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博物馆推出廉政文化展 “小故事”传递“廉政大道理”

(记者 陈晨 黄昱东 )官员往来餐饮,最高标准为“四菜一汤”;建造明孝陵的城砖上,刻有建造者的户籍、姓名;财务管理中的“壹、貳、叁、肆”大写数字,可以从这里追根溯源……2018年是明孝陵申遗成功15周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钟山廉韵——朱元璋和明初廉政文化”主题展览在明孝陵博物馆正式开展。博物馆带你回到600多年前,一览明初那段流传至今的“廉史”故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廉政建设的好坏往往关系到一个朝代的兴衰。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朱元璋极为痛恨官员贪污腐败,认为“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就是朱元璋重典治腐的一个例证。
当天的展览分为“建章立制”“法纪严明”“勤政节俭”“廉志诗歌”四个篇章,共收录明朝初期与朱元璋有关的廉政故事20多个。
这其中就有“一道官俸数学题”的典故。据介绍,为了让官员知道农民的艰辛,朱元璋在《醒贪简要录》中录入了文武百官俸米的数量,并计算出收获这些稻米需要多少人力物资成本。当时,一品官员一年的俸禄是1044石米。为此,朱元璋算了这样一笔账:1044石米= 2620石稻谷= 873亩田+17头牛耕种+57人劳力。“通过这样的换算,朱元璋试图让百官懂得农民的艰辛,自觉做到奉公守法,真心为百姓办事。”明孝陵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这些廉政典故不乏警示教育意义,读来发人深省。
博物馆内收藏的一块城砖也让许多参观者驻足。据介绍,南京明城墙、明孝陵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城砖,它们之所以能穿越历史时空保存至今,呈现在世人面前,应该说,这些结实的城砖是必不可少的“功臣”。这些城砖来自江苏、安徽、湖南等省的30多个府140多个州县。为保证质量,城砖烧造采用了严格的生产责任制,造砖涉及的各级责任人,上到府、州、县官员,下到基层组织人员,乃至制砖工匠及窑匠,其职务、姓名,都要印在砖上,最多可达11级。任何一块城砖如有质量问题,便问责铭文上记录的相关人员。通过铭文记录,建立精细的问责制度,有效确保了工程质量。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了充分发挥金陵廉史的教育功能,我们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明初廉史教育资料,举办此次主题展,展现古都金陵深厚的廉政文化底蕴,传承崇德重礼、忠信孝悌、勤俭节约、清白做人、担当尽责的传统美德,积极传递新时代廉荣贪耻正能量。”中山陵园管理局纪委书记孔祥林说。
据了解,此次廉政主题展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一直持续到7月15日。为了让公众获得新鲜丰富的文化体验,明孝陵博物馆还将陆续推出公益讲座、拓片体验、明代铜器生活品鉴赏等文化体验活动。此外,钟山风景区官方网站、微信、微博,联合@钟山清风,以明文化为依托,同步推出廉政系列主题漫画、小视频,打造线上“廉政文化展”。

我市首届殡葬公众开放日活动4月3日举行
木兰县召开“改造城区”重点民生工程现场推进会议
合肥学院商业街34户违法建设被拆除
市审计局举办2018年第一期“追赶超越”擂台赛
张槎智慧监管平台运行大半年,大幅提升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管业务效率
明孝陵博物馆推出廉政文化展 “小故事”传递“廉政大道理”
注意 这些食品上了“黑榜”
晋中日报社组织开展廉政家庭教育活动
六安一中两位生物老师参加首届生物高端培训班
大唐鲁北公司携手滨医附院举行单身青年联谊活动
这1000多个蛋糕不一般
麻城治理露天烧烤油烟污染
屯 堡:乡村党员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庆“七一”
福州14日雨势再度增强 局部有暴雨外出要带雨具
李建华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党员
解决大班额 实施项目学校26所
乐亭县统计局“三加强”着力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怀远县双桥市场所加强起重机械特种设备监管
我市部署创森技术评估迎检宣传工作
地铁多举措全力保障春节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