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丨“乐道”建设、“三美”工程、“保畅疏堵”,您想要的乐山正在悄悄走来!

今年,乐山被列为全省17个“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试点城市之一。面对这一历史的重托,面对乐山70万人的殷切期盼,乐山市住建局坚持以人民需求为根本谋划工作,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要务做实城市支撑,在全系统叫响了“乐山住建是乐山的住建、乐山住建是乐山人民的住建”,在乐山建设成都平原南向开放“桥头堡”的道路上率先起航,“乐道”建设、“三美”工程、“畅通”工程、绿心整治、一湖五湿地等一批批重大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城市建设
乐山城市如何发展
《乐山总体规划》对乐山城市的发展已有了明确的定位——四川旅游首选地、绿色转型示范市、山水园林宜居城、总部经济聚集区。
为了实现乐山这一发展目标,市委彭琳书记结合乐山实际,提出以“一干多支”的切入问题,把乐山打造成为成都平原南向开放“桥头堡”、四川旅游“首选地”、四川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四川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四川国家公园城市“示范市”的战略总目标。
彭琳书记的战略总目标与乐山城市的发展定位高度统一。旨在要求乐山站在提升开放水平的高度,以内外联动的大视野,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对接,充分发挥乐山优势,发挥战略叠加效应,承接一批重大功能性载体,打造一批开放型合作平台,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体现乐山在成都平原群的核心价值和服务引领作用,用强大的经济和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
为此,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毛先贵在5月17日系统干部职工大会上明确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围绕市委彭琳书记提出的“嘉州八问”和战略总目标,讨论形成如何推动城市质量发展的“住建策略”、如何提升城市品质的“住建行动”、如何改革推动建筑企业发展的“住建途径”、如何树好风清气正勤政务实的“住建形象”、如何展现目标任务全部落地见效的“住建作为”、如何打造乡村振兴的“住建试点”、如何锻造能打胜仗的“住建队伍”;坚决破除“盆地意识”,铸牢乐山住建特有的品质精神,找准推动城市高质发展的良策,深入解决好城市建设问题,形成凝心聚力谋发展、务实创新齐攻坚、集中精力搞建设的干事创业氛围,下好一盘棋,全力打通城市建设快车道。一个关于城市的变革正在住建悄悄上演......
打造“乐道”
目前尚在设计阶段
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滨江路、滨河路,全长12公里,当时的绿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剧增,两条道路的改造问题也被提了出来。在三江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中,“乐道”这一特色的理念将会应用到这两条路的打造中。在规划设计中,将在满足城市景观和绿色景观的同时,在滨江路、滨河路沿线设计一条长11.5公里,宽2-2.5米的“乐道”,为市民提供一条健康休憩廊道。目前,该规划还处于设计阶段。
“三美工程”
彰显乐山城市特色
对于乐山城市来讲最为突出的特色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山水的格局;另一个是历史文化特色。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很好地应合了乐山城市的特点。
当前,市住建局正在积极实施“三美工程”,即山美、水美、人美。通过“三美工程”的实施,彰显乐山城市特色。一方面,限制遗产地城镇化的开发和建设,加强遗产地的保护和永续利用,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对城市发展进行生态修复和修补,科学控制景区和城市的界限、通道、环境容量等,保留历史文化名城格局,预留出乐山大佛看峨眉山的视线通廊,以及城市主要节点至乐山大佛、峨眉山的景观廊道,塑造出具有佛、山、水特色的旅游城市形象。同时,依托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发挥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风景的独特优势,建设显山露水、透绿见蓝的区域开敞空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形成城在绿中、道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国际级旅游城市,增强城市的知名度。
“保畅疏堵”
一批项目正在建设中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乐山主城区缓堵保畅工作,将其作为25件重大民生实事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标补短三年行动计划的“十大提升行动”之一,集中攻坚、系统治理。乐山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安全和城市缓堵保畅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乐山市中心城区缓堵保畅工作强力整治干道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的通知》等7份文件;部署开展了乱停乱放集中整治、人力三轮车和电动三(四)轮车整治等5个专项行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缓堵保畅格局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市住建局分轻重缓急规划建设了一批城区道路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提升城市对外通行能力。通过“加密城市桥梁、加宽高速连接线”提高城市对外疏散交通能力。目前,正加快建设乐自高速高新区、通江、全福互通连接线工程,水口青衣江七桥、棉竹青衣江大桥、致江路桥等项目;今年还将新开工绿心下穿隧道项目,缓解绿心路通行压力。
畅通城市交通循环。通过“打通断节路、改造疑难路口、整治拥堵路段”提升车辆通行效率,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凤凰路北段、面厂街、金街、百禄路等4条断节路正加快推进,计划年内完工;“十大疑难路口”整治已开工建设,预计11月底全面完工;“六大拥堵路段”按照市委专题会议审议要求,先行启动嘉定北路至龙游路段12个港湾式公交站台改造,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7月底全面完工。今年还将规划建设3座人行天桥(实验小学、西城国际、柏杨西路)、1座人行下穿隧道(嘉州大道),解决行人过街问题。
加快新区道路建设。今年将加快建设万达片区周边道路,年底骨架基本形成,将有效缓解万达片区交通拥堵问题。
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今明两年将规划建设11个公共停车场(里仁街、凤凰北路、演武街、阳光广场、青果山等),预计解决车位3000个。
生态宜居公园城
项目支撑强力推动
近年来,乐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崇自然、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着力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绿秀嘉州、水润乐山”国家公园城市“示范城”,一批重点支撑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城市绿心整体打造。根据《乐山市绿心公园绿色生态整治规划》,绿心公园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以绿心环线为链,串联起九峰森林公园、观鸟湿地公园、海棠植物公园、肖坝崖墓公园、白岩山崖墓公园、运动休闲公园六大主题公园,形成“一环串六园,五湖润绿心”结构的城市中央大型生态公园。
一湖五湿地规划。“一湖”,即岷江航电老木孔梯级建成后形成的约25平方公里库区湖面,重点打造1800亩的凤洲禅意岛,形成一个集观光礼佛、水上户外运动、水上娱乐、歌舞演艺、会展于一体的滨水休闲度假区。“五湿地”,即规划建设绿心湿地公园、岷江湿地公园、大渡河湿地公园、峨眉河湿地公园、竹公溪湿地公园5个城市湿地公园。
城市双修试点推动。在中心城区范围内深入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试点工作,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落实总体规划部署、凸显山水景城特质”四个方面入手,对城市空间的管控、空间格局引导和特色塑造等方面设计引导,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
中心城区增量提绿。打造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单边全长约14公里,面积40万平方米“三江六岸”岸线景观;加快推进“绿秀嘉州”项目,改造滨江路、滨河路绿化带,继续通过更换行道树凸显道路景观色彩,推广实施立体绿化;突出“一公园一特色,一游园一主题”,逐步实施“腾空建绿”,建设一批“口袋公园”,提升有效绿量。
聚集民生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标准、高品质原则,逐步引导商品住房向旅游、康养和高端地产发展,商业地产向城市核心商业中心发展,提升宜居综合品质。完善政策机制,规范提升房地产交易、中介、物业管理服务,合理调控,确保市场价格稳定。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力度,提升配套标准,扩大覆盖范围,满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住建在努力,乐山在发展。我们坚信在城市规划引领下,乐山一定会逐步实现四川国家公园第二城、来川旅游首选地等目标定位,成为能集聚、能服务、能带动、能支撑、能保障的成都平原南向开放“桥头堡”!

临沂市领导带队到河东区调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勉县举行苏陕扶贫协作中奥特色小龙虾养殖项目虾苗投放仪式
我市32名装备制造专业技术人员走进哈工大研修
汝城县召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覆盖核查问题交办会
电影票“退改签”遭遇落地难
热点聚焦丨“乐道”建设、“三美”工程、“保畅疏堵”,您想要的乐山正在悄悄走来!
永寿地方病防治有成效
苏仙区财政局多措并举确保扶贫资金高效安全
大同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会议召开
抚远市人大视察《城乡规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
宜昌千名职工申报技能提升补贴 未申报的抓紧了解
安全生产,我的责任
桐城 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陆丰农业部门指导农民 做好作物防寒防冻工作
补助金额最高可达60万元 杭州市级对“国高企”首次实行现金奖励
省文化产业培训班在孝开班
市长刘非赴江苏省开展经贸交流活动
本市成交3宗“限房价、竞地价”用地
市区清雪除冰工作督查情况通报之二
我市夏收工作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