疗防疫工作
莞城街道办事处上半年工作人员招聘公告发布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举行《佛山市关于加强公交专用道建设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决策听证会的公告
市委召开第三季度情况通报协商座谈会
市教育局局长刘绍辉来我区调研基础教育工作
刘远看望节日坚守一线的交通建设者和交通警察
周乃翔赴联系点昆山市,调研督导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推动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