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大道四方通达


公路通,百业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昔日的土路、砂土路变身为如今的沥青路、水泥路。
40年前,佳木斯无论是干线公路还是农村公路,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砂土路。
如今,我市干线公路全部实现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农村公路100%的乡镇、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通行里程缩短一半、佳木斯一小时交通圈、城市公铁互通零距离换乘,为百业兴创造了先决条件。
政策的确立,机遇的把握,推动了公路项目建设的大干快上,成为立项、建设、质量的动力和源泉。
197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每次公路建设机遇期出台政策,指导和推进公路建设项目落地见效。改革开放初期,抢修战备路,抚远、同江通上了砂石路,我市公路实现了砂石化;上个世纪末到21世纪初,干线公路“866”和农村公路“833”工程的实施,拉开了干线通畅、农路达标建设的序幕,干线公路基本实现了硬化;从2005年起,抓住国家“五年千亿”工程,三次改变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每年至少建设1000公里以上,农村行政村以上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2017年,抢抓国家路网调整的机遇,提前做好储备,干线公路由调整前的8条839.2公里调整为11条1546.8公里,我市干线公路养护里程新增707.6公里,增长84.3%,每年增加固定资金养护投入2000万元以上,农村公路路网也进行了调整,县道由原来的226.2公里增加到2137公里,增长近9倍,解决了改革开放40年来县道比例失衡问题,使我市公路建设项目库不断丰富,为“十三五”末和“十四五”随时随地争上公路建设项目奠定了基础。
政策指引方向,公路项目组织和建设者的大路丰碑,载入佳木斯公路建设史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先后多次成立公路建设项目推进班子,一次次政府政策的先导,一次次兴建公路机遇的把握,一次次沿线乡村、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一次次公路建设者的艰辛和努力,赢得了公路项目建设的先机。
改革开放40年来,公路建设项目组织者跑省进京协调、驻厅到部请示、争取立项支持;起早贪黑搞好组织设计、夜以继日抓好施工管理、保证建设质量;克服冬季备料夏季施工等困难,抓质量促进度,让项目早日交工服务于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公路项目组织、建设者的足迹,随着改革开放、公路延伸,遍布山水田林深处。“九五”修建了佳木斯至桦川公路和松花江大桥,消除了“万蹲路”,并使松花江两岸变通途;“十五”期间,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迅猛发展,京抚公路汤原至佳木斯段和桦川至富锦段及同江段、双桦公路桦川段、依饶公路桦南段、鹤大公路佳木斯至桦南段等300多公里交付使用,通畅环境成倍改善;“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建设农村公路近6000公里,2006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以1000公里的速度推进,“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建设的水泥路通向大山深处;特别是在“十三五”后期,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市委、市政府组织,部门协调,正在改扩建国道京抚公路汤原至佳木斯和佳木斯至桦川一级公路、县道佳木斯至横头山二级公路、佳木斯胜利西路一级公路,2018年开工建设,2019年交工通车,我市公路辐射能力、绿色出行等明显改善。佳木斯交通人为进一步发挥公路通行效能、满足畅通需求,继续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

市政协四届八次常委会议召开
任城区仙营街道综合治理坚守生态环保红线
红谷滩新区红角洲片区拟建设2条道路
市委常委、副市长孙矿玲深入延长县驻村调研精准扶贫等工作
市民政局联合市禁毒办、市强戒所在荷塘开展禁毒警示教育活动
金光大道四方通达
区城管执法局进行环境综合治理
南谯妇计中心举办人员培训班
美姑代表团到访顺德,携手攻坚脱贫
哈牡客专牡丹江新建站开始室内装修共设14个高铁检票口,30部自动扶梯
雅西高速连续降雪两周 融雪剂已用近600吨
吉林市督导组到桦甸市督查取缔“地条钢”工作
开展药品流通环节专项检查
点滴关怀 倍感温暖
猴嘴街道:聚焦发展高质量 力求强街新跨越
北京市出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实施方案
永不疲倦的“啄木鸟”——宿迁市扎实推进巡察工作综述之五
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刘杰职务的通知
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少年儿童共度“六一”儿童节
北辰区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