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路”折射福州生态福利


  整治后的东西河。资料图
  福州新闻网4月13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何佳媛/文 叶诚/摄)近日福州工业路、双湖立交桥、温泉支路等路段成了“网红路”,海量美图和视频刷爆了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作为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福州的美早已人所共知,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福州响亮的城市新名片。
  城绿河清空气好
  生态成绩获肯定
  福州的空气一直很好,自2013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发布以来,福州年度空气质量排名稳居前十。去年排名全国第五,在省会城市中,仅次于海口和拉萨。
  福州的河水越来越清。去年,福州全市102条内河形成7个水系治理ppp项目包,通过下猛药治“沉疴”,黑臭水体逐渐恢复了生机。
  福州的公园越来越多。今年春节前,城区建成42个串珠公园及7条景观示范段;2月,全市12座生态公园集中开园;今年“五一”前,全市还将建成98个串珠公园,形成绿道相互交织、大小公园均衡分布的绿地空间。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56%,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绿道和慢行系统日趋完善。在城区,步行500米就有绿地、公园、广场。
  福州的生态履历亮眼:2010年位居“最宜居城市”榜首,2012年获评中国“绿色城市”,2014年荣膺“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2016年通过国家生态市建设考核验收,2017年被授予“年度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奖”,免检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年初以来,福州又接连迎来生态方面的好消息:先是生态环境部发布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今年1月至2月,福州“气质”在74个城市中排名第二;接着是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7年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名单,福州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评市级突出单位,福州市仓山区环境监察大队获评县级突出单位。
  宜居带来幸福感
  绿色出行百姓赞
  老百姓成为“生态福利”的最大受益者。只要天气晴好,公园里总是热闹的。市民或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穿行于满眼青翠的栈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饱览诱人的景致。
  在鼓楼区杨桥新苑门口,记者遇到了刚刚出门的陈女士和她的老伴,他们悠闲地走在去往陆庄河串珠公园的路上。“以前,去最近的西湖公园要走两公里,现在家楼下就有串珠公园。”说起新公园,两位老人语气中满是喜爱。
  老百姓也是“生态福州”的贡献者,绿色出行在福州已蔚然成风。
  作为我省第一条地铁线路,地铁1号线把绿色出行方式带到了千家万户。家住五四北三木家园的邱先生说:“以前每天都要坐公交或开车去三叉街附近的单位上班,现在有了地铁,半小时就能到公司,还不担心堵车,真的很方便!”
  预计从2019年起,福州每年将开通一条地铁线路,至2022年,福州地铁主体线网形成。届时,预计有近四成市民的出行将以搭乘地铁为主。
  “2014年,我第一次乘坐电动公交车,没有发动机的振动,没有臭烘烘的尾气,车子很稳,很安静。”说起福州公交的变化,市民王先生感触颇深。市政府已专门下文,从今年起,福州新增公交车全部是新能源车。
  “共享单车让我爱上骑行。”在五四北cbd上班的许小姐说,骑单车上班既方便出行,又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让老福州人安居乐业,让新福州人扎根奋斗。7年前,张先生和老伴从河北来到福州,他们已深深爱上了福州,不仅帮助在福州工作的女儿照顾孩子,还打定主意在福州养老。

电影《中共第一城》筹拍座谈会在我市举办
中共乐山市委群众工作局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省、市领导讲话精神
冯其谱等出席2018首届淮海书展暨第八届江苏书展分展场组委会工作会议
市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市交委开展汛期防御工作专项督导
“网红路”折射福州生态福利
大秧歌扭起来!莱西50多支秧歌队巡演闹元宵
着力培育大企业 助推高质量发展
石岐区2018年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签约总额100亿元
营口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网上公示)2018年7月22
记者走访:洛阳在推行的殡葬改革目前成效如何?
向幸福出发——桃源八中举行学考冲刺主题班会
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宋开慧率队到太平镇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和调研督导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新晃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暨校园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
相伴夕阳红 安乡志愿者为百名困难老人点亮“微心愿”
海事局组织开展6.16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
两天高考顺利结束 6月23日可查询成绩
我省代表团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
洛宁县有序推进金融扶贫
市商务局多措并举抓好春节市场保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