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延津村民捕捉蟋蟀赚钱
“走,到地里抓蟋蟀去!”每年8月,在河南新乡延津县,夜幕降临,村民就会全副武装,带着抓捕工具,三五成群去玉米地里逮蟋蟀,然后再拿到附近市场上售卖。这里聚集着全国各地的买家,只要老板们看上,每只蟋蟀少则几十元上百元,多则万余元,每年这时,很多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就会回家专门抓蟋蟀。
近日,记者跟随延津县魏邱乡前西南庄村民一起去地里抓蟋蟀,感受他们抓蟋蟀的艰辛和快乐!
村民戴着探路灯寻宝
8月23日晚,天刚刚黑下来,前西南庄的村民们就开始“骚动”起来了,大家骑着电动车,三五成群,全副武装自发聚集到村口,因为村民要去田地里抓蟋蟀,他们被称为“蟋蟀猎人”。
冯恒兰也不例外,5点多她就早早地吃完了晚饭。“去地里得穿长袖和厚点的衣服,否则玉米叶子容易划到脸。”冯恒兰告诉记者,出发前,她还把逮蟋蟀的网兜、竹筒等工具装了满满一书包,头上戴着一个明晃晃的探路灯。
据村民介绍,每年很多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都会赶回来,专门到地里抓蟋蟀,有时一个月就能赚很多钱。家里除了老人幼童外,几乎全村都会出动,到地里去“寻宝”。附近的蟋蟀大家都抓完了,有村民就开车到几十里甚至很远地方找蟋蟀。
当晚7点左右,记者跟随冯恒兰一起,来到了离村子几里外的田地里。只见冯恒兰从包里取出麦麸子一小堆一小堆丢在地上,她说这样更容易引诱蟋蟀过来吃,方便抓捕。
“头大、牙大、个头儿大、品相好的就能卖上好价钱。”冯恒兰边小心翼翼寻找“猎物”,边和记者分享抓蟋蟀的经验,小的蟋蟀没人要,大的又不好找,这要全靠运气。
“这有一只,还不错。”说话间,冯恒兰瞄准一只蟋蟀,用网兜扑了过去,拿到手掌里反复察看后装入了竹筒里,担心蟋蟀逃跑,再用棉花团把竹筒口塞紧。
村民苗振堂是一名中年男子,抓蟋蟀是一把好手,一手把着玉米叶,一手拿着网兜,认真在寻找蟋蟀。
买家来自全国各地
蟋蟀,属昆虫纲动物,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等。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目前,延津县有10多个交易市场,分为早市和夜市,每天这里有大量全国各地来收购蟋蟀的老板。
从田地出来,已是晚上9点多,村民每人收获颇丰,走在回去路上有说有笑。68岁的张大娘也抓了几只,她告诉记者,五六天时间,抓蟋蟀就卖了2600余元。
10多分钟后,记者和冯恒兰、张大娘一起来到附近夜市场。一个多小时后,张大娘卖了5只蟋蟀,一共200元,最贵的一只50元。现场多名村民表示,前几天有一个人一只蟋蟀卖了一万七千多元。
现场收购蟋蟀的多名老板在受访时表示,他们买回来的蟋蟀一般都是参加竞技比赛,也有人当宠物饲养的。也有老板透露,他们在村里低价收购,倒手一卖就能赚很多钱。夜已深,快到凌晨时,蟋蟀交易市场仍然火爆,围着很多村民前来售卖蟋蟀。
2018年山西普通高校专升本专业测试六月进行
泉州精耕细作城市花海 一路一景 四季有花
雾霾伤车肺 最好做一次空调系统除菌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10周年 泉州市对口支援彭州结硕果
同仁医院区域就诊率逾七成 已成为长宁区居民看病的第一选择
河南延津村民捕捉蟋蟀赚钱 每只少则几十元多则上万
汤阴县十三届县委召开第124次常委会议
九江到云浮开展扶贫并送上慰问金
沈阳公布“创卫”第三方评估机构第二轮评估结果
公安机关出台13条便民利企措施 4月1日起,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不再收取工本费
东北汉子定居成都 为宽窄巷子添了一条光影长廊
江淮风暴:银行员工欠款30万 结果被拘留
中南装备投资1000余万元研发新产品 为化工污染土壤寻“修复剂”
松岗一自来水管忽爆裂 1600户用水受影响
收获时节 曲艺家逗乐塔哈村!
开发区选派营商专员一对一上门服务 “店小二”随叫随到
唐河县桐河乡申老家小学举行“习爷爷教导记心中”国旗下讲话活动
光明新区卫生计生局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进校园公益宣传活动
浚县卫计委加大药具随访链条提高服务效果
和平区持续开展非制式早餐车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