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技术推广站是怎么样的地方?80后阳春小伙、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平时都是怎么工作的?日前,记者走进了这个位于山坳里的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探访了该站副站长蓝昭军。记者驱车进入技术站时,站内空无一人,眺望远处的鱼塘,只见一“渔民”正在塘边投放鱼食。询问之下,方知那人正是蓝昭军。
一双特别的手
告诉记者那“渔民”是蓝昭军的是他的同事,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工程师吴士金。他在带领记者前去寻找蓝昭军的路上介绍说,他们站内共7位员工,个个都是“鱼痴”,而他们的副站长更是“鱼痴”中的“鱼痴”。
“我们的选育培养工作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11月,在鱼类生产繁殖集中的夏秋两季,我们晚上要值班巡塘。有时工作太晚回不了家时,就只能在宿舍里打个盹。实在太累的时候,大家都会抱怨两句。但我和他工作那么长时间,就没有在他嘴里听到过一句怨言。”吴士金说。
初次见面,难免要礼貌性地握下手,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却给了记者极大的震撼。这位一脸憨厚的80后小伙,却有着老人般粗糙的双手。这不免让人对他的日常工作更加好奇。到底是怎样的工作可以让年仅33岁的他双手宛如砂纸。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记者得知,推广站虽然是科研机构,但因站内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员工,养殖过程中的所有工作都必须亲力亲为,拉网打鱼、水中催产、搬运鱼苗……蓝昭军的双手几乎没有“干透”的时候,手心被渔网磨出茧子,冬天刺骨的山泉水更是泡得双手龟裂。
他打趣地跟记者讲:“鱼那么滑,我的手不粗糙一点,哪能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去抓住它们呢?”
一段特别的缘
说到自己和韶关的“偶遇”,蓝昭军表示,一切缘起皆因鱼。原来本科专业为生物工程的他起初并没有打算往这方面发展,韶关也只是一个存在于别人口中的地方。只因其指导老师是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室成员,而该室又与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一直保持着合作关系,他才有了接触韶关的机会。
他说:“大三的时候,我们老师开展了一项全省范围的调查项目,北江流域鱼类多样性是调查的一部分。那时候我就跟着老师,沿着北江,寻着鱼儿的踪迹来到了韶关,第一次走近了当时还叫市水产研究所的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正因大三的那次“亲密接触”,蓝昭军被北江鱼类种群惊人的下降速度所触动。在考取研究生时,他毅然放弃原专业直升这一相对简单的考研途径,转而考取了水生生物学,希望通过自己所学,帮助北江鱼类恢复种群规模。
“我大三来单位做调查的时候,就觉得单位的氛围比较好,同事们都很热爱科研工作,而且单位领导非常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多次给予我们这群当时还未毕业的年轻人参与重大项目的机会。这让我看到了自己在韶关的成长空间。”北江很长,流经城市也很多,对于为什么会选择韶关,蓝昭军如此回答。
对于自己能在短短5年时间内6次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蓝昭军表示,自己最感谢的还是单位的同事和领导。“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平台,没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同事,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名单上就不会有我蓝昭军的名字。”
我市此次出台《韶关市扶持产业科技人才实施意见(试行)》,加大了对产业科技人才的资金倾斜,蓝昭军作为享受首期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其认为,《实施意见》让人看到了政府求贤的决心,更坚定了自己在韶发展的信心。
友谊县领导深入包保乡镇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气象局召开全市观测质量分析电视电话会议
郎溪县奏好“三部曲”助力产业优化升级
潍坊市交通运输局2017年度工作总结
为了永远的传承
“鱼痴”的情怀——记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蓝昭军
庆元县绿道规划汇报会召开
云霄供电一季度售电量实现“开门红”
宁波推出改善医卫服务十大项目
呼市交管支队玉泉大队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规范城区交通秩序
临上火车突发脑出血 医院开辟绿色通道及时抢救
总结经验 再接再厉 主动打好邢台形象宣传战
柘荣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
东辽县司法局打造“法治文化一条街”开拓普法教育新阵地
[祁东县] 肖钟深入衡师祁东附中指导学校工作
载歌载舞贺新春
【两会报道】郑小胡参加武陵源区人大七届二次会议分团讨论
闽发布上半年度投诉情况 电信类投诉居服务类首位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加快人居环境改善推进“三变”改革发展多元化合作---2018年我市脱贫攻坚将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