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上赛龙舟鼓声阵阵庆端午

  水上百舸争流,鼓声阵阵,岸上人声鼎沸……15日,雅安市第三届龙舟赛暨雨城区第八届青衣江端午龙舟文化旅游节在雨城区西康码头开启。
  “嘿嗬!嘿嗬!龙舟健儿们喊着整齐的号子击水飞舟,河上河下顿时沸腾了,加油声、口哨声、划手雄壮的号子声、船头助威的鼓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这是当日市区西康码头上演龙舟赛上的一幕。12支来自全市各乡镇、企业、高校的龙舟队百舸竞渡,争当“雅安龙王”,上万市民也举家自发来到江边观赛,享受浓浓的“节味儿”。
  龙舟竞渡,百舸争流……依托青衣江丰富的水系,雅安龙舟赛民俗绵延数十年,也延续了端午系列龙舟盛事。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划手,以及相关学者,通过对雅安龙舟赛这项民俗活动的现状与出路进行调查了解到,对于雅安龙舟的传承,就如青衣江水,不会断流。
雅安日报/雅安新闻网记者 郝立艺 摄
水上表演节目 雅安日报/雅安新闻网记者 郝立艺 摄
  龙舟情结代代传
  13日,落日余晖下,在雨城区大兴电站湖区的粼粼波光中,一叶龙舟在水中像箭一样划过水面向前方冲去。随风飘来的,则是男声齐吼:“哟嘿!哟嘿!”在近两个月中,这已经成了青衣江水上一景。每天,一群光着膀子的人都会在岸边进行体力训练和水中划龙舟训练。他们争分夺秒地训练,为的是参加龙舟大赛。
  雨城区水域资源丰富,历年有赛龙舟的传统,而位于市区东南方的大兴镇同样是赛龙舟的“热情之地”。大兴龙舟队的领队穆炳勇介绍,每年赛前两个月,为了提高龙舟队员的整体划龙舟水平,大家每天都要进行手臂力量、引体向上、俯卧撑等训练。热身运动完毕之后,就会陆续到龙舟上,在教练的指导下开始水中训练。
  强力的训练也给这一群从19岁至60岁的队员们带来了好处。“你看我们这肌肉,就是练出来的。我们的生活也规律了很多,每天下班后就来训练,回家倒头就睡。”说完后,有队员向记者秀起了自己的肌肉。
  比赛当天,记者全程观看了他们的表演。他们在比赛前参加训练时的疲态已经完全找不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桨手们整齐如一的动作、勇往向前的气势。
  “像一支箭,听到命令就不断往前划,最终取得了200米直道冠军。”穆炳勇介绍,龙舟想要赛出水平,不仅对个人素质有要求,整支队伍的配合度要求也非常高。为了让队员们进步神速,龙舟比赛时的每一个细节,他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村民对龙舟的热爱,是大兴龙舟队2008年传承至今的关键。”穆炳勇感叹,每年龙舟赛事,热爱划龙舟的大兴人都积极参与。正是这种对龙舟的热爱,让大兴代表队在多次龙舟比赛中载誉而归。
  48岁的穆炳勇不仅是领队,他还是目前雨城区一名龙舟制造者。他从2009年开始造船,当年他就搬出了自己制作的龙舟,并亲自担任舵手、领队,这一坚持就将近10年。
  “年纪大了,会不会没有精力顾及。”记者问道。
  “不会,再干了5年没问题。”穆炳勇笑笑。
  如今,大兴镇镇政府也开始探索如何吸引年轻人爱上赛龙舟。据了解,大兴镇镇政府计划每年都会拿出一笔经费,聘请专业龙舟教练和救生员,在暑假组织村中的年轻人进行简单的赛龙舟训练,培养其兴趣。“关键要让他们懂得,赛龙舟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代表着团结、向上和奋勇前进的精神。”
  “龙舟竞赛中,体力消耗大,往往口渴得要命,真的连舀青衣江江水喝的冲动都有。” 63岁的划手文绍康接触龙舟十年,他说,尽管苦,但仍有不少年轻人愿意接触龙舟,此次参加比赛的最小运动员文欢仅有19岁。
  “我从小就喜欢赛龙舟,父亲参加比赛,我就在一边学。”3年来,文欢身边不少同龄小伙伴都参加过训练,但都受不了训练的高强度,几乎都选择了放弃,只有文欢一直咬牙坚持下来。
  他认为,要年轻人继承赛龙舟的传统,就必须让他们 从小开始接触,由浅入深。
  龙舟精神的传承还体现在他和父亲之间。文欢和文建洪正是龙舟队中的一对父子兵。划了近10年龙舟的文建洪,现在仍坚持负责队里担当重任。三年前,从小看着父亲参赛的文欢,也开始成为大兴队的划手,“可以说,是父亲对龙舟的坚持影响了我,而在一次次的比赛中,我也爱上了这项团结奋进的运动。”文欢笑言。
  无独有偶,今年首次参赛的川农大学生代表队是清一色大学生,尽管从队伍组建到备战参赛,仅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但是队员们在赛场上却毫不示弱。他们的团结和拼搏精神,帮助队伍首次征战赛场就取得了200米直道竞速赛第六名和500米直道竞速赛第三名的好成绩。
  “第一次参加比赛,感觉和训练时是完全不一样的,”队长杨超越说,比赛时就想着往前冲,连紧张都顾不上了。”初次参赛,成绩不俗。上岸后,队员们相拥、欢呼,他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也真切地感受到了龙舟运动的魅力。
  为什么这群年轻人放弃了热门的足球、篮球、羽毛球,转而拿起手中的船桨呢?川农大体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龙舟是一项注重团队的运动,它对于磨炼我们的意志、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纪律性都有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龙舟运动是一项有文化内涵的运动,它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需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将这种文化在大学中间普及,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喜领奖杯
媒体记者争相拍照
  传承不变打响品牌
  无龙舟,不端午。
  “不观看龙舟赛,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每年端午前夕,与亲朋好友一道,赶往西康码头观龙舟赛,成为雅安人端午节的期待。
  龙舟娱乐身心,带给雅安假日的轻松、热闹、欢快;龙舟振奋士气,鼓舞雅安人民团结协作,奋勇争先。
  赛龙舟作为雅安传统的过节方式之一,雅安人更看重龙舟赛带来的快乐和健康,以及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内涵。
  自2008年以来,雅安市雨城区已举办了六届龙舟赛,其中在2009年、2012年,还成功承办了四川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龙舟比赛和雅安市首届龙舟赛。在雅安,龙舟比赛也已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而青衣江赛龙舟也成为雨城区富有特色的大型传统文化体育品牌活动。
  龙舟赛是龙舟文化的核心。对雅安人来说,龙舟赛已然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招牌菜”。同时,也不难看出,龙舟竞技已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赛事,而是浓缩了雅安人团结奋进、不甘人后、勇往直前的一种精神追求。
  如何将具备万众一心的龙舟赛在雅安继续传承?
  作为参赛队伍的一员,黄文华提出了朴实的想法,他希望政府在资金、政策上多扶持参赛队伍,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龙舟队伍参加到比赛中,让龙舟队伍能够走出雅安,有更多与外地队伍竞技的机会,“参赛队伍以及赛事的增加,能够营造更激烈的竞技氛围,比赛更有看头,也有利于提高龙舟队的竞技水平,从而扩大雅安龙舟赛的影响力。“
  雨城区文旅体新局体育科相关负责人认为,雅安龙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政府支持、群众参与等,随着企业队和大学生队伍的出现,这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均有影响。他建议,发展和传承龙舟竞技不妨引入市场机制,优化雅安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激励更多的人、更多的民营资本投入到雅安龙舟体育文化中来。该负责人称,在提升赛事的品牌化和市场化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拥有厚重历史的民俗,需要长期向全民做普及和推广,以便让龙舟民俗日常化、生活化。”雅安社会学者李巫熙认为,除了端午期间,其余节假日也不妨多组织一些猜灯谜、赛龙舟等娱乐活动,分年龄小型竞渡等比赛,增加雅安龙舟赛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这一传统体育活动。毕竟,大多数人对传统龙舟的态度,才决定了雅安龙舟文化延展的脉络和前行的方向。
  李巫熙建议,要让雅安龙舟走得更远,就要把龙舟运动发展为新的品牌,打造品牌龙舟,推出城市本土特色、城市旅游推广、城市文化宣传展示等板块,以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地推广雅安以及雅安龙舟,提升本土特色龙舟效应,才能为雅安龙舟开拓更宽更广的发展道路。
  雅安日报/雅安新闻网记者 石雨川

贵阳国际汽贸城第一届“汽贸杯”篮球足球比赛圆满落幕
新化县委党校创新教学方式见实效
老少携手包汤圆 欢欢喜喜庆元宵
徽州大剧院“变脸”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
青衣江上赛龙舟鼓声阵阵庆端午
郴州税务多形式宣传“银税互动”工作
孕妇站台突发晕厥 常熟公交司机与乘客接力护送回家
宽甸县虎山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调研
南海探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
迎“三八”国际妇女节 东城区法律援助在行动
三明新增9人!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脱贫攻坚】贵州贵阳清镇市:完善交通路网 打通致富“经络”
关于公布2018年度长治市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实地核查专家名单的通知
关于领取2017年度柳州市工程系列中级技术职务资格评审表及职称证书的通知
廉江市:林海武走访慰问村级干部、老党员及贫困户
蓝天人变身“邮递员” 亲自送达这封《告知书》
城口周溪乡重拳出击制止无事酒
积极利用外资 推动产业转型
今年4月我市CPI同比上涨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