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带头“种”出好日子 —— 熊文君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刘旭/文
  进入吉首市双塘街道联兴村,水泥乡道两旁是一片连绵起伏的白茫茫的塑料大棚,大棚里郁郁葱葱,各类瓜果蔬菜长势喜人。几个农民正在忙碌地采摘蔬菜,准备装车送往附近乾州和吉首的农贸市场。大棚的主人熊文君不仅是远近闻名的能人,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联兴村安全信息员。
今年48岁的熊文君,已连续两届担任联兴村干部,深受村民信任。十多年来,他是村里第一个种植金秋梨,第一个种植大棚西瓜的。村民在种植上遇到难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联兴村有142户729人,虽然距吉首市区仅14公里,但该村地处深山,一直以来,这里绝大多数村民以农耕或外出打工为主,建档立卡户有20户94人,至2017年全部脱贫。
“希望能摸出一条发展的路子”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听人说记者要来采访,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其实没什么好采访的,我只是一个天天跟泥巴打交道的‘农民头儿’。” 熊文君得知记者来访,从地里急匆匆地赶回村办公室,筒靴上还沾满了泥土。和记者谈起不断尝试带头种植的初衷,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就是希望能摸出一条适合联兴村产业发展的路子,帮助大家摆脱贫困。”
2004年,村里兴起一股打工潮,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由于劳动力缺失,村里许多良田都荒废了。田地一荒,熊文君看着既心疼又着急。他试着说服还留在村里的农户,把荒田地利用起来,但村民们不愿种植效益不高的水稻,种其他农产品又缺乏资金和技术,更缺信心。
2006年,联兴村通了路,联兴村不再“与世隔绝”,这无疑让熊文君再无农作物运输的后顾之忧,“通了车路,我可以放开胆子干了”。 既然没人愿意冒险,他就自己带头。经过一番市场比较和考察,他决定尝试种植金秋梨。为学习技术,他托人联系其他城市的种植大户让自己去那里学习了1个多月,从种苗选择、施肥技巧等各个环节都认真学习实践。那一年他开始在村里试种8亩金秋梨,但金秋梨要3到4年挂果,熊文君一边种着金秋梨,一边又开始筹划剩下的农田种植物。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吉首做水果批发生意的一位朋友向熊文君诉苦:“很多水果在吉首市场都是货源短缺,有钱赚不到手里,比如西瓜等……”一语惊醒梦中人!当天夜里,熊文君想到,双塘街道历来有种西瓜的习惯,但都是零零散散的种植。为什么不发展西瓜种植呢?说干就干,激动的熊文君马不停蹄地四处走访学习。一番苦心学习之后,熊文君在联兴村开始种植大棚西瓜。
2006年,联兴村还没有大棚种植,村民见他在菜地里搭建大棚,都觉得好奇,纷纷驻足观看、询问。熊文君看见村民感兴趣后,他的干劲更足了。当年3月播种4亩地,由于精心管理,熊文君的大棚西瓜在当年7月初迎来了第一轮收获,西瓜在一周内被做水果生意的朋友们抢购一空。
村民虽然都开始羡慕大棚西瓜产业的经济效益,可当熊文君鼓励大家种植时,村民们又开始有了种种顾虑:“种大棚西瓜需要投资大几千块钱呀,赔了该怎么搞?”有的人还调侃:“头年欢喜、二年老火、三年剩堆破竹竿儿。”看到村民顾虑重重,熊文君急在心里,对村里其他干部说:“成功总是留给能坚持到底的人,我是党员我继续试种,直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出来。”
那一年,在联兴村人均收入仅几百元的情况下,他赚了近2万元,这是以往不能想象的。初尝甜头的他决定将西瓜事业做大做强。 说干就干,2009年,他大张旗鼓地扩大至14亩大棚西瓜地。后来,他扩大规模的消息被吉首的水果商知道了,纷纷上门订购,都不用挑到大街上卖,金秋梨和西瓜直接在地里订购脱销。
“大家富才算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熊文君的瓜苗品质好,每年除了自己种以外,也会提供给周围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户,他不仅经常上门做思想工作,还经常去地里帮助指导耕种技术。
“做农业规模越大越好,这样就可以形成市场,来买的人才会越多。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只要有人想学习,我会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 在熊文君的鼓舞下,2011年有19户村民种了共80亩西瓜、20多亩金秋梨,其中有5户贫困户参与其中。渐渐地,双塘西瓜越来越出名,种植也开始形成规模。
2012年,联兴村的西瓜种植达到200多亩,每亩产量平均2000多公斤,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西瓜。吉首地区终于有了稳定的“本地西瓜”,改变了以往吉首市场西瓜全靠“外地西瓜”撑场子的局面。
2015年,吉首市农业局扶贫工作队进驻联兴村。当时金秋梨的种植户也达到全村80%,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人均收入达2500元左右。扶贫工作队了解熊文君的事迹后,发现他是带领全村脱贫的一个突破口,于是该扶贫工作队在政策的引导下,为熊文君提供技术引导和争取部分资金的支持,并鼓励村里贫困户向他学习,加大经济作物种植。
“只有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你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你的未来,你孩子的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希望。政府进村带来很多好政策,共同致富不远了。”有了政府这一强大的后盾,熊文君更加坚定自己的“带头”之路。通过扶贫工作队联系,熊文君去外地学习了大量的种植技术后,他又开始发展新的品种——甜瓜。
据他介绍,由于气候的原因甜瓜苗在村里能更早下种育苗,而且长势较快,能够提前1个月实施移栽。“移栽后,一个月就能开花结果,结果后20多天就可以上市。”他根据往年的行情测算,一亩西瓜地加种甜瓜就能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比单一种西瓜更划算。村民看到他一次次的成功后,纷纷上门取经。
“更好的日子在未来”
2017年,联兴村不仅实现全部脱贫,人均收入超3500元,就连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来了,就着村里大好形势的种植业一起发展,在外打工见过“世面”的部分村民还带来了电商、微商等新型销售方式,村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销售产品。
如今,联兴村的西瓜、甜瓜、金秋梨等四处扬名,村民日子越来越红火。记者环望村部四周:连遍的金秋梨树扎根在各个山间和地头,太阳下闪闪反光的大棚基地连绵起伏。联兴村里,新楼幢幢,整个村貌焕然一新。
当下,高铁新城和教育新城都落址双塘街道,目前还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联兴村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这一切,熊文君对记者说:“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继续埋头苦干,更好的日子在未来。”他仿佛看到村里金灿灿的发展希望,他的干劲更足了。
(稿件来源:团结报)

和煦社区邀请律师为妇女授课
省司法厅检查组深入鹤岗市强戒所开展安全稳定大检查
扫黑除恶!陆河公安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
完善设施 扩大规模 优化环境 地震重灾村喜变川西民宿品牌村 避暑新秀吸氧天堂两张名片 “刷”红云盖村
刚刚,7架美侦察机抵近俄罗斯驻叙利亚军事基地侦察
村干部带头“种”出好日子 —— 熊文君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全国“三下乡”河南分会场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
营山:21岁小伙酒后乱性,强奸抢劫终获重刑
全面打响建设项目百日攻坚战
宜宾县白花镇召开全镇烟花爆竹安全工作会
夏县对危改低保资金“回头看”
沈音人 永远是年轻
我市两家企业荣获第五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
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砖瓦行业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地铁2号线青山路口站即将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苍南一男子两个月内被骗两次 民警两度跨省破获追赃
清原县公安局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雨城区严格工作“四到位”确保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全覆盖
关于公开征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领域专家的公告
嘉兴市第一例!秀洲区引进人才落户可网上自助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