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获全省规模企业改制工作绩效评价第二名

济宁新闻网济宁讯(通讯员 徐艳东)自全省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工作启动以来,我市自我加压,强化举措,全市规模企业改制工作成效显著。近日,在全省2017年度规模企业改制工作绩效评价中,我市被评为第2名。
完善机制,压实县市区主体责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规模企业改制与挂牌上市工作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年初下达任务目标,与县市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并配套建立月通报制度,定期督导、约谈,督促县市区落实规模企业改制工作主体责任,提高县市区工作的积极性和紧迫感。截至5月底,今年共新增完成改制企业135家,累计完成1108家,占省定改制总任务的93.11%,超出省定时间节点任务目标24.78个百分点。
多措并举,增强企业改制动能。去年以来,我市相继开展“走进上交所”“走进深交所”“走进新三板”等走进资本市场系列活动,组织重点改制后备企业负责人近距离感受资本市场发展氛围,企业改制挂牌上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改制工作氛围,4月16日,举办齐鲁股交中心济宁企业集中挂牌活动,全市60家企业实现了齐鲁股交中心集中挂牌;6月29日,启动开展资本市场专家“走进县市区”培训活动,通过持续宣传引导,企业改制效能进一步提升。同时,及时落实市级改制与挂牌上市扶持政策。
强化培育,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完善多级联动培育机制,及时将优质改制企业纳入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培育。抓住市级层面按季度召开政金企合作对接会的有利契机,定期向银行机构推介全市改制企业,引导银行机构不断加大对改制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我市开展业务,牵线搭桥帮助改制企业高效对接投资机构。邀请资本市场专家赴我市重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实地调研,帮助企业优化改制与挂牌上市方案。在全市范围内筛选10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成立工作专班,逐个开展走访调研,一对一强化辅导培育,不断加快重点企业上市步伐。通过改制培育,一大批规模企业成功对接资本市场,驶入发展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8家、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91家,已分别累计获得直接融资446.43亿元、2.41亿元和1.89亿元。

市人民检察院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内江多部门联合开展国道321线内江城区段环境综合治理
小区将搬迁 市民张先生家几棵大龄树急寻新家
偃师市创卫督查组督查创卫工作
东海:树牢红线意识 确保安全生产
我市获全省规模企业改制工作绩效评价第二名
襄阳首家国家矿山公园获批
元至4月荆州对外开放势头良好
和平以“四个到位”“六措并举”扎实推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
浐灞一中举办庆“六一”故事分享会
省市再次部署台风“山竹”防御工作,陈旭东焦兰生分赴镇区督导指挥
科技引路生态种植缙云茭白走出绿色发展新路
2018年全市教育工作专题研讨会举行
梅列区纪委监委围绕“大学习”活动制定个性化学习套餐
枣庄市质监局召开全市电梯安全工作会议
粗心旅客遗落公司公章 铁路警方及时寻回
荔城区:整治户外“乱拉挂”
5月我市CPI同比上涨0.5%
随县万福店镇人大代表调查走访贫困户
黑河市市场监管局参加省质监局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