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穿越国境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穿越国境
小断面盾构施工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又传捷报,11日凌晨,全长1127米的管道成功穿越国境线,与俄罗斯境内的接收井平稳对接。据了解,这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条黑龙江盾构隧道管道安装工程,这种新的安装工艺填补了我国小断面盾构隧道安装大口径管道的技术空白,创造了历史。
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是我国能源战略中重要的一项工程,是我国引进境外油气资源所建设的最大口径、最高钢级、最大输送压力的管道工程。这项工程在我省境内及俄罗斯境内都要经过高寒地区,对施工要求异常严格。同时,这项工程也是我国首条智能管道建设的试点工程,可实现管道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
以往,盾构隧道管道安装采用在隧道内进行管道组对焊接的方式。此次管道安装工程按照设计要求,隧道直径2.44米,管道口径1.42米。管道进入隧道后,左右缝隙不足50厘米,人根本无法进入。因此,此次采用的是竖井内组对焊接,而这样的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
为保障焊接质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部多方协调,专门从俄罗斯采购调配同等口径、同等材质的钢管,用于焊工岗位练兵使用,有效提升专业技能。施工单位严格遵循“依法合规”原则,提前对隧道内管道焊接方案反复审核论证,确保方案的完备性及可行性。为适应中俄东线智能管道建设的要求,在穿越段管道焊接施工现场,每根钢管、每台设备、每名员工、甚至焊接完的每一道焊口都有自己的二维码身份证。施工现场的每台焊接设备、防腐设备都安装了工艺参数采集系统、数据储存器、数据传输系统,将生产工艺过程信息进行采集、储存与上传。通过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查看每一道焊口在焊接过程中的实时视频和关键数据,便于现场施工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历经2499.5个小时不间断连续焊接作业,随着隧道内平巷段管道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完毕,宣告小断面盾构隧道施工顺利完成。
黑龙江日报记者 蒙辉

“都市赶集人”:拆除集市顺应城市发展
朱再保任铁山水库水源地环境保护顾问
我市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实现监测全覆盖
建立警银、警保、警邮车驾管便民服务站布建“社会办、就近办”业务办理网络---车管改革新举措惠及群众
方伟调研市郊铁路工作方案时指出 尽快开行市郊列车 满足百姓多元化出行需求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穿越国境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2017年第三批医用耗材(血液淋巴瘤科)采购招标二次公告
贵阳市新增电子警察点位公示
罗坊镇彭家村成立红色传习所
上高县宅基地试点打好三张牌
这10个最容易忽视的“致命”违章行为,你一定要小心!
永州军分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在冷水滩召开
综合配套工程加快推进 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兴起 沿海经济带引领全市经济“蓝色崛起”
教育部:绝不姑息自主招生弄虚作假
上万斤富硒小米周六爱心义卖
上半年徐州市法律援助案件量同比增长20%
石棉县委书记苟乙权提出近期防地灾和巡河要求
流金岁月文化联接 搭建贸易互通桥梁!1980青春圆梦园分会场开幕
市质检院开展“妈妈式”技术服务
我市开展食品安全“百日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