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 激发产业潜能


歌扬硒茶。
为茶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颁奖。
炒茶比赛现场。
诗茶颂。
茶艺技能比赛现场。
茶艺表演现场。
以茶会友,以茶弘文,以茶兴业!9月28日上午,2018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湖北省第十届茶业职业技能大赛颁奖在第五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投资推介暨签约颁奖仪式上举行,随着各个奖项被颁发,此次大赛圆满结束。
本次大赛是湖北省茶业职业技能大赛首次落户恩施,也是我州第一次承办省级一类技能竞赛,通过精心筹划、严密组织,在为期两天的赛程中,精彩纷呈,亮点频出,创造了数项“第一”:无论是参赛选手还是赛事规模,均位列历次茶业技能大赛榜首;赛前召开的命题技术研讨会和裁判集中培训会,均为历届茶业大赛首次;突破传统办赛模式,首次按照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设置赛场及技术标准,立足“互联网+”平台,在理论考试、现场亮分等环节创新开发智能评分系统,使大赛兼具权威性与观赏性……
近年来,以“恩施玉露”“利川红茶”为代表的恩施硒茶产业蓬勃发展,培育成长了一大批茶产业技能人才。本次大赛在恩施州举办,是提升恩施州茶业职业技能、激发茶产业潜能、转换经济发展动能的一次加油助跑,也是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支奇兵,为我州硒博会添彩,为全省绿色产业发展加速,为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拓展新思路,更为恩施硒茶走向世界打下更为坚实的技术基础。
省级一类技能竞赛首次落户恩施
“我州是茶叶大州,‘一红一绿’声名远播,然而湖北省茶业职业技能大赛都举办九届了,一次都没有在恩施落地,这说明我州在技能培训上尚存在薄弱环节,因此争取到大赛的主办权,以赛事推动我州茶业职业技能和茶产业、茶文化的更好发展,意义重大。”恩施州人社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8年1月26日,恩施州人社局向州人民政府递交了《关于请求申办第十届湖北省茶业职业技能大赛的请示》,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1月30日,州人社局派专人就申办第十届湖北省茶业职业技能大赛向省人社厅汇报了相关工作。
5月中旬,湖北省人社厅发文确定由湖北省人社厅和恩施州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第十届茶业职业技能大赛。州人社局迅速行动,着手制定《大赛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7月,按照第五届硒博会组委会统一安排,湖北省第十届茶业职业技能大赛定于9月25至28日在恩施土家女儿城与硒博会同期举行。
8月3日至6日,在恩施土家女儿城召开了由省技能鉴定中心、恩施州人社局、恩施州农业局相关人员,以及茶业技能大赛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三个比赛项目的裁判长、副裁判长参加的湖北省第十届茶业职业技能大赛命题技术研讨会,确定了三个比赛项目的技术文件,并明确本次大赛在试题设置、评分标准、赛程安排、赛场布置等方面一致向世界技能大赛看齐。
会后,州人社局抽调精干力量,组织了茶业职业技能大赛工作专班集中办公,按照硒博会组委会主持召开大赛协调会与推进会所明确的责任分工,迅速就赛事的技术标准、物资准备、场地布置、人员组织、宣传策划、后勤保障等进行细化梳理,并与赛事服务成交供应商进行了全方位对接。经各方面努力,于9月20日完成了所有前期准备工作。
赛事精彩纷呈创造数项“第一”
9月25日,2018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湖北省第十届茶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在恩施土家女儿城会议中心湖北厅举行,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张骏出席开幕式,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夏锡璠致欢迎辞,副州长蓝海涛推介恩施“国礼”硒茶,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先生专程录制vcr短片,为恩施州推介硒茶助力喝彩。来自杭州、铜仁、湘西、怀化和省内17个市州的嘉宾、选手参加启幕活动。
26日至27日,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三项比赛顺利进行,来自省内17个市州的264名参赛选手紧张角逐,赛场精彩纷呈,高潮不断。
杀青、揉捻、烘干…制茶竞赛现场选手们专心地完成各项制茶程序,茶香四溢,为炒出一锅好茶,选手们各显身手,比拼匠心技艺;相较于制茶比赛的沉稳,评茶竞赛则要激烈得多,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样品接收、现场答题、评审操作等多道工序,最终由大赛裁判组根据参赛选手综合得分,确定最终成绩名次;茶艺竞赛现场伴随着舒缓悠扬的曲调,选手们优雅恬静,只为用心泡一杯好茶,将美综合展现……
来自宜昌的孙海燕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担任大赛裁判,今年她担任了茶艺组的裁判长,“茶艺我们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比赛方式,今年我们进行了一个大的改革。2016年我就起草了关于茶艺竞赛的改革方案,根据国赛方案并结合地方的特色增加了品饮环节。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经费、人员等各方面得到保障,这个方案才能在恩施首次施行。”
茶艺竞赛为什么增加品饮环节?孙海燕说,因为历届大赛,大家看的都是美女,重视表演忽视茶,很多人的理解茶艺师就是漂亮,但其实不会泡茶,这个观念是错的。茶艺师要会表演、会泡茶、会文化理论知识。这两天得到的反映都是这个赛项很好,因为选手们输得心服口服。原来理论成绩都是笔试,笔试成绩公布大家会担心改卷有没有问题。把理论考试搬到舞台上,可以让不懂的人通过题目了解真实答案,也可以让大家看到笔试是如何进行的,比赛完签字确认,立刻知道成绩。品饮环节还增加了摄像机直播,大家可以通过屏幕看到选手的全部操作过程,一目了然,更加公开、公正、透明。因此,这次大赛对行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胡兴明是评茶组裁判,作为本土裁判,他对这次大赛的感触尤为深刻,“原来的评茶竞赛没有分析品质缺陷这个环节。为什么要搞评茶员的比赛?因为评茶本来就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通过审评发现茶叶的缺点,从而促进加工,所以我们要求选手现场对茶样进行分析,指出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是一个创新。”
据了解,本次大赛全省17个市州全部派选手参赛,共有参赛选手264人,评委25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100余人,州内龙头茶企、重点茶企均报名参赛,赛事规模达500余人,无论是参赛选手还是赛事规模,均位列历次茶业技能大赛榜首。本次大赛赛前召开的命题技术研讨会和裁判集中培训会,均为历届茶业大赛首次,为整个赛事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得到了全体裁判的高度认可。本次大赛突破传统办赛模式,首次按照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设置赛场及技术标准,立足“互联网+”平台,在理论考试、现场亮分等环节创新开发智能评分系统,使大赛兼具权威性与观赏性。
职业技能提升助力恩施硒茶与世界接轨
来自黄冈市英山县的熊锦铭获得了制茶组的第一名,“我今年50岁,从事制茶工作已有30余年,我最擅长英山云雾的制作。这次是第二次参加类似大赛,感觉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选手实力更强,大赛组委会给我们提供的环境和平台更好。”熊锦铭说,“像这样的省级大赛,我们制茶选手的理论知识都有待提高,实操就全省的整体水平来说都是可以的,年纪比较大一点的理论都会有点欠缺。虽然这次我的3个理论题基本上都答对了,但是回去后我还得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来自利川的19岁女孩何洋是恩施职院的学生,她和伙伴们代表恩施队参赛的《茶人茶心》节目,获得茶艺竞赛团体项目的第一名。“8月20日接到通知后,我便开始天天练习泡茶。想把茶泡好,口感、水温等都要把握好,我们喝了一个月的茶,不停练习就为了找口感。创新茶艺竞技表演的《茶人茶心》节目,我们练习的时候一直在改进,哪怕是一张照片不行也会马上换掉,我泡茶的动作改了10多次,每一个手法都在不停地纠正,只为了呈现一个最好的舞台效果,泡一杯最好的茶。”何洋说,“第一次参加这种大赛,很紧张,也很兴奋,让我更坚定了做一名‘茶人’的信念,对‘匠心’的坚持!”
“评茶竞赛环节选手的水平参差不齐,比较规范的大多是科班出身的选手。我们州内选手在评茶的环节几乎全军覆没,通过此次比赛,我们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通过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学习,加强对我州评茶员的培训工作。我们不仅仅要宣传茶产业,也要发现我们在茶业链整个环节中的不足,有的放矢,补齐短板,才能让我州的茶产业、茶文化走得更远。”胡兴明说。
今年82岁的杨胜伟老人担任了制茶组裁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的第十代传承人,老人在家门口参与、见证了茶的盛会,非常自豪,“举办茶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衷就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对每个选手、参赛单位来讲,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互相交流的平台。在茶叶制作、茶叶审评、茶艺方面通过比赛,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推进了人才素质的提高。从长远来看,此次大赛也为我州的茶叶产业、文化、技能走向全省、全国、全世界打下了基础。”
湖北省第十届茶业职业技能大赛虽然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但是大赛的举办对我州带来的积极影响才刚刚开始。恩施州人社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州将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全面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补齐技能培训的短板;进一步推广我州硒茶产业的做法成效,弘扬硒茶文化,助力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赛事活动,拓展国内外资源、市场,争取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的支持,助推“一红一绿”走向世界。

高新区召开招商项目专题会
田东:把“紧箍咒”念到基层所筑牢“防腐墙”
南平市又添4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省政协委员、高邮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文喜建议:“四个转变”推进乡村振兴
曲阜市三项举措巩固餐饮油烟治理成果
弘扬“工匠精神” 激发产业潜能
肇庆高新区集中培训省运会志愿者
荆州一无资质培优机构一对一每小时收600元!
【两会之声】郭国兵代表:放大优质先进产能优势
限价房不得捆绑精装修变相涨价
宠物寄存超市外
难忘的一节课
鄢陵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推进会召开
北京大学海峡两岸文创产业高峰论坛举行 两岸青年共谱创业新章
省运会职工部乒赛将在镇举行
我市今年开展十大招商活动
最爱海口行不足 宜居宜业宜合作
“成都文化四季风”今年参与人数超两百万
红 土:开展职工篮球友谊赛
汉能控股集团来高新区就移动能源产业园一期项目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