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五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完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立“规矩” 

   随着食用菌、肉(蛋)鸡、锥栗等三个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项目日前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我市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一个涵盖茶、竹、食用菌、肉(蛋)鸡、锥栗等南平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框架已搭建完成,我市绿色农业发展将有“标准”可依。
 标准制定:
 既“本土”又科学
 作为农业大市,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今年4月,全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规划座谈会召开,提出要建设南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随后,由市质监局牵头,联合农业、林业部门成立了南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小组。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从我市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的农、林、牧、渔领域大宗产品入手,通过广泛调研,调查摸底,首先确定了茶叶、笋竹、锥栗、肉鸡、食用菌等五类产品作为标准体系编制的目标对象。
 市质监局总工程师刘志华介绍,在编制过程中,为使标准体系既切合南平实际又具前瞻性、科学性,市质监局一方面进行充分调研,组织项目组分赴十个县(市、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当地农、林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座谈,充分掌握产业发展和标准化方面的问题和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借智引脑”,组建“智慧库”,邀请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召集高素质、高学历、标准化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专家队伍,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把脉开方。其中,仅茶、竹两个项目建设就吸纳了22位省、市业内权威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按照分类制定、稳步推进的原则,项目组充分发挥“百日攻坚”精神,于6月底完成了茶产业、竹产业两个标准体系编制任务,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完成了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一年完成的任务。12月中旬,锥栗、肉(蛋)鸡、食用菌三个产业标准体系也编制完成,至此,我市完成5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标准体系,涉及各类标准900余项。
 意义何在:增活力凝合力
 产业标准体系已构建完成,那么标准之于企业,到底意义何在?
 “如果不参与标准的制修订,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注定要出局。”武夷星茶业副总经理晁倩林说,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标准的活力在于应用”,这是从政府到企业广泛形成的共识。武夷星茶业是我市茶业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典范,始终将标准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奠基石。公司从2005年开始进行企业内部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了高于行业的企业标准。其中,仅茶园农事管理就有33项标准。有“标”可依、贯“标”必严,使武夷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市茶业行业的龙头企业。2017年在国家标准委举办的全国农业标准化培训班上,武夷星代表我省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经验发言。
 “产业标准体系对于区域品牌建设至关重要,有利于整个行业规范发展。”建瓯华宇竹业副总经理吴春兰认为,只有每个环节有标准,竹产业发展才能有质量提升,竹加工企业才能形成强大品牌合力,才能抱团发展走出去。
 刘志华说,下一步,我市将依托产业标准体系编制成果,建立标准信息共享平台,为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提供标准查阅,为我市企业采用国际国内标准,积极参与标准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市农林、质监部门还将结合我市绿色产业发展规划,遴选一批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开展标准化试点和示范工作,通过试点示范指导企业根据产业标准体系框架,结合自身产品结构建立并实施覆盖生产加工全过程的企业标准体系,促进标准化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和落地。

襄城县2018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骨干培训正式开班
漳州车在厦门北站无证载客被查 还大呼是“顺风车”
湘潭市召开2018年总河长会议 部署河长制湖长制工作
用高质量发展实绩,交出优异的新时代发展答卷
四川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实施规定出台
我市五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完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立“规矩” 
刘小鹏同志一行赴延川县东圪塔村、张家屯村住村调研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村改革工作
通师二附入选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为全省教育领域首家
2017年度渭南市住建局系统总结表彰大会胜利召开
镜头下的老安阳
怀集举办老干部法制教育讲座
烦人的饭店油烟,让居民苦不堪言
孙立成到潍北监狱监管改造现场和潍坊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研
沭阳近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灵昆街道召开下半年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会议
“黑校车”上路 交警及时查处
热情邀约校友春节回沈看看
市农业局迅速传达落实市消安委《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宣贯会议精神
胡运星带队到南门村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阜阳之友联谊会成员到颍东区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