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龙岗区“人大代表活动月”正式启动,图为首期代表论坛活动现场。龙岗区人大常委会供图
专题调研、持证视察、执法检查、代表议事会、约见政府职能部门……刚刚过去的8月,深圳的人大代表好忙。
从2013年起,每年8月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月”已成为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例牌菜”。今年的活动月结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同期开展的“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启动了百余场视察、调研、接访选民、约见政府部门等活动,组织了在深的2000多名全国、省、市、区级人大代表走进基层,将各级人大代表紧密联动起来,把代表专业小组、代表小组、街道人大工委、代表联络站和立法联系点组织调动起来,让“例牌菜”创出“新做法”、解决“真问题”、发挥“大作用”,在推动一系列城市发展和民生热点问题解决的同时,也提高了代表的“履职”“代言”水平。
各级代表紧密联动,集中力量助推“大事”
各级代表联动,集中力量助推“大事”,是今年代表活动月的一大特色。
8月23日,部分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在深圳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深圳情况汇报,主题聚焦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在此之前的8月3日,10多名在深的省人大代表针对广东、深圳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活动的主题同样涉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并就深莞惠协同发展、增加跨珠江两岸通道建设、完善省内交通路网、跨界河流治理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这两次重要的代表调研活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丘海、常务副主任罗莉等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都亲自协调、积极参与。
而在深圳市、区级人大代表的系列调研活动中,“粤港澳大湾区”也是个热词。今年深圳市各代表小组和专业小组、各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调研课题和建议督办选题中,“深圳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发挥深圳与周边地区的优势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深圳湾文化大湾区”等课题和选题都赫然在列。
实地考察调查,结合发现的问题,为全国两会,省、市两会做准备,集中力量助推“大事”,也是本次代表活动月各级代表联动的重要内容。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刚刚出台的背景下,各级代表的共同关注,必将为在各个层面上积极推进广东和深圳抢抓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发挥更大作用。
代表专业小组给力,35个调研课题紧扣“市计民生”
组织各代表专业小组和代表小组开展调研和建议督办工作,根据代表要求进行持证视察和集体约见,推动“市计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是本次代表活动月的重要内容。
根据关注的领域和所处的区域不同,深圳的市人大代表分为30多个代表小组和代表专业小组。活动月期间,各代表小组和专业小组频频发力,围绕35个调研课题和41个建议督办选题展开调研,并将提交相关调研报告和建议督办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这35个调研课题和41个建议督办选题,紧扣城市发展和民生热点:法制委代表专业小组就提高立法质量展开调研;计划预算委代表专业小组就科技研发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监管等展开调研;内务司法工委代表专业小组就加快深圳人才工作展开调研;外事侨务工委代表专业小组就海外华侨华人和归国留学生高层次人才在深创新创业情况展开调研;选联任工委代表专业小组就提高地铁建设中人性化设计、解决全市老旧楼宇加装电梯难题展开调研……
8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宇扬带领科技代表专业小组赴深圳机场和南航深圳分公司,调研大飞机维护等高科技项目发展;8月20日,计划预算委员会组织计划审查监督代表专业小组、国资运营监督代表专业小组视察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扩容改造等工程项目,了解今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监督情况;8月21日,城建环资工委代表专业小组组织7位市人大代表到访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河长制”公众参与调研,与深圳民间河长联动,共推碧水流深;8月31日,经济工委代表专业小组就“推动交通实现‘多杆合一、共建共享’”等交通主题到深圳市交委展开调研,推动深圳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设……
罗湖区代表小组、宝安区代表小组、龙岗区代表小组、龙华区代表小组也分别开展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午休、关于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关于新时代加快龙岗教育发展三年行动、关于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推进“健康龙华”建设等问题的专题调研。
此外,一些人大代表还围绕长期关注的问题自发组织调研活动。比如由孙迎彤代表牵头,吴滨、郑学定等多名代表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自发展开调研,还通过微信发放了调查问卷。
值得一提的是,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城建环资工委还根据代表约见请求,对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垃圾分类”问题,组织政府职能部门开展代表约见座谈会,面对面讲问题提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
代表活动“不拘一格”,各区频出创新“亮点”
记者了解到,本次代表活动月期间,深圳各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很多“自选动作”,推出了许多创新之举——
福田区组织代表对2018年区政府民生实事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推动20项民生实事“落地”,参与督办的代表超过160人次。特别是通过举办“行走福田·随手拍”这种互动感和体验感极强的方式,鼓励市、区人大代表用镜头记录老旧社区和城中村环境卫生、固体废弃物治理、垃圾分类、河流治理等城市热点问题,切实提高福田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罗湖区在活动中“首开先河”:在全国首创提出建立医院和学校“教卫融合”的建议,9月1日新学期开学,罗湖医院集团将挑选首批9名优秀的全科医生进驻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等9所学校作为试点,发挥罗湖医院集团的专业优势,对罗湖所有中小学校的校园医务室进行专业化管理和运作。罗湖区还聘任深圳首批由区人大常委会聘任的“人大代表河长”,35名人大代表获得“河长”身份,在治河中当好监督员、巡查员、宣传员、参谋员、联络员“五员”角色;
盐田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征集活动,让老百姓自己讨论决定钱怎么花、事怎么办;以“区人大机关工委+街道人大工委+代表专业小组”三位一体联动模式,组织《股份合作公司条例修正案(草案)》立法联系会议,为条例修改建言献策;
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则开展区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代表当得好不好,由选民来“打分”。该区不仅积极完善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还重点建设了11个“样板站”,着力打造代表联络站的升级版,通过推进代表联络站的标准化、制度化、特色化建设,切实发挥在社区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宝安区召开人大代表建议督办会,就地铁11号线沿线出入口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处置和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建言献策;
龙岗区8月1日活动月启动当天,为全市首个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系点——南湾街道联创科技园代表联系点揭牌,全区至此共设立了74个联系点,在全市最早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所有社区全覆盖,收集民意全方位、服务群众全天候”;8月24日揭牌的南湾街道“人大代表之家”,也成为全市首个街道级“人大代表之家”,街道辖区21位省、市、区人大代表实现常态履职有了重要载体;
龙华区人大常委会结合深圳相关违法建筑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组织开展查违治违专项视察活动,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献计出力;
针对辖区居民关心的问题,坪山区人大常委会就代表提出的关于落实地铁21号线延长至坪山高新区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
值得一提的是,即将正式升格为行政区、正在依法筹备区人大代表选举和第一次人大会议的光明新区,也积极参与了本次人大代表活动月活动,辖区代表视察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并就新区加大医疗设施投入、切实解决市民“看病难”等问题积极出谋划策。
各区的代表活动更加贴近医疗、教育、环境、交通等民生热点问题,更加注重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平台,更加凸显与群众“面对面”听取意见反馈,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民生问题。
代表用上“互联网+”,群众“线上”实时找代表
群众怎么找代表?反映问题怎样更方便?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负责人介绍说,2016年深圳市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网络平台上线后,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用上了“互联网+”,加强代表与市民群众的联系。本次活动月期间,“线上”平台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动人大代表通过代表联络站网上连线活动,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仅在“深圳人大”微信公众号上,每天就有大约400名人大代表“实时在线”。只要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就可以与自己想找的市、区人大代表直接联系,或者预约代表面对面交流,市民群众都反映了什么问题,落实情况怎么样,也都会在网络平台上一一公开。
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如何更好履职?每年8月,深圳的各级人大代表正用行动不断丰富这个答案。(深圳商报记者 崔霞 陈小慧)
鹤山区三加强提升扶贫干部培训实效
我市7类科技项目获1453万元扶持资金
2018年杭州市防汛防台相关责任人名单说明
平湖市召开2018年度全市社区教育工作会议
世界500强及全球知名企业成都高峰论坛7日举行
持证视察、执法检查、约见政府职能部门…8月人大代表好忙
高新区地税局开展党组书记上党课活动贯彻十九大精神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雨山区完成2018年度家庭医生签约任务
冷水江市心理护理种子师资研习活动圆满结束
火遍全国 青岛啤酒节今年计划在30多个城市举办(图)
文海女篮首次出征斩获省初中女子篮球赛二等奖
定海一轿车冲进河道 众人出手相救
保靖电力护航法院“执行攻坚”
李为带队赴华容河巡河
禹会公安分局刑侦二队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
“湿地海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沈铁昨迎中秋返程高峰 发送旅客81万人次
《北洛河流域(大荔段)污染源调查及治理达标方案》编制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楼市调控再出新招 两城暂停企业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