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创新五问”有下文:创新生态,说到底是机制和文化


  “建设创新型城市,我们该如何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让创新资源持续集聚,实现深度跨界融合创新,打通政策落地最后1米,使创新名城更具竞争力?”昨日举行的2018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把“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聚集高地”作为主题,市长蓝绍敏一连发出了“创新五问”。
这一会议主题的“背景”是,今年南京以“1号文件+45个配套细则” ,吹响了创新名城建设号角。今年上半年,南京采用混合所有制的133家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孵化引进科技型企业项目285个,全市新增科创新企业1.3万家。政策利好下,各类人才加速向南京集聚,1-7月新增参保大学生21.3万人,同比增长65.8%。
但南京认为,相对于自身丰富的科教资源,科教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创新优势,创新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尤其在营造创新生态体系方面,还要花大力气去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许善达认为,创新发展,核心是增加科技含量,这不仅体现在财富创造上,还落定在财富分配上。苹果手机在中国生产,但核心部件和技术是人家的,利润分配不如人家。“我们的创新策略,既要开放包容,更要自主创新。”许善达说,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也是市场换不来的,根本方针还是要立足自主创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已是社会共识,可是实施起来说易行难。“科技创新要转化成生产力,关键是从实验室走到企业中去。”许善达介绍,美国超过40%的科学创新在企业实现,比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都要多;不仅科技投入,项目选择、科技决策也在企业,政府的责任是做好成本和风险分担。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董事长、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马蔚华认为,深圳发展成为全球创新城市,很重要的一条是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实现了“三个90%”:90%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策该如何发力?马蔚华建议,当务之急是建立风险投资体系,大力发展pe、vc、天使投资等创投基金,并给于银行开展创新型企业金融服务更大力度的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和财政补贴,同时针对企业特点,实施差别化的政策支持:对民企而言,科技创新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相当一部分投入会有“打水漂”的风险,可这样的“试错成本”又是必须的,要在资金上提供帮助,在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税收抵扣等方面给予支持;国企资金实力雄厚,生存压力小,但囿于体制机制,创新动力不足,要在机制上给国企松绑,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建立容错机制,营造敢于创新的环境,为那些敢于创新、敢于改革的干部排除后顾之忧。
城市集成创新要素,企业是创新主体,高校在创新中的作用是什么?“大学是创新的源泉。”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说。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他,列举了该领域一系列基础研究成果给企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的红利。由于基因测序上研究突破,成本从最初的几十亿美元降到现在的几千元人民币,普通人就可以做。所以他认为,相对于当下简单复制的商业模式创新,着力基础科学研究、建设有创新精神的大学更为重要,城市要避免“唯项目论”、“政策比拼”思路,把更多精力和资金用在大学上,建设和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和集聚顶尖人才。
所以创新生态说到底,是营造鼓励创新、敢于创新的机制、环境和文化。马蔚华说,深圳的科教资源不如国内一线城市,可从华为、腾讯到大疆,创新企业集群生生不息,原因在哪里?灵活的创新机制、良好的营商环境、富有进取心的企业家精神、聚集天下英才的城市文化。他认为,当下认识到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重要性,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生活补贴、购房补贴、自动落户、退税奖励等悉数登场,但人才选择城市更看中整体环境,要让人才对城市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城市要建立客户思维,把人才当客户,围绕人才需求,营造创新生态。
专家的把脉和建言,将让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更有准头。蓝绍敏说,南京要建设“名校、名所、名企、名家、名园区”这“五名城市”,这一系列“名要素”构建了南京“创新名城”生态体系。除了年初颁布的“1号文件”,最近南京又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树立客户思维做好营商环境,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氛围。
交汇点记者 顾巍钟

2018年10月18日宜宾市交通路况信息
蚌埠市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报表制度与数据审核处理技术培训班
交通运输部修订《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一堂生动警示教育课
我省首支森林公安应急处突队伍在陇南成立
南京“创新五问”有下文:创新生态,说到底是机制和文化
含山县招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市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
市发改委实地督查谯城区长白山制药项目
怀宁县注册登记志愿服务组织286个
武陵区育英德景园小学:举行敬老爱老慰问活动
副市长、区委书记衡彤调研合江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中央督导推动广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向纵深发展
市经信委开展“2018年迎新春健步行”活动
汉中商标受理窗口彰显区域中心作用 月均受理25件
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召开 王建军出席并讲话
精准康复进乡镇活动走进三亚
区财政厅到伶站开展结对帮扶及主题党日活动
长春公交集团南通公司七车队开展“9.18”默哀3分钟活动
“最美赛道”惊艳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