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城勇担当 生产岸线变生态岸线


  图为:枝城鸟瞰图
图为:枝城西湖公园一景
图为:干部指导蜜柚生产
图为:枝城九道河乡村旅游节
图为:落户枝城的兴发宜都工业园
图为:枝城长江大桥
  名片
  宜都市枝城镇,古称丹阳,取自丹凤朝阳之意。它以宜都五分之一的版图面积、四分之一的户籍人口、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而举足轻重。该镇版图面积235平方公里,辖28个村、4个社区居委会,188个村民小组,由黎家坪、枝城和洋溪三个乡镇处合并而成。2017年,该镇在全国千强乡镇持续进位至223位,位居全省第三、宜昌第一。
  行走在宜都市枝城镇长江大堤,江水清澈,草木青翠,生机盎然。
  两年前,14.6公里的长江岸线枝城段码头散乱,作业线破旧不堪,到处粉尘飞扬、污水横流,周边群众怨声载道,堵门堵路时有发生;
  如今,34家码头取缔了25家,腾退长江岸线3.9公里,新植起成片生态防护林,沿线群众有了亲水平台。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壮士断腕、久久为功!
  目前,长江干线枝城段生态修复和城区环境综合治理、洋溪临港现代物流园两个项目全线启动。
  当地老百姓和干部群众充满期待:不远的将来,“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生态美景,一定会在枝城重现。
  1 坚守初心 打赢码头整治攻坚战
  一座码头,投资少则百万元,多则过亿元,拆除25座码头,触及利益面之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临近枝城镇长江边,“兴荣石材码头”的招牌还十分醒目。走近一看,码头早已拆除,置换出来的岸线种满了杨树。
  这座码头有18年历史,私人老板刘某投资超过1000万元修建。
  整治期间,刘某阳奉阴违,白天关门、晚上偷偷作业。镇里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对其耐心教育,刘某不但不停,还延长作业时间。无奈,相关部门开出10万元罚单。
  没想到,刘某交完罚款的当晚,继续通宵作业。
  多次劝说无果,镇政府果断采取措施:断水、断电、断路、断航,使码头无法作业。
  镇里坦诚相待,反复宣讲国家政策,做思想工作。经过3个月的“持久战”,刘某终于与政府达成协议。2017年底,该码头被成功拆除,前后耗时1年半。
  “这两年,我们遇到过各种阻力、经受过利益诱惑、遭受过举报威胁,一度也曾心力交瘁、彷徨纠结。“该镇党委书记阮晓阳坦言,“还绿于民、还水于民”的初心让大家坚持了下来,整治专班与40多位码头货场业主逐一见面,宣讲整治提升政策,研讨清退集并方案,最终打赢了这场利益交织、旷日持久的攻坚战。
  2 迎难而上 将绿色蓝图干到底
  整治岸线码头,只是枝城镇这几年发展的缩影。
  追逐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枝城镇也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经历着发展的阵痛。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动能不足;长江岸线码头整治,矛盾重重;征地拆迁项目协调,人手不够;生态修复环境改善,资金欠缺……为破解发展困局,该镇党政班子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坚定绿色方向、坚持竞进作为,坚定不移将一张“发展转型、环境转优、百姓转富”的蓝图干到底。
  化工产业向何处转、往何处去?
  总体谋划、凝聚共识,是第一课题。2017、2018年,该镇相关负责人连续两年在宜昌市人代会上提出把枝城化工产业园,纳入宜昌转型发展规划及加快建设的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枝城园区已成为宜昌两个专业化工产业园之一,投资25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工程全面开建,为宜都争当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赢得了空间。
  工业重镇如何支撑,挺直脊梁?
  转换动能、招大引强,是第一工程。投资18亿元的江苏锂电池新材料项目,该镇和外省某县市同时展开招商竞争,客商给出30天的交地时间表,该镇项目征迁专班仅用28天就完成了2个村320亩土地、17栋房屋的征地拆迁任务,客商感受到“枝城速度”,兑现承诺顺利签约。
  去年以来,兴发绿色生态工业园、湖北氢阳储氢新材料、华阳化工紫外线吸引剂、山东国瓷功能新材料、新洋丰肥业等一批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新能源项目落户化工园区,协议投资超过350亿元。
  3 奋勇担当 积极作为干好事业
  一个地方发展成效如何,干部是决定性因素。
  日前,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该镇党委书记阮晓阳说,落实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积极作为、敢于担当,首先就要从自己做起,对镇干部要激励引导,对村干部更要关爱保护。
  该镇有一位老同志,在多个乡镇工作过。后临危受命担任了某村党总支书记,到村不久,因对相关精神学习领会不够,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这位老同志主动辞职了。事后,阮晓阳多次找他谈心,解开了他心中的疙瘩。后来,一个项目拆迁在即,这位老同志担任项目协调组组长,3个月完成了306亩、26栋房屋的征迁及安置工作,受到相关部门嘉奖。2017年,该镇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及管理,打破村域界限,组建4个片区党委,这位同志又服从安排到某片区党委任书记,主抓的农旅融合项目有声有色,成为宜都乡村振兴的示范。
  镇机关一位年轻干部,也因工作失误受到行政警告处分,曾一度士气低落要求换岗位。镇领导班子不断鼓励他,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枝城干部的字典里没有“逃避”二字。慢慢的,这位年轻干部开始转变,处分期满后,这位干部被安排到一个重要岗位,领衔多个项目征地拆迁,用创新与担当书写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解决了干部观望多、实干少,顾虑重、动力弱,该镇党委还坚决向“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倾向开刀,对组织力弱、不敢担当的5名村党总支书记进行了调整撤换。
  “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枝城镇党员干部们说,这就是他们的座右铭与行动方向。
  链接
  向创新治理方式要效益
  枝城探索片区党委建设管理新模式
  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各村(社区)分布区域又较广,如何进行有效治理?
  枝城镇党委在基层党建整市推进工作中,率先推行片区党委建设新模式,提升了基层组织力。
  该镇把32个村、社区组建成四个片区:沿江片区、两河片区、洋溪片区、黎坪片区。每个片区筛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在职和退休副处、正科级干部担任片区党委书记,专职委员从具备较高素质并且愿意长期从事农村事务的年轻、高学历村(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里精挑细选。4个片区党委分别由镇党委4名正副书记直接联系,办公室设在组织办。
  沿江片区打造“党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助力14.6公里的长江岸线枝城段34家码头取缔了25家,腾退长江岸线3.9公里;两河片区“党建+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两河田园农旅融合项目成为宜都乡村振兴的示范;洋溪片区“党建+项目征迁”,专班党员干部20余人用28天就完成了2个村320亩土地、17栋房屋的征地拆迁任务,去年以来,16家新动能项目落户化工园区,协议投资超过350亿元;黎坪片区“党建+脱贫攻坚”,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主要特色,其中,架锅山村精准扶贫工作成为宜都市标杆。
  短评
  既要“宽肩膀”还要“真本领”
  枝城镇有这样一则搬迁故事:
  宜化楚星卫防搬迁户黄绪莲,在丹阳大道上经营一家货车配件批发修理店,生意红火。2010年,楚星卫防搬迁项目启动,黄绪莲提出先征块位置好的地方,上汽修城项目后再搬迁,2011年,镇政府与她签订了项目投资服务协议书。
  没想到,10多亩的项目用地,征迁工作及指标调整花了近5年时间。2016年,城镇规划调整,汽修城项目无法供地,这两年又先后三次重新选址。7年间,黄绪莲的搬迁和项目,始终是镇党委班子心中过不去的坎。今年6月,黄绪莲的汽修城终于供地兴建,房屋也随之拆迁完毕。
  把这样的负面案例拿出来分享,是枝城干部直面问题的担当与勇气。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枝城镇迎来了发展的转折期、攻坚期,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交织叠加期。
  使命重在担当,担当需要本领。如果说,有没有“宽肩膀”,展现的是干还是不干的态度,那么有没有“真本领”,则是能否把事情干成干好的问题。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干部能力提升没有捷径,无论本领多高强,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来增强本领。
  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枝城镇也有干部犯了错误、走了弯路。严管与厚爱结合,不少干部又重振精神再出发,干出了新的业绩。
  练就攻坚克难的“宽肩膀”,培养破解矛盾和困难的“真本领”。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干部队伍有着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的干劲和热情,哪个地方就能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感言
  2016年秋,我养殖的青蛙生病了,如果找不到医治方法,将会损失惨重。镇里非常重视,带着我们到市里去取经。我们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是因为水质。我们立马对水质进行了净化,果然,青蛙活蹦乱跳起来。如今,我的养殖规模已扩大到30亩。
  现在搞长江大保护,拆除了很多落后产能,江边也整治得非常漂亮。我相信在这么好的新时代,生活会越来越好。
  ——肖腾 宜都市腾庆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开始,镇里陆续建起了小楼房,现在,几乎家家都有小洋楼。
  早几年,镇上的年轻人是出去打工,现在,镇里企业越来越多了,年轻人都回乡家门口就业,或者自己创业,有开旅馆的、开餐馆的、卖服装的,文化水平高一点的,还搞培训机构、搞养殖业。遇到政策上有什么要咨询的,镇政府有专门的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地帮助大家。
  ——胡斌“枝城好人”胡延荣的儿子
  以前,村里垃圾到处乱扔,夏天苍蝇、蚊子嗡嗡飞,现在,每条路上都有固定的垃圾桶,农户的日常垃圾通过垃圾箱进行集中,政府再派专门的环卫工人来集中拉走。
  我2000年开始创办茶厂,给我们这些创业者提供无息贷款。技术上遇到了问题,政府还一次次组织技术培训。目前,茶厂已具备一定规模,茶叶种植面积达80亩,年产干茶十五六万斤。
  响应政府号召,我还要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洪昌华 枝城镇回龙垱村茶厂负责人
  随着农村的各项改革,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大家可以用土地入股,参与分红。以前,有的农民家里,一个像样的桌子都没有,现在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脱贫攻坚中,贫困户也不断在减少。
  我是2006年开始从事农业开发工作,起初是单打独斗,从种植到销售,都是自己扛着。乡村振兴带给农村很多好政策,干部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大的营商环境好了,公司的很多难题也迎刃而解。
  ——胡银蓉 宜昌市桃岩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撰文:朱灿义 陈美惠 摄影:冉德强
《湖北日报》2018年8月28日第3版

全市法院“院长大比武”掀起执行攻坚热潮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一次主任会议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定于5月23日召开
牢固树立红线意识 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访市安监局局长玄志祥
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大集推出就业援助政策“大礼包”
市公安局深入推进“大学习 大调研 大改进”工作
枝城勇担当 生产岸线变生态岸线
新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
霸州市十大攻坚行动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俄罗斯水饺销量在2018-2022年将持续增长
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是森林城市还是绿色政绩?
宁波老夫妻欲与儿子断绝亲子关系 背后故事令人唏嘘…
盐渎街道干群参观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
我市两级法院全力以赴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武义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放心消费网上申报工作
灵石县“双抓双促双看”扎实推进
胡世忠听取遂川县三个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汇报
三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行政审批事项的公示(2018年第12期)
三水文化战线喜讯连连斩获三银两铜
东营区安排部署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水气土污染专项整治工作
包河苑社区重阳节慰问辖区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