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陈凤军)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冰天诗社成立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至今已有368年历史。6月10日,为纪念函可入沈370周年暨冰天诗社复社座谈会在沈阳慈恩寺举行。辽沈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彭定安、王向峰、李仲元、张玉兴、董文、李松涛等50余人参加座谈。
今年6月11日,是清初著名流人函可被流放盛京(沈阳)370周年,同时今年也是盛京名刹慈恩寺重修390周年。函可(1611年—1660年),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早年寓居南京、北京两都,与天下名流巨儒切磋论交,声名倾动一时。后因撰写《再变纪》而获罪,于1648年6月11日被清政府流放到盛京慈恩寺,成为清初第一位被放逐东北的流人,也是清代文字狱案第一人。函可发配到沈阳慈恩寺后,在辽沈地区生活12年,直至坐化。他先后撰写各种体裁的诗歌1400余首,由后人辑成《千山诗集》21卷。
顺治七年(1650年)12月19日,明末文坛名宿左懋泰迎来55岁寿辰。其好友函可邀来盛京、铁岭、尚阳堡等地的流人文士,在左懋泰的住处为其祝寿。寿宴上,函可提出一个建议:“我们何不效仿古来才子结社,也搞一个诗社呢?”因为身处冰天雪地的东北,所以诗社的名字叫“冰天”。从此,寓居辽东的文人高士,有了全新的创作平台,为推动东北地区的文化事业和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市审计局深入学习贯彻胡泽君审计长在自治区审计厅调研重要讲话精神
“扫码” 支付便捷不该成人民币流通“障碍”
全国第一张电子社保卡在福州签发
【三门县】三门:向高质量制造进军
品牌拉动:文登创意营销树全域旅游形象
东北第一个文学社团冰天诗社在沈阳复社
爱国奋斗,当好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
华安县举办“安华杯”气排球比赛
田金昌到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调研
倾力建设数字龙岩 更好造福社会百姓
富池镇港下村“借智”助推旅游发展
珠晖区3天查扣非法收运餐厨废弃物车辆10台
我市督导“七五”普法中期考评工作
暖秋收尾 明晚降温
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开展新学期第一次数学教研活动
市委党校举行2018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
新区开展校园安全联合整治
大力传承满族文化匠心打造旗袍之都
东莞市扎实推进第二次全国污普工作
烟台中心区4月新增143户具保障房资格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