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已形成湛江商务中心、金融中心、休闲文化中心的格局。
五年来,伴随着钢铁、炼化、造纸等重大项目落户东海岛,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湛江开发区主动承担起工业主战场的使命,落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抓手”,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出实效,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续写国字号开发区的新辉煌。
5年时间,不断刷新的经济数字,显示了开发区打造湛江最大经济增长极的实力担当。2016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309.95亿元,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1%;实现工业总产值442.90亿元,是2012年的1.8倍,年均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253.08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19.8%。2017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1到6月实现gdp183.16亿元,增长18.2%;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22.13亿元,增长56.0%。开发区以连连盛事、铿铿足音,为湛江振兴发展作出了精彩诠释。
对标世界先进 产业航母扬帆起航
曾经只有渔船停泊的东海岛,不断刷新吨级的远洋货轮,正在改写这座农渔海岛的历史。一艘艘满载钢材的货轮鸣笛起航,由宝钢湛江钢铁公司制造的热轧、冷轧钢卷、厚板等产品,不光面向华南、辐射东盟,还从这里远渡重洋出口意大利等国。
从中国钢铁矩阵中最年轻的后起之秀到能代表中国钢铁先进水平参与国际竞争的绿色钢铁,湛江钢铁基地只用了短短数年时间。作为湛江开发区目前已建成的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湛江钢铁2013年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约500亿元。2015年9月25日1号高炉成功点火,不到一年后的2016年7月15日二号高炉成功点火,,2017年8月17日1550冷轧工程产线贯通,湛江钢铁在建工程全部完成建设并顺利投产。今年是湛江钢铁两座高炉同步运行、全面进入生产经营的第一年,当前,湛江钢铁产量稳步提升,成本优势、产品竞争力凸显。
一墙之隔,中科炼化项目正朝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化基地提速建设迈进。项目于2016年12月开始全面动工,目前,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码头围堰、中护岸施工、重件码头及滚装码头等施工完成。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创造约6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和230亿元人民币的税收。目前,开发区已将项目二期提上议事日程。
东海岛已经成为国际知名高档纸生产基地——冠豪高新东海岛特种纸产业基地是三大产业航母项目中最早投产的,是全国唯一增值税发票用纸生产商,生产的无碳复写纸原纸、热敏原纸、防伪原纸等特种纸原纸,远销全球。
湛江工业三大产业航母,以世界一流的标准在湛江工业主战场——开发区东海岛的广袤土地上铿然起航,驰骋未来,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临海钢铁基地和绿色碳钢生厂基地、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化基地、国际一流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造纸产业基地等“梦工厂”正在快速崛起。
园区星月同辉 航母战群格局初显
为做大做强“三大产业航母”配套产业链,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湛江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特别是市委书记郑人豪、市长姜建军的有关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开发区确定了“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大手笔建设钢铁配套产业园区、石化产业园区和纸业产业园区,派出专业招商队伍上门招商、异地办投资推介会……重大项目的磁吸效应,吸引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项目落户,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航母战群”已初具规模,星月同辉的产业格局气象初显。
规划建设6平方公里的钢铁配套园区,目前已有60个钢铁配套项目落户(含湛江钢铁基地内2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3亿元,已建成投产的有盛宝科技、恒翔机电、宝钢物流基地等39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的有武船船舶等21个项目。
规划37平方公里的石化配套产业园正在推进供水、供电、道路、通讯、公共管廊、污水处理厂、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内京信东海电厂、华南联合、湛化多功能化肥、东海岛港区公共码头等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10多个重点项目已落户建设。目前,湛江开发区正加强与全球石化园区规划设计最权威的公司合作,与世界领先的化工企业对接,合作共建石化产业园。
同时,开发区充分利用钢铁、石化两大项目隔墙建设的有利条件,全力构建钢铁—石化循环产业园。投资10.5亿元的中国诚通综合物流园项目今年1月4日动工建设。高新产业生态园和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园也在筹备之中。
2013年度,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获全省考核第一名;201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被评为“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100强”;2016年,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31%,在全省15个示范性产业园区中增幅排名第一,获得2016年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展览会“最具投资价值园区奖”和“中国循环经济推广先进园区奖”;在2016年度全国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湛江开发区排名为历史最前;今年湛江产业园区获“广东省五星级服务园区”称号。
城乡扩容提质 谱写统筹发展新篇
作为经济增长极,为打造强大承载力,湛江开发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东海岛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从一条大路走到海边,到今天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得益于交通建设,东海岛内“一环三横四纵”路网初步形成,目前新开工建设钢铁大道,准备动工建设总长约55公里的东海大道4条扩建道路。东海岛铁路、东雷高速公路正在全力推进。 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公共服务和公用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建设;教育设施优先优化健全。
东海岛开发热火朝天,而在建成区这边,一场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的好戏也正在上演。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开发区建成区已成为湛江的中心城区,形成湛江商务中心、金融中心、休闲文化中心的格局,并将赤坎区、霞山区连为一体,推动湛江从中等城市迈进现代大城市行列。
湛江加快振兴发展步伐,给开发区带来了新定位、新规划、新机遇。目前开发区建成区强力推进“优二进三”计划,发展总部经济,培育高新企业,国联水产、冠豪高新等上市公司发展形势喜人。同时,加快推进湛江中央商务区建设,打造第三产业发达、商贸设施齐全、生活环境优美、居住生活配套和滨海城市风貌特色突出的城市客厅,积极引进大型商贸、金融、酒店、服务企业的一级总部或区域总部,形成科技型企业总部、科技企业孵化器、商贸综合服务区、金融总部办公区、滨海休闲娱乐区、酒店办公综合区、现代服务企业等现代化城市功能高度集聚的中心城区,大大提高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发区将积极落实好“三大抓手”实施方案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高规格做好实施方案,全区联动,分解任务,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钢铁、炼化、造纸三大产业服务工作;全力做好“三大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提升产业园区承载力;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动工建设;围绕“三大产业”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做好“优二进三”文章,搞好“三旧”改造,培育现代商业;加快东海岛工业新城建设步伐;做好公共财政、土地财政、金融财政等“三大财政”,全力破解发展建设资金问题;做好征迁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更多建设用地指标,为开发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市委常委、湛江开发区党委书记梁培表示,在湛江加快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的征程上,开发区将不改初心,继续以敢为人先的姿态,聚力攻坚,承担起打造湛江工业主战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历史使命,为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文/郭丹 王劳森 图/郎树臣
日媒:日本蔬菜受灾缺货 中国蔬菜成“救命稻草”
我镇开展春节非法储存烟花炮竹大检查
昨日市区最高温34.4℃ 热浪预计将持续到本周五
省运会少数民族项目竞赛开赛
陕西首届太极文化节将在我市举办
开发区:凝聚振兴湛江工业磅礴之力
山西省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4%
2018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排行榜出炉 顺德排名全国第七
物价重返“2时代” 一季度潮州CPI上涨2.2%
2018福州中考采用A卷 中招采用考后未知分填报平行志愿
市烟草局组织开展“3.15”卷烟打假成果宣传周活动
“极地冰原”
团市委等单位联合开展“八方援 关爱瓜农 青青有爱”购瓜活动助瓜农解决卖瓜难题
昆明与利物浦校园足球合作项目开展3个月
中非合作新时代——志向相合
顺义区地税局参加“一助一”帮扶村“民主日”活动
泾阳合力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零陵:抓党建促脱贫成效显著
农业农村部调研组来宜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