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色

古诗词中常见“秋色”一词,如李白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贺的“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岑参的“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由于时代的原因,古人眼中的秋色是肃杀的、悲凉的,正如欧阳修写的“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生逢伟大的新时代,我眼中的秋色多姿多彩、缤纷斑斓、美如画卷。
秋之绿。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盛夏之后的秋天依然是一片绿色,乃至整个秋天也都是以绿色为基调的,但秋天的绿不同于春天的绿。春天的绿是嫩绿,是浅绿,是羞涩的绿,是星星点点的绿,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绿,而秋天的绿延续了夏天的深绿、浓绿,是蓬蓬勃勃的绿,是热情奔放的绿,是直冲视野的绿。相比之下,我更爱秋天的绿色,秋天的绿色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更给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秋之蓝。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天在一年四季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空湛蓝、高远。秋天的蓝是深沉深邃的蓝,是纯净明亮的蓝,是无边无际的蓝。秋天的蓝占据了整个空间,天空偶尔飘过一片白云,反衬托得天空更加蔚蓝,恰如一个美女,身着蓝色裙子,颈间系了一条白纱巾,真是美艳无比。在秋天蓝色天空映照下,秋水也变成蓝的了,秋天的溪流,温和而平静,洁净而明快,潺潺地流淌,愉快地歌唱,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抓住了秋的特质,咏出了秋的本色,写尽了秋的韵味。
秋之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晚秋之时,最红的莫过于枫叶,故杜牧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成了人们的最爱;作为山城阳泉人,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翠枫山的红叶,秋天来临,翠枫山那满山的红叶吸引了无数的游客,那些红叶单看如同燃烧的火炬,远观胜似升腾的火焰。红是胜利的象征,毛泽东词云:“万木霜天红烂漫”,表达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红是成熟的标志,深秋之时,枣是红的、苹果是红的、山楂是红的、葡萄是红的……红叶还是爱情的信物,唐代红叶题诗喜结良缘传为佳话;1954年,周总理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邓颖超给总理写信,信中装一片红叶,写道:“红叶一片,寄上想念”,表示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秋之白。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这首古代有名的《四时》诗写出了秋天不同于其他三季的又一大特征是秋天夜晚的月光格外明亮,秋天的月光最清纯、最柔和,如水、如沙、如雪,给人一种清爽、清凉、清静的感觉。“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这是三国诗人曹丕笔下妻子思夫的秋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眼中白露之夜思念兄弟的秋月;“家家乞巧望新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此为唐代诗人林杰眼中七夕的秋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八月十五夜的秋月。古代诗人借秋月抒怀者不胜枚举。尽管在不同诗人眼中,秋月代表着不同的意象,但其共同特点就是秋月是洁白的、美好的、有情有意的。
秋之黄。秋风送爽,大地流金。秋天的树叶不一定变红,但绝大多数叶子都会变黄,这是植物生长之规律,也是大自然神奇的戏法。我之所以最爱秋天的黄色,不是吟咏那些即将离树归根的黄叶,不是赞美它们“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而是因为黄色是万物成熟的标志色,是大地母亲的丰收色,是令人激动的美好色。秋收时节,你看吧:黄澄澄的玉米、黄灿灿的谷穗、金黄的大豆、金黄的柿子,整个世界都变成金黄色的海洋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今年的秋天更是让农民朋友们欣喜异常。在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历史时刻,在麦粒金黄、稻浪翻滚的秋分时节,中国农民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丰收节。金秋时节喜事多,经济长、粮增产、军事强,国泰民安;丰收节、中秋节、国庆节,佳节相连。尤其是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更激励着13亿中华儿女崇尚劳动、辛勤耕耘,奋力书写人生的最美篇章、创造生命的精彩辉煌。
秋之色,让人流连,让人陶醉,给人希望,给人鼓舞。

白衣天使与爱同行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团体献血
【现场】第十八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宝鸡东岭村开幕
年俗年味年故事 安吉路幼儿园开学活动别具一格
德阳经开区首部廉政微电影开机
九湾高皇小学多渠道进行“义保”宣传
秋之色
我镇严阵时待做好防御台风准备
学府公园便民服务受到游客赞誉
镇江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正式运转
新宁县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8省上调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你所在的省份涨多少
醉酒驾驶摩托车酿祸 撞上电线杆一死一伤
市关工委举行图书捐赠仪式 引导学生读书爱书
学习随想|赵书刚:将先进经验与新泰实际结合
宜昌首创安装“鹰眼”助力湿地保护
期待!今年嘉兴这些地方将开展5G试验网试点建设
双河路通往天香路路口已封闭,交叉口交通秩序井然
东丰县拉拉河镇多举措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私占共享单车 7人被依法行拘5天
镇公安分局召开2017年度工作总结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