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洞景区林相保护与开发并重。
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在惠州市国营罗浮山林场基础上建立。从新中国成立前,原始植被遭破坏殆尽,到建立广东第一示范林场罗浮山造林站,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再到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罗浮山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和恢复。
罗浮山保护区有14.62万亩,65年来,罗浮山林场共植树造林14.9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建林场初期的20%上升到目前的97.37%,林木蓄积量高达64.6万立方米。
岭南群山之首,巍巍罗浮山。今日的罗浮山,郁郁葱葱、山峦叠翠、花果飘香,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继续述说着这座历史名山的传奇。继往开来的林业人,正践行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踏上新征途,再次扬帆起航。
采访团到达白水门瀑布上游。
森林保护·探究
这是惠州林业人的“塞罕坝”故事,是“岭南第一山”罗浮山重生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罗浮山林业人筚路蓝缕,发扬“塞罕坝”精神,将昔日植被遭破坏殆尽的罗浮山重塑为“岭南第一山”。
疮痍
新中国成立前森林覆盖率仅20%
罗浮山是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
走进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满目葱茏,令人陶醉。很难想象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这座以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森林资源著称的岭南名山,几乎毁于战火。
据史料记载,1854年 (清咸丰四年),战火烧毁罗浮山大部分森林,加之当地村民刀耕火种,森林资源日益消减。1896年 (清光绪二十二年),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特授博罗县正堂在罗浮山冲虚观立《严禁砍伐山林》碑,保护屡遭破坏的罗浮山。
进入民国后,1929年,曾在博罗县长宁镇创办罗浮省营模范林场,推行领荒造林。1938年,日军大举侵粤,是年10月18日,日军入侵罗浮山,燃起战火,罗浮山森林再次毁于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罗浮山历经新中国成立前的多年战乱,原始植被破坏殆尽,剩下的多为次生灌木林,森林覆盖率仅有20%。
通往飞云顶的山径。
造林
林业人披荆斩棘植树造林14.79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发展林业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一系列政策推动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1953年,省农林厅创办广州龙眼洞、增城大埔、东莞樟木头、博罗罗浮山等四个造林站。1954年,罗浮山造林站开始采种育苗,植树造林,是年一举造林0.86万亩。
“建站时,全山除了剩余少量原生林木外,多为次生灌木林。”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曾运福介绍,建场后,林场全面贯彻党和政府的林业政策,不遗余力地组织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开垦荒山,植树造林。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为此,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博罗县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鉴于罗浮山自然保护区面积小、管理机构不健全等实际情况,省林业厅批复同意调整保护区范围,将罗浮山林场全部土地划入保护区。
久久为功,迎来蝶变。经过数代林业人的努力,如今的罗浮山保护区郁郁葱葱。据统计,截至目前,林场共植树造林14.7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建林场初期的20%上升到97.37%,林木蓄积量高达64.6万立方米。
重生
生态保护措施到位成就“中国好空气”
造林不易,更需护林。2002年,罗浮山林场积极响应国家生态建设政策,停止生产木材,积极构建生态公益型林场。曾运福介绍,当时,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把砍伐转为保护,才有了今天“岭南第一山”罗浮山的良好生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2014中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好空气”慈善拍卖会上,采自罗浮山海拔1000米的清新空气被制作成20瓶空气罐头进行慈善拍卖,其中一瓶5000毫升的罗浮山“好空气”罐头拍出3万元高价。
“罗浮山森林植被种类丰富,生态保护措施到位,负氧离子浓度整体水平极高。”中南林学院的检测数据显示,罗浮山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最高达14.3万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好空气”。
2017年度 “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中,罗浮山风景名胜区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如今,郁郁葱葱的植被为罗浮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物种的恢复提供了重要保障,使得罗浮山“岭南文化名山,物种基因宝库”的美誉名副其实。
位于华首寺的“岭南第一山”石刻。
森林人物·讲述
林业三代人的坚守
在罗浮山林场,有着这么一些特殊的家庭,被人亲切地称为“林三代”。徐益成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爷爷是罗浮山林场最早一批造林人,父亲在林场工作到退休,徐益成在护林岗位上度过20多个年头,一家三代与林业结缘。他们一家三代默默坚守,将一生奉献给林业,用一生呵护着罗浮山。正是他们这样一群甘于坚守、默默奉献的林业人,成就了今天雄奇脱俗、峰峦叠翠的岭南名山罗浮山。
老一辈筚路蓝缕造林护林
1953年,广东省农林厅创办广州龙眼洞、增城大埔、东莞樟木头、博罗罗浮山等四个造林站。徐益成的爷爷徐如托,是当年建造林站第一批造林人。
徐如托在罗浮山造林站建立之初,经人介绍,从梅州五华来罗浮山工作。“我爸那一代林业人真的很辛苦,每天上山种树。”徐益成的父亲徐寻芳回忆,林场当时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马尾松直播造林活动,最高峰时每天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那时候条件艰苦,他父亲每天带着干粮上山种树。
马尾松生长周期长,价格也比较贵。到了1975年林木主伐时期,盗伐林木事件时有发生。林场不断充实工区队伍,加强巡山护林。1978年,从部队退伍在老家务农的徐寻芳,带着5岁的徐益成来到林场,成为管护人员。
“当时和四五个同事组成一个小队,每天上山巡查,防止偷伐。”徐寻芳回忆,除了要面对偷伐者外,还要面对山里的各种状况。
“有一天家里来通知,我父亲上山巡护时被蛇咬了,正在医院抢救。”徐益成说,当时正在上初中的他听到消息后很担心,因为交通不便无法去医院,只能跑回家等消息。所幸父亲经救治后并无大碍,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年轻一辈填报园林专业
在徐益成的记忆里,不知多少次担心父亲安危。不过,长年累月在父亲的影响下,徐益成也继承了爷爷和父亲的事业,成为一名林业人。
“当时想都没想就直接选择了省林业学校,毕业后进入罗浮山林场工作。”徐益成坦言,林场转型初期,经济较为困难,周边很多同事转行了。虽然当时也动摇过,但想到自己是一名林业人,也热爱这份工作,就毅然坚持下来。现年40多岁的他,是林场年龄排第五的“年轻人”。管护工作虽辛苦但快乐着。徐益成每年都会对106公里的保护区防火线进行巡查维护,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现在习惯了护林生活,一天不上山全身都不舒服。”
如今,“林三代”的故事还没完。“如果我儿子也能从事林业工作,我就很满足了。”得知刚参加完高考的儿子徐文祥填报了园林专业后,徐益成很高兴,他们家有望成为罗浮山林场的“四代林业人”。
徐益成(右)一家三代。
知多点
历史文化遗产也属保护范畴
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有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的生态环境、天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社会反响
惠州森林行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反响强烈
体现惠州林业特色亮点和人文正能量
“太震撼了!镜头下的象头山居然这么漂亮!”日前,惠州森林行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首站走进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反响强烈。
据了解,首站活动7月11日启动以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惠州日报》、《东江时报》、今日惠州网、惠州新闻网、“惠州新闻”微信公众号、《掌中惠州》app等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报道,鲜活的文字、优美的图片、震撼的视频,引发市民和网友广泛关注。
其中,《掌中惠州》app的《北回归线上绿洲的神秘面纱,快和全媒体采访团一起去揭晓吧~》一文,两天阅读量达14.84万次。网友们还纷纷在《惠州日报》、《东江时报》、今日惠州网、惠州新闻等的微信公众号留言点赞。
“没想到惠州有这么好的一块瑰宝。”《惠州日报》读者刘海峰激动地告诉记者,《惠州日报》详尽而深入的报道,让他对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期望成为一名志愿者,为保护象头山出力。
“惠州森林行可谓是惠州森林的一次全面科普调查,我一定要将报纸珍藏起来,慢慢品读。”读者林秀说,这次森林行报道非常难得,希望接下来的报道继续深入惠州各处森林,给市民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之一,惠州市林业局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全媒体报道有时代性、历史性、科学性、科普性和文学性,充分展现了惠州林业的亮点、特色和人文正能量,报道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希望继续保持高水准的报道,为惠州林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的“生态担当”、实现绿色共享出策出力。
网友点赞
今日惠州网网友“章鱼小丸子”:“前几天看了《惠州日报》一组象头山的图片,太震撼了,镜头下的象头山居然这么漂亮!”
“惠州新闻”微信公众号网友“弘玫-向孩子学习”:“报名志愿者,共护大自然。”
《惠州日报》微信公众号网友“roway”:“象头山我去过几次,小编有没有象头山的明信片给我寄一张呗。”
《东江时报》微信公众号网友“lyz”:“求小编整理出行游玩路线。”
统筹 本报记者袁 畅采写 本报记者袁 畅 邱若蓉 谢宝树通讯员周少亭 温志滔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打造田园综合体
龙山区:百舸争流敢为先 扬帆破浪正当时
党内选举优势大 安倍或连续3次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
刘长山路白马山隧道雏形初现 龙窝沟桥以东已具备通车条件
【绍兴市奋进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绍兴市社会保障市民卡服务有限公司绍兴市社会保障市民卡服务有限公司社保市民卡系统设备扩展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CGSHZJ-2018-N000019)
惠州林业人发扬“塞罕坝”精神 重塑“岭南第一山”美誉
市司法局高新分局建立安置帮教人员电子信息数据库
我区召开2017年度金融机构表彰座谈会
福州:夜鹭出击 湖上捕鱼
天津上半年加工贸易稳步发展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近两成
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幕 北京园博园内鸣锣开唱
我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果显著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全面启动
因天气好转 我市船班陆续恢复开航
市科技局认真贯彻传达全市工业战线工作会议精神
市领导部署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
惠城区:话剧《邓演达》北京首演成功
老外无证骑无牌摩托在街头溜达 合肥交警开出500元罚单
合肥公交集团新开长丰县南部区域6条公交线路
杨林走访中非发展基金等机构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