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晚报记者穿梭在吴中大地,用镜头记录“太湖醉秋”

  记者:文/谭浩泉 图/张志伟
站在木渎镇的渔洋山之巅,俯瞰烟波浩渺太湖上气势恢宏的太湖大桥和隔水相望、生态良好的东洞庭山、西洞庭山,令人称奇。
车行东山镇,但见漫山遍野橙黄橘绿、一派汪洋中大规模养殖大闸蟹,车载船装的丰收图景,令人称奇。
穿行临海镇的彩色稻田之中,看农业合作社现代化耕作和收割,甚至用手机可指挥农田自动灌溉排水施肥杀虫,令人称奇。
▲现代化农业
漫步甪直镇旺山村,看那里别具一格的文创产业、山中民宿和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兴田园综合体,令人称奇。
走在开发区创想机器人博物馆,这个全国首家以机器人为主题的博物馆里,记者与机器人零距离多花样互动,令人称奇。
2018年10月18日、19日,全国重点晚报“金秋苏州吴中行”大型新闻摄影活动在此举行,绿水青山看吴中巨变。短短两天时间,记者们穿梭在吴中大地,手忙脚乱用镜头记录着这个江南水乡的发展史。
▲与机器人零距离互动
吴中历史
苏州市吴中区由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吴县改名而来。2000多平方公里的太湖,它拥有水域面积达1486平方公里,约占太湖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地理中心的吴中,北与苏州古城、工业园区、高新区接壤,南临苏州吴江区,东接昆山市,西衔太湖,与无锡市、浙江省湖州市隔湖相望。
▲陆巷古村秋日美景
吴中区历史悠久,是吴文化的发源地。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吴地已有先民生息繁衍。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创造了当时很先进的“良渚文化”。3000多年前泰伯在吴地建“勾吴”国,始有历史记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吴县,县名沿用至21世纪。
▲古镇建筑
千百年来,这块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上,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兵圣孙武、草圣张旭、塑圣杨惠之、绣圣沈寿,主持营造北京故宫的建筑大师蒯祥以及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风范的范仲淹等一批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就生活在吴中大地,谱写了吴中历史千古流芳的华美篇章。
吴中文艺
吴中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工艺发达,形成了刺绣、雕刻、缂丝、建筑工艺、青铜铸造、古琴制作、书画装裱等行业。这些匠心独具的精巧技艺,是中国独树一帜的苏派之作的杰出代表。
▲手艺人制作精细文创作品
吴中区现有甪直、木渎、东山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明月湾、陆巷、杨湾、三山村、东村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12处。吴中区域物产丰沛,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可谓“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吴中是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原产地,有“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太湖蟹美食之乡”等称号。
▲秋日太湖美景
吴中生态
吴中区发展与生态和谐推进,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首批联系点。全区7个镇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镇,市级以上生态村实现全覆盖。“太湖风光美、精华在吴中”。吴中区坐拥太湖水域58峰,有6个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5a、 4a级景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湿地公园等,开放景点多达60余个。
记者看到,吴中区以人为核心,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划定生态控制线、城镇开放边界等刚性管控空间,营造宜居的城乡氛围,大大提高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编辑:山人 责编:雷昕 三审:李少华)
石台开展“法律服务月”活动 保障被赡养老人合法权益
晋城市4所高中招80名特长生
蛇场乡多举措推进“百日攻坚” 加快实现精准脱贫
发挥优势,积极探索,谋求为农服务新出路——海口市供销社组织召开冬季瓜菜运销座谈会
何秀莲返乡创业打造千亩现代化无公害蔬菜基地
全国晚报记者穿梭在吴中大地,用镜头记录“太湖醉秋”
刷医保卡卖日用品 药店将被取消资格
宾阳县全方位打造农村党建社区
《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解读
我市20项军民两用技术产品与技术入选《湖南省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2018年度)》
明确确定市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抵押登记机构相关职能
涉嫌侵占种粮直补、生态公益林资金!兴宁市村级巡察立案3件3人
东疆保税港区试点全程电子化登记 网下少跑腿
今天植树节 他被罚种223棵树
“精准帮扶让俺扔掉了双拐”
滴滴司机冒用他人账号醉驾接单获刑
【宽城区】开展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治理行动
合肥市环湖办来巢湖督查环巢湖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情况
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信用好坏将影响工程招投标
百乐门不夜城量贩式KTV老板失联市民会员卡里的钱如何讨回