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成为人类观念和实践史上重要的思想事件与行动存在。它既将文化交往、价值塑造、实践创造等议题显现在人类的思想空间,又表明了自身改变现实与自主创建的实践力量。在文化融通、价值凝塑和实践建构的面向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显现了对人类交往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不懈坚守与深度自觉,并以独特的方式彰显了人类巨大的思想建构性和实践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其发端之时就有明显的实践指向,它对中国实际的观照和对中国问题的直面即为明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真理性在中国实际、问题、现实需要中找到了确证;另一方面,中国的实际与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照中得到了改变、应对与解决,中国的历史走向、社会风貌、制度架构、政治生活及精神生活也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诠释中获得了新的形式与内容。
不过,以马克思主义“化”中国虽然实现了改造中国社会、革新中国制度、重塑中国价值体系的初衷,但不一定构成坚守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因为中国语境中的时代变迁、时代课题与现实实践有可能会超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语境与实践构想,中国境况自身的复杂性有可能会超出马克思主义固有文本的解释空间。这样一来,就有必要在始源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基础上,补充一个由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来充盈的实践文本,这有赖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以自主建构的理论使命感为其赋予理论活力与智性表达。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我们曾经有过有效直面和应对中国社会现实从而自主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成功范型,比如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前者重构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经验,后者扩充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认知定位,重构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现实地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践履者以勇于变革、敢于创新的战略眼光和实践气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引入了21世纪,使得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闪耀着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趋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为经济全球化语境中多元复杂的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它们正日益凸显着自身的示范效应,进而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同时在新时代的实践洪流中自主建构了具有高度理论主体意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必将指引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伟大功绩。
来源:《光明日报》
(胡军良)
《反恐怖主义法》颁布两周年 三台县组织集中宣传活动
市教育局: 积极部署主动作为 综合施策扎实推进
传承四印苗非遗 助村民增收致富
我市市管干部集中轮训班(第一期)结业
突出招大育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向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平湖模式”影视生态圈启动打造
南明区太慈社区开展“身边好人”事迹宣讲活动
应对连日暴雨 南宁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咚咚咚锵!万林湖物业敲锣舞狮给业主拜年
大利派出所红色文化花园揭牌
[青羊区]青羊区群团服务中心举行“2018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
这是什么剧情!老婆与情人争执,老公将情敌捅伤
印台区启动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
住建局开展“过生态祥和春节、拒燃烟花爆竹”活动
餐饮成宜宾购物中心运营“功臣” 同质化等问题凸显
中央军委向武警部队授旗仪式在北京举行
曾20余次参加对日空战 内地最后一位飞虎队员在津逝世享年99岁
公园湖边有人宰杀活鱼 有关部门:派人到现场查看和处理
省教育厅等三部门对我市幼儿园经费保障等工作进行联合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