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抱团养老”


核心提示
据《法制日报》报道,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了我国首个“抱团养老”案例,浙江省杭州市 13 位老人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近半年。“抱团养老”作为民间自发的一种养老方式,凸显了老年人对集体互助养老方式的期望和对精神慰藉的需求。老人对“抱团养老”怀有怎样的期待,又存在哪些顾虑?对于“抱团养老”,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点。
重在培养自治能力
木须虫
“抱团养老”这种自发性的养老方式,有利于促进养老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指数,值得鼓励与扶持。不过,这种自发性的养老,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与组织式的服务供给有很大的区别,许多行政管理、服务管理的规范并不适用,更需要“抱团”的老人相互之间自我协调、自我管理,趋利避害。
对于“抱团养老”,政府除了积极创造条件,赋予他们能够“抱团”,如提供更充分更廉价的集体养老场所、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生活照料与护理专业队伍等便利之外,更关键是要引导培育老年群体的自我治理能力,规避“抱团养老”过程中的权利摩擦、性格冲突、习惯差异等,消除相互之间的信任风险。
杭州首个“抱团养老”案例,一条被认为比较成功的经验是老人签订了《结伴养老协议书》。契约化是自我治理的基本方式,“抱团养老”引入协议管理模式,应当说是良好尝试的开端。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首先,应当正视这种合理的养老需求,有鲜明鼓励的态度,将“抱团养老”纳入体系的拼图。其次,加强对“抱团养老”问题的研究,从权利保护、人际交往、风险防范、自我管理等方面,提出“抱团”需要把握的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同时提供老年心理、法律权益、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咨询与指导服务,引导“抱团养老”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协调,最终实现养老自我满足。
“抱团养老” 是一个美好愿景
青平
养老,是一个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浙江杭州13位老人的“抱团养老”模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个样本引来许多老人纷纷效仿。作为民间自发的一种养老方式,“抱团养老”更多地承载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国务院公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数量众多的独居和空巢老人缺少孩子的陪伴,最大的问题是寂寞,因而最需要的是精神慰藉,融入集体生活。虽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要“常回家看看”,但是由于就业压力、距离问题等原因,对于老年人来说,传统的亲情养老实现起来并不那么完美。并且,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社会养老机构里人员较多,又显得那么不自由。因此,对于那些有相对稳定收入、身体条件较好、追求精神生活的老年人来说,走出去,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生活,“抱团养老”就成为一种希冀的养老方式。
不仅如此,“抱团养老”也会引起一些中年人浮想联翩,想想以后的老年生活,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同学一起搬到一个地方居住,一起喝茶、谈心、散步、旅行,是多么美好而惬意的事情!甚至有网友指出,金庸老先生很早就提出了“抱团养老”模式,他的小说《神雕侠侣》中一灯大师、老顽童和瑛姑三人就是这样比邻而居,不也是其乐融融吗?
还需要制度体系支撑
汪昌莲
浙江杭州一对农村老年夫妇,利用200多平方米的小别墅,接纳另外一些老年人共同生活,探索出“抱团养老”新模式,是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一种深度融合,将会成为公共养老的一种有益补充。
成本低,是“抱团养老”的首要优点。对社区特别是农村老人来说,如果进养老院,每月的费用至少需要1000多元,对自己和子女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而“抱团养老”,日常可以与共住老人热闹相聚,实现低成本互助。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抱团养老”模式所需的公共投入也相对较低,甚至可以“零投入”。同时,机制灵活、操作方便,是其另一大好处。特别是,参与“抱团养老”,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老人们不仅有了生活上的互相照应、心理上的互相关爱,还在精神上得到文化熏陶,晚年生活变得“高雅”起来。
然而,对于“抱团”互助型养老模式的具体管理,至今还没有相关的法律规范。当遇到涉及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意外伤害责任认定和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时,该如何解决仍不明确。可见,从长远来看,虽然“抱团养老”是一种群众自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良性发展模式,但如何整合更多城乡资源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如何为农村社区的“抱团养老”模式提供体系化、制度性支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换而言之,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将“抱团养老”模式纳入公共养老服务体系,进行统一规范,实行政策扶持和精神帮扶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抱团养老”设施配套建设,强化社区公共医疗服务,落实老年人相关补贴制度,着重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问题。另一方面,开展亲情牵手活动,鼓励大学生、部队官兵等青年群体,与老人结对子,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和亲情抚慰。特别是,要推动“抱团养老”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进行日常的指导、检查、考核、评优、奖励等,不断完善和提升“抱团养老”模式,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6月1日起 四川全面取消入/出境货物通关单
济宁市工商局通报2018年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情况
电商力量 青岛生鲜农产品专营网店已达550余家
托克托县国土资源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福兴乡温室西红柿大量上市将效益最大化农民笑红脸
热议“抱团养老”
浔阳区公安分局户政科认真做好清明小长假户籍窗口预约服务工作
南京全市区级新税务机构挂牌成立 国地税合并将为纳税人带来更多获得感
市旅游局组织相关人员在本局视频会议室参加省局召开的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推广应...
妙手仁心的“最美医生”
黑河市邮政管理局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市政府金融办组织召开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工作推进专班工作推进会
荆州市三部门联动加强医疗机构遗体转动管理
金山区社团局召开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工作会议
寮步镇开展第四次经济普查
青岛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助力精准扶贫
虹口区曲阳社区推行“周周转”工作模式
禅城区委巡察组昨起进驻四单位开展巡察
市政协召开十五届十四次主席会议
钮兴辉参加故城镇党委班子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