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崔巍是宣州区飞彩办事处团山社区一名五保贫困户,2014年建档立卡,2016年脱贫。日子过好了,崔巍感恩扶贫政策,一心想着做点什么回馈社会。2016年5月16日,崔巍来到市红十字会,在遗体捐赠志愿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成为我市登记时年龄最大的遗体捐赠志愿者。2018年6月底,崔巍的事迹才被人们知晓,人们感动于耄耋老人义举。
7月2日,记者见到崔老,尽管年事已高,可老人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听说记者是采访器官捐献的事,他回屋从大衣柜里拿出一个红色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拿出里面的“荣誉证书”,用毛巾擦了擦本就没有灰尘的封皮,递给记者看。这是安徽省红十字会颁发给崔老的荣誉证书,见记者在端详证书,崔老聊起了他享受的扶贫政策。
“一年下来,五保金6000元、养老保险1104元、高龄补助360元,2017年村里还委托我养殖3头猪,给了我1350元。”崔老说,这还不算平时居委会、街道办、宣州区扶贫干部们的看望,“一年到头,家里连米都不用买”。
扶贫政策让年事已高的崔老不愁吃不愁穿,扶贫干部每个月上门慰问又让他打心底感到温暖。“我虽然老了,但政府从来没有忘记我!”崔老说,一有什么事,打贴在墙上的“扶贫联系卡”上的电话,就有人来帮忙。
崔老时常感叹自己活在了好时代,让他老有所养,他越发想做点什么来回馈社会。2015年,崔老在电视上了解到,眼角膜捐赠能让其他人重见光明,于是找到市红十字会,成为一名遗体捐赠志愿者。
成为遗体捐赠志愿者后,崔老也遭到了一些身边人的议论,和他同龄的一些老人甚至劝他“不要坏了习俗”、“身体不能残了”。崔老告诉记者,当他从电视上得知全国有数百万的眼疾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等待光明时,他就决心要将这份光明传递下去,“人生像是一场旅行,看完风景,走的时候什么也不要带上”。
为了让身体保持健康,崔老每天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时不时地骑自行车锻炼身体。“你看,我不戴眼镜都能看清电费缴费单上最小的字!”崔老说,不但要让受捐赠的人看得见,还要看得清。(本网记者 瞿佳龙 张蓉)
娄底经开区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金秋收获忙
巧艺夺天工 美作降人间
中欧班列给郑州带来“洋年货”
水田坝乡|田园培训为核桃产业注入新活力(图)
耄耋老人报党恩 八旬脱贫户签下遗体捐赠书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
聚焦市委战略决策 有效开展人大工作
【文广新局】长春市25家文化企业集中亮相第十三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
南关岭街道总工会庆五一
商户志愿服务 助力“三城联创”
CBA10进8 深圳烈豹队主场121:113战胜广州队
周江勇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
我市发布今年重点投资“路线图”
全市域环境整治争创“美丽星”
南江乡抓住赶集时机开展禁毒宣传
GDP同比增长7.6%!宁波第一季度经济成绩单来了
优化发展环境助推园区发展
晋城市安委会第5次例会召开
淮南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春节赏花看戏有趣又有益 20座公园献上40道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