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知止堂义学迎来了“国学浸润邻里、涵养时代新风”10周年庆活动,自2008年开始,20多名传统文化爱好者组成的核心骨干队伍、累计志愿服务达到7000多小时,为3000多人次的青少年带来了国学、民俗活动——
免费学习国学,
通城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家
知止堂义学取自“知止而后有定”,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南通田家炳中学初三学生陈嘉仪在幼儿园时就在知止堂义学聆听国学经典,在8月30日晚上的十周年庆活动现场,落落大方的陈嘉仪为大家演奏了一曲优美的古筝曲。如今已经长大的她,也在成长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期望。
和陈嘉仪一起长大的,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孩子,知止堂义学便是他们共同的家。
2008年,知止堂的发起人、领路人胡晖莹热爱国学,但她觉得那时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并不浓厚,如果能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民俗,那该有多好啊。因此,在北濠东村社区的支持下,她创办了知止堂。刚开始的时候,来知止堂学习的孩子不多,由于古文有些晦涩难懂,一些孩子读着读着就睡着了。对此,胡晖莹并不气馁,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笑着说,孩子在朗读声中入睡也挺好的。
在胡晖莹的坚持下,经历了10年风雨历程,知止堂义学犹如一株小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20多名传统文化爱好者组成的核心骨干队伍、10年来累计志愿服务达到7000多小时、前后有3000多人次的青少年参加过民俗活动、北濠东村社区、文化馆少儿国学班、凤凰书城青少年国学公益读书会3个教学点先后成立。现在,从“听书”到“我读你猜”,从“空中课堂”到“遇见阅读”,从线下到线上,知止堂义学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传统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孩子们的心中落地生根。
在过去的10年里,知止堂收获的不仅是孩子的成长,还有团中央青年之声、省国学堂、首师大儒学实习基地等诸多荣誉,除此之外,知止堂设计的项目也屡获殊荣, “童声里的经典”项目获得2017年江苏省青年创益项目大赛铜奖、“青少年儒学大使孵化工程”项目获得团省委青年公益项目大赛优秀奖等。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众人参与推动国学热潮
了解知止堂的人都知道,这一课外课堂已经不仅仅是传播国学的基地,更成为了江海志愿者大家庭的一分子,这和胡晖莹的默默付出密不可分。10年的志愿服务,从500份的讲义准备,到2600多小时的义务教学;从1000多篇博文、10000多条微博的发表,到30多万次的博客点击……走近胡晖莹,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这样的一组数字。
更难能可贵的是,胡晖莹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知止堂的工作是自己额外“另找的”。在这10年间,胡晖莹克服了单位的忙碌、家务活的劳累,风雨无阻。课堂上,她先后完成了《弟子规》《大学》《中庸》《笠翁对韵》《孟子》《诗经》等经典篇目的授课,有1000多名孩子在她的课堂上接受过免费的中华经典文化的学习,3000多人次的学生参加过她组织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民俗活动。
胡晖莹的付出也为她带来了许多荣誉:“江苏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江苏省全民阅读先进个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
不过,胡晖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知止堂,义工老师10年数千个小时的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记者了解到,义工老师群体来自各行各业,其中,刘艳萍老师是一名从事一线语文教学十多年的教师,从带儿子读经到正式成为义工老师,从中学老师到“小学老师”的转变,从《笠翁对韵》到《诗经》,课堂气氛从沉闷到活跃,刘艳萍的累计服务时间已达1100多个小时。作为一名党员,刘艳萍用无私奉献代替了功利心,树立起了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奉献精神。
在知止堂,还有这样一群家长义工。
学员顾任思雨的爸爸在2011年加入了知止堂首批家长义工的群体,7年来,已经服务了52场。晚会当天,他再次扮演了义务摄影师的角色,为大家记录下值得回忆的瞬间。顾任思雨的妈妈也在2013年加入知止堂的网络读书会义工群体,目前已经服务了116场次。“这个家庭很好地体现了知止堂义学的办学初衷:培养一个孩子,带动一位家长,在一个家庭中形成经典诵读的氛围。”胡晖莹感动地说。
十年坚持不懈,
见证数千孩子成长之路
记者了解到,在知止堂16名骨干义工中有9名是中共党员,坚持10年也许对普通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对于团队中的党员来说,为人民服务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胡晖莹表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他们只是在基层默默地为居民服务,践行着一个党员的诺言。
如今,知止堂已经成为北濠东村社区“党建+社会组织”的一个典范,胡晖莹说,知止堂义学作为北濠东村社区的一个资深文化类社会组织,多年来在党建引领下,在党员引路人的带领下,在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忘初心,一路前行。另外,胡晖莹还认为,对党的热爱,对国家的认同,这和国学相辅相成,党建工作不仅可以让团队更加团结,还有助于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入心,在诵读经典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民俗活动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在追忆前贤中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建设越来越完善,团队越来越有凝聚力,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10年后的今天,收获便显得很自然。
如今,陈嘉仪已经是知止堂的“元老级”学员,除了坚持诵读经典,她还勤于练琴,每日不辍。胡晖莹还记得,陈嘉仪刚学古筝的时候,上台表演很紧张,但如今,她不仅能够自然在面对台下上百位观众,更挑起了在2014年青年公益项目创投大赛中进行述职的重担。在那次比赛中,包括陈嘉仪在内的知止堂队伍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孩子们的改变胡晖莹看在眼里,孩子们的坚持她同样欣慰。小学员宋堇荁风雨无阻、一课不落,2013年一个暴雨滂沱的下午,不少孩子放弃了当天的课程,但宋堇荁却坚持前来,当天,胡晖莹与宋堇荁进行了一次“一对一”的课程。
胡晖莹说,知止堂秉承“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堂训,学员们通过国学知识的学习,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自强的力量、兼容的气度、灵变的智慧,进而具备优雅的情怀和出色的文才。当然,能取得这样的效果离不开学员们坚持不懈的学习。
记者龚丹 通讯员江莉萍 陈曦
知止堂义学十年精彩活动回顾。(资料图片)
■公信力
非营利组织被社会、民众和捐赠者的认可,即志愿组织的公信力是志愿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之一。目前,公众逐步认识到了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服务提供者的价值。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线。一个无效率的、不以公众利益为导向的非营利组织,必然无法获得公众的信任。
市科技局开展庆祝“七一”走访慰问活动
结对帮扶 携手共进
孙建友出席市公安局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
市行政审批局列出45条作风负面清单
市科技局召开三季度垃圾分类培训会
10年志愿服务,一路传播国学智慧
688人为女孩众筹学费 捐款人:钱不用还了 记得实现梦想
我区组织收听收看全市扶贫脱贫工作电视电话会并迅速部署落实
沁雅社区:开展“低碳有约,生活爱环保”主题系列活动
三洲北泵站工程进展顺利确保安全度汛
串联四区一市 地铁8号线北段2020年6月开通
志愿服务队来梅访贫问苦丰顺3户特困家庭获资助
加大科技型企业扶持力度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市政协领导到深圳中山珠海走访历届香港委员时寄语 为促进港茂两地繁荣稳定再作贡献
我市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大秋作物重大病虫发生与防治
市教育局近期获得全省通报表扬
深圳地铁9号线西延线举办观摩会
李春鸽在吴起县马湾村、李桥村进村入户调研时强调
浙江日报头版头条|花鸟乡党委书记杨玉斌:海岛守护者 家园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