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政策让贫困患者看得起病

“如果没有这样的好政策,我现在就要在家里受罪了,家里条件差,根本没钱看病。”今年46岁的王庆是含山县经开区大王村人,今年10月以后,她前后两次在含山县医院住院,因为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其在住院期间所有政策范围内的费用均由政府承担,自己没有出一分钱。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健康脱贫兜底“351”及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180”民生工程,让贫困患者看得起病。根据全省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的规定,贫困患者在省内县级、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分别为3000元、5000元和1万元(简称“351”工程)。而从今年10月份起,我市进一步降低标准,将贫困患者在省内县级就诊个人年度自付封顶线设定为“零起付”。截至10月底,全市“351”医疗兜底保障4775人次,支出资金132.7万元。
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180”民生工程即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一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三保障一兜底”综合医保补偿后,剩余合规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市建立“180”补充医保“一站式”结算,在省规定的“180”政策基础上再增加10个点的报销比例(简称“190”),含山县、和县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完成了“三保障一兜底”和“180”补充医保系统升级改造及互联互通,贫困人口在医疗机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全面实现了政府兜底保障和“180”补充医保同步精准核算结报,实现了医、患、管三融合,“180”民生工程项目更有效地得到了落实。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市农村贫困人口“180”政策受益13079人次、补偿1608万元,实际补偿比达到95.99%。
记者王燕 通讯员张小平韦曾香

2018年10月26日民生热线
振兴农村文化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分水关上沧桑古道:见证赣闽商道千年变迁
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组赴临颍县 就《漯河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征求意见
小义工卖报献爱心!一小时义卖近400份《梅州日报》
惠民政策让贫困患者看得起病
铜川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举办退休同志座谈会
开福区百善台社区成立健康共享中心
香洲区牵头召开“翠屏排洪渠”治理整改工作会议 力争一个月解决“黑臭”问题
我市公办幼儿园、小学秋季入学报名现场火爆
我市抓实示范培训打造“领头雁”队伍
彰武县兴隆山镇开展“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党建拓展训练活动
凤阳做好纪检监察全面融合新文章
关爱留守儿童 构建温暖港湾 我市今年将新建5个“幸福沙澧”婚姻家庭服务中心
华安沙建:村企共建 助力乡村振兴
民政部门全力应对台风“山竹”
今年1月至7月三亚161人受党纪政务处分
创新形式切实强化中心组学习
北京市优质中医药资源将逐步延伸到居民身边 7家三级中医院社区设点
全市县域经济突破现场会走进江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