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东游:“公建民营”养老院助推养老

南平新闻网讯(通讯员 朱淑梅)“你们这边人多,做的饭菜好吃,我就想来这里住。”政和县外洋村70多岁的范树昌老人,征得家人同意后,如愿入住了建瓯市东游镇晚霞情养老院。
建瓯市东游镇晚霞情养老院,现住着29位老人,其中,农村“三无”特困人员25人,社会托养4人。该养老院的运营的模式,是公建民营,即“设施包出去,服务买进来”。为什么要推行公建民营?它是针对敬老院空置率高、管理不当等现状开出的一剂“药方”。
建瓯市东游镇敬老院始建于2007年10月,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砖混结构二层建筑,共24间,床位48张。去年,东游镇政府对敬老院投资46.5万元对敬老院进行消防工程改造,投资11.6万元对敬老院内、外墙进行装修。在体验入住托管试运行的基础上,采取“公建民营”方式对外公开招标。今年,福建省建瓯市晚霞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
今年60多岁的高满财,孩子在外打工,妻子张代金长年患病,都是由他来照顾。去年,高满财中风,现手脚不方便,生活上无法照顾他的妻子。东游镇晚霞情养老院投入运营后,高满财夫妇俩便搬进敬老院。他说:“前后生活,真是天壤之别。这里每餐四菜一汤,荤素搭配,营养合理。而且还有护理人员帮助搞卫生,非常好!”
随着服务的提升,养老院经常有活动,老人们不再整日呆坐着,生活习惯逐渐改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观。90多岁的老奶奶在该养老院住一段时间后,儿子想叫她回去,她不肯回去,说养老院有伴,有人陪她聊天。
东游镇民政办负责人卓福安介绍,晚霞情养老院着力打造“贴身管家”服务,建立值班和安全巡查制度,每天分上午、下午和晚上进行巡查登记。根据老人自理能力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登记,并建立“健康档案”,每半年为老人开展一次体检。而医养结合也是该养老院下一步要打造的特色之一,该院希望能与卫生院签约2名责任医师,实行每周两次上门巡诊服务,并可及时联系责任医师上门问诊,或是送医就诊。
“东游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敬老院经营管理改革工作,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最终确定敬老院实行公建民营改革,并提出三项改革基本原则,坚持公益性原则,资产安全原则,强化监管原则。”东游镇镇长林武俊说。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敬老院实行公建民营改革后,须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在确保东游“五保户”养老需求的基础上,才向本地老年人开放;公建民营改革后,原有的土地、房屋等资产的产权性质不变,运营方不得以国有资产进行抵押、贷款,防止资产流失;公建民营改革后,要求运营方按照《福建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老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和《福建省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办法(试行)》确定的行业标准和服务内容,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民政办定期对运营单位进行考核,经考核达不到标准的,可提前终止协议,并对运营方前期投入不作任何补偿。
据悉,“五保户”按每人每月600元标准政府支付给乙方作为托养费,其中伙食标准不得低于每人每月400元。每餐四菜一汤,荤素达配,保证营养。政府托养的“五保户”如果有躺床护理对象,自躺床之日起每人每月增付护理费400元。政府托养“五保户”享受其他商业院民同等护理待遇,经营方不得按收费标准区别对待,如有区别对待的,民政办将追究经营方违约责任。

市政协向娄烦“扶贫爱心超市”募捐
岳塘区全力推进土地卫片执法工作
誓把黑山变“绿山”——黑山风景区精准灭荒纪实
武宁县豫宁街道办来武宁六小参观交流
主干成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成都将建设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
建瓯东游:“公建民营”养老院助推养老
市行政审批局赴宿迁市学习考察
宣州区:法律援助 为贫困群众带上“护身符”
彭国甫:让人民群众共享高品质城市生活
转换角色 主动服务 头雁效应助力舒兰市“只跑一次”改革
春风送好雨植绿正当时 临沂园林工人北城植新绿
市政协召开机关全体人员会议
打造芜湖文旅新名片
电商培训助力残疾人创业
"救人是本能!” 娄底好司机梁赵红勇救事故伤者
深圳交警西部高速公路大队召开交通事故处置工作约谈会
乐山师院新学期开展教师教学专题培训
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养犬意识---安宁区开展流浪犬专项整治行动
东城绿庭第一社区开展未成年志愿者行动
《最后一公里》有望成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