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春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市地处山区,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用工难”“用工贵”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应对“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怎样促进乡村振兴?“机械换人”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必然选择。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挥农机化的重要作用,必须大力夯实装备基础,拓宽技术路径,强化人才支撑,激活市场经营,努力使农机化成为山区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
强化农机装备,使农业成为现代产业。紧紧围绕山区实际,瞄准“产业急需、农民急用”,加大农机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提高我市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向智能化、现代化迈进。一是提高供给能力。加快研发适宜丘陵山区、设施农业,适合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农机装备,提升农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扭转我市不同程度存在的“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困局。二是调整装备结构。加快推广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装备,形成适应我市实际、具有区域特色的机械化装备结构。三是完善政策体系。规范执行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坚持绿色生态导向,通过敞开补贴、累加补贴、新产品补贴等方式,科学确定范围,实施全过程监管,不断提高农机政策的精准性、系统性、有效性。加快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淘汰“变型拖拉机”和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旧机械,大力推广符合“国三”标准的动力装备,促进农机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
深化农机生产,使农村成为绿色家园。以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农机化为发展方向,加强与各个部门、行业的沟通衔接,深化农机生产各环节,延长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发挥农机化在促进我市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推广绿色技术。加大对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节水灌溉等绿色增产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力度,支持农业“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组织开展课题研究、试验示范等机械化活动,总结推出一批技术模式,使山更绿、水更清、土地更有机。二是支持产业振兴。促进农机与农艺、与信息化、与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相融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加强与乡村振兴相关规划、我市各类农业示范项目的对接衔接,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活动。围绕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应我市山区产业发展现状。三是组织农时生产。围绕重要农时和关键节点,组织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开展技术服务和信息引导,保障机械化生产平稳有序。
优化农机服务,使农民成为体面职业。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积极培育新型农机服务队伍,创新服务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向纵深发展,引导农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创品牌”。一是培育农机人才。加大农机化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提升农机人员的能力素质。采取专业培训、网上授课、现场教学等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为平台,开展农机服务组织经理人、农机手、农机维修人员的专项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使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风文明的践行者和农村致富的带头人。二是完善服务方式。加大投入,壮大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农机协会,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探索完善农机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快形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经济便捷、专业高效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机服务主体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普通农户及农机企业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保障安全生产。把农机安全生产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法监管、源头监管、系统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农机事故发生,为一方农民平安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市农机局)
北京市亦庄镇织“天网” 全天全境巡航
清西大桥及接线工程收费站获批
市邮政管理组织骨干快递企业赴泰安学习
我市监察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市食药监局推动“只跑一次”政策落地生根
乡村振兴 农机大有可为
今年共清理非法养殖209户
全球景点协会IAAPA首个中国大陆代表处在沪成立
遂宁市与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共建国际友好城市
聚焦精准脱贫攻坚战 做足“加减乘除”法奔上小康致富路
香港明年一季度推交通补贴计划超两百万市民受惠
铜川市工商局对我市三大通信运营商进行行政约谈
中堂人力资源分局开展“平安回家 相约东莞”活动 为新莞人送温暖
秀洲春节市场红红火火
服务高质量发展(苏州2018)高峰论坛举行
市司法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全体会议召开
2018年市级总林长第一次会议召开
徽王庄镇——贫困户看病先诊疗后付费
民生为本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创建“平安家庭”共筑“平安大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