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场主体突破43万户

  9月27日我们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8年9月底,义乌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3万户,占金华的一半,浙江省的十五分之一,全国的千分之四。
  改革开放40年,义乌始终牢牢把握住主体培育这个核心,不断放宽主体准入门槛、拓宽主体准入领域、丰富主体结构形式,全力打造一个“宽进、高效、严管”的主体培育示范区、一方不设围墙的创业创新热土,市场主体在增长速度和多元化方面都亮点十足。
  市场主体增长呈现“加速跑”
  “现在办理营业执照,在家里通过‘义网通办’就能办,一次都不用跑。”9月27日上午,义乌市弘兴模具有限公司经办人蒋女士在收到邮寄的公司营业执照时高兴地说道。
  在如今的义乌,像蒋女士这样享受着政策红利的市场主体越来越多。2011年义乌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市场主体增长开启“加速跑”。
  据统计,义乌市场主体数突破第一个10万用时近30年,第二个10万用时6年10个月,第三个10万用时2年8个月,第四个10万用时1年11个月。义乌是全国县域范围内主体数量最多、结构最宽、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县域个私经济的样板和缩影。
  网商“店小二”群体增势迅猛
  义乌皓科电子商务秘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当时成立电商秘书企业,看中的是义乌电商发展势头良好,提供托管服务前景良好。”皓科公司有关负责人郑才锐说,公司成立三年来,已经托管电商企业500多家。
  从有形市场到有形与无形融合,17年间,“电商换市”成为了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像皓科公司这样的电商主体如雨后春笋。从2007年开始,义乌电商主体新增迅猛,在之后的十年内一直保持着高达87%的年均增长率。目前,义乌全市电子商务主体总数高达11.7万户,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而在2018年新设的3万多户电商主体中,每两名新增的“老板”中就有一名是网商“店小二”。义乌的内贸网商密度居全国第一,外贸网商密度居全国第二。
  公司制企业数量两年翻番
  “以前开公司,要把一定的资金存入银行,才能申请注册登记。很多创业者由于缺少这笔资金,而被挡在了门外!”义乌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介绍。
  2013年义乌率先在全省启动两轮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筹建登记”“注册资本认缴制”等8项走在全国改革前列,并借助小微企业成长计划、“个转企”等一揽子帮扶政策,重点加大对公司制企业的培育。商改以来公司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16年增速超过50%。
  2017年义乌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公司注册登记更加便利。2017年以来净增公司4.83万户,目前在册总数超10万户,接近2016年底的两倍,位居全省县域第一。
  外资主体培育走在全国前列
  义乌外商云集,产品远销全球。义乌对外资主体培育和注册登记的探索也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在2010年前,就先行先试先后发放了全国首张香港居民和全省首张澳门居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并成为全国仅次于福建省的第二个允许台湾居民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的地区。2010年,义乌首推“代表机构和外资经营主体并存的双轨制”,颁发全省首家外资合伙企业营业执照。2015年,义乌外资合伙企业数量首次超过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
  2018年7月底,外资公司数量首次超过外资合伙企业,成为义乌体量最大的外资主体,近三年同比增长了300%,是全省增速的10倍。

我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一
翰墨情缘天地心——我眼中的书法家张仲亭先生
市领导深入校园督导教育系统创文工作
灌南县举行水上应急救援演练
浔龙河突发火警?长沙县安全预演为游客护航
义乌市场主体突破43万户
衡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DR)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翔安好声音火热开赛 少儿组海选60名小选手晋级
“雨水”中返程客流升温 北上广深“出门”最早
22位民警任南庄镇村(社区)党副书记
我市启动“耕读丽水、慈孝处州”大调研活动
省科技厅调研组来我市调研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深化校地合作 推动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
市领导带队检查防汛和城市排水防涝工作
全省河(湖)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袁明在盐亭分会场参加会议
绘就“绿色竞秀”新画卷
督察大队建立机关督察通报制度
【现场】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将举行开放三十周年纪念大会
市城管执法局:开展“节能降耗·保卫蓝天”宣传活动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青山区播洒绿色开启“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