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门诊输液为何仍“吊瓶林立”


  近年来,控制或取消医院门诊输液治疗,已成多地的一项医改举措。深圳市明确要求“除儿童医院外,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严格控制并逐步取消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和静脉输液”,根据要求,龙岗区12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门诊静脉输液。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吊瓶林立”现象在这些医院依然存在,不少患者对停止门诊输液更是一无所知。 (据《深圳侨报》)
  取消门诊输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医改举措,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控制输液总量,还在于治理抗生素滥用现象,还能引导更多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二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但在操作中,患者为了图方便,为了既获得大医院的服务,又不失去输液的机会,可能会向医院提出变通的要求。医院也可能因为图赚钱,于是顺应了患者的要求。此次深圳市出现的“吊瓶林立”现象,正是医患双方采取的一系列变通举措,譬如成人输液区不便输液,很多成人被安排到儿童输液区输液,门诊不便输液,患者就被转到急诊科后再输液,这样一来,不仅“取消门诊输液”被架空,而且急诊和儿科资源被占用。
  “取消门诊输液”遭遇变通,也与配套措施不够健全有关。当“这家医院打不了吊瓶,干脆换家医院打”的想法在患者当中比较盛行时,敢于变通的医院反而会成为获利者,这样的逆淘汰不利于这项医改的实施。再如,当基层医疗机构没有能力承接需要输液的常见病患者时,对于确需输液又达不到在大医院住院条件的患者,就面临无处看病的尴尬。
  通过完善医保付费制度,让敢于坚持原则的医院不吃亏;通过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常见病患者就不会到大医院去寻求这方面的变通。医改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工程,这项举措需要与其他一些举措并驾齐驱,方能避免出现表面上取消输液、暗地里仍“吊瓶林立”的现象。(罗志华)

G318南陵界至青阳段 改建工程(一期)正式通车
中山入选“40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城市”
呼和浩特市各地举办大型义诊及医联体签约活动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政务与营商环境 湛江市中介超市正式运行
大货车拐弯 骑行男子遭碾轧
取消门诊输液为何仍“吊瓶林立”
[网评]学习贯彻新《条例》 让铁纪利器生威
南河小区“梳妆打扮”靓起来
船山区委书记曹斌到永河园督导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佛山制造如何挺进“雄安城建第一标”
省委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查组向新化县集中反馈上半年督查情况
给“失独、空巢母亲”过母亲节
情系老区 心牵学子 140名准大学生获老区育才奖学金
锦州市审计局召开县(市)区审计局长座谈会
魏县经济开发区污染源普查宣传和清查工作圆满完成
洛阳市政协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海口首届藏书票暨小版画展开幕 70件精美小幅佳作亮相
桦甸市球类运动会羽毛球项目开赛
翻越闸机进站的朋友们:你们的素质丢在地铁闸口了
日照开发区构筑完整汽车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